消化道出血的急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7
/ 1

消化道出血的急救

蒋翔

宣汉县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达州 636150

首先,就是我们知道的消化道是我们人体的重要的器官,而消化道指的是我们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而消化道又分为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我们指的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出血的部位在屈氏韧带以上的部位,其中包含了食管、胃、十二指肠的上段、空肠、胆管等部位的出血:而下消化道指的是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的出血。这些部位的出血原因有很多,而且由于出血部位不同,相对应的出血症状也会有所不同,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关于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1 什么是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就是包括了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空肠以及胆管等部位的出血和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也是属于临床上一种比较严重的症状。消化道出血有时并没有明显的征兆,或许是仅仅出现像是轻度的头昏,而且有的仅仅是在患者的呕吐物或者是患者做的大便潜血试验的检测中才被发现。

2 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人体自身就存在某些炎症,或者是受了机械性的损伤还有可能是血管病变或者是肿瘤等多方面的因素所导致的,当然也不排除是自身邻近器官的病变影响消化道造成的。

2.1 上消化道出血以及中、下消化道的出血。

2.2 由于痔、肛裂等肛管疾病引起的一些疾病。

2.3 由于溃疡性直肠炎、息肉、恶性肿瘤以及脓肿侵入直肠或者是感染和缺血导致的直肠疾病。

2.4 出现急性坏死性的肠炎、肺结核、肠道叠等小肠疾病。

3 消化道出血的表现

上消化道出血一般都是以呕血或者黑便作为主要表现,这还得从其出血的速度以及出血量来判断。若出血量大,且出血速度快,那么呕出的血会呈紫红色或是鲜红色,严重的话还会出现出血性的休克,而且过快的肠蠕动会使其出现暗红色或是鲜红色的血便,容易和下消化道的出血混淆。如果血液滞留在胃内的时间过长,与胃酸接触后会使呕出的血液呈棕褐色或者是咖啡渣样;若在肠内滞留时间过长,会变成我们所说的柏油样便。且出血量达60ml以上就会出现黑便。

急性大出血会大量的出血且血流持续不止,患者会出现心悸、面色苍白、心率加快等一系列循环衰竭的表现。

4 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

(1)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并发的此种疾病,会使出血的速度加快、是患者常常出现大量的失血,最后引起失血性休克。

(2)门静脉高压性的胃部膜病变:由于消化道出血导致并发了门静脉高压从而使胃肠道的静脉血不能通过门静脉进入肝,之后会导致胃肠道淤血。

(3)凝血功能的障碍:自身又有凝血障碍的患者,又因为消化道出血,难以自行止血,之后会引发呕血导致失血性休克,并且对后续治疗的效果有影响。

5 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措施

根据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以及速度,治疗的方式方法也就有所不同

(1)对症治疗。对于一些由于原发性疾病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主要是对于一些慢性、出血量比较少的患者。而当患者出现急性的大量的出血的时候,则应该令患者卧床休息并且禁食,之后密切注意病情的发展变化,保持患者静脉畅通,同时测定患者的中心静脉压。保持呼吸道的畅通,以避免患者因误吸呕血而导致窒息。并针对其他症状采取相应的措施。

(2)补充血容量:若患者出现急性大量的出血时,应该快速的采取静脉输液的方式,来维持患者的血容量,若血压下降正常范围,因考虑给患者输血,但要注意输血量,以免输血过多而造成因急性肺水肿而导致的再次出血。

(3)内镜治疗:这种方式适用于结肠镜或者是小肠镜的止血,不适合急性的大出血。

(4)微创治疗:这种治疗是在选择性的血管造影显示出血部位后,可以由导管进入进行止血治疗。这种治疗对大部分的止血都有帮助,虽然期间可能会再次发生出血,但间接的改变了患者的情况,为择期的手术治疗创造了条件。

(5)手术治疗:这种治疗是由于出血的原因不明确和在出血部位不确定的情况下开展的止血治疗,但是不赞同进行盲目的剖腹探查。如果反复出现类似严重的出血情况,可以借助手术的手段探查,因为医生可以在手术中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必要时医生可以开展经由肛门或肠造口导入术中的内镜检查,因为内镜检查可以使医生获得的视野更清晰,有利于发现比较小并且隐藏的比较隐蔽的病灶。同时,手术医生通过此类手术,也是可以从内镜中的浆膜面上发现病灶的。

结语:

所以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对消化道出血急救的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因此,但凡是发现了自身或是家人、邻居出现心慌或者是头晕的情况且大便有血的或者是黑便的,要引起重视,但不要慌张,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并把情况告知医生,不要隐瞒真实的情况,之后再和家人说明。

再一个,如果检查发现是消化道有出血的,就遵医嘱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观察出血的颜色和出血量,适当的用止血的药物,如果出现量大的话,可能会出现心慌或者是头晕,应该立即拨打“120”急救。然后平时要养成定时的大便的习惯,并且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形状。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久坐、久蹲和过度的劳累。还要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当然还要记得定期去医院做个体检,做到早期发现,严密观察,定期诊断,早治疗,以免影响后期治疗耽误救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