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09
/ 2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观察

娄玉波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人民医院 165000

【摘要】目的 探究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7年1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60例偏头痛患者资料作为分析对象,依据诊断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后者采取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质量。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质量等均低于观察组,数据差异性显著。结论 对偏头痛患者实施中医对症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内科;治疗效果

随着我国的经济逐渐发展,医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大多数疾病的治疗效果都在逐渐提高。偏头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休息或情绪等因素都可能引发不同程度的偏头痛。该疾病的特点是发作性疼痛,主要为人体中的神经血管受到了不良因素的影响,引发功能性障碍,从而导致该病症发作。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为常规药物治疗,但随着治疗的跟进,其效果不是很明显。本文提出了中医治疗,效果较好。现以我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6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探究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7年1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60例偏头痛患者资料作为分析对象,依据诊断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有20例,女性有10例,年龄在20-30岁不等,平均年龄为(25.25±2.36)岁;观察组男性有19例,女性有11例,年龄在21-3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25.41±2.9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纳入标准:患者均在临床确诊为偏头痛;依从性较高;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均在治疗前签订了知情书和同意书[1]

排除标准:临床患者的疾病资料丢失;患者存在其他合并重症感染病;患者存在精神类疾病;中途退出。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药物治疗,患者需要每天服用三次,每次的剂量在40mg左右,之后再加上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天晚上服用一次,一次一片,患者需要持续治疗一个月[2]

1.2.2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具体方药为:防风、川芎各12g;黄芪、酸枣仁、丹参各30g;黄芪、酸枣仁、丹参各30g;甘草、远志各6g;天麻、白术、合欢皮各10g。对中药进行煎熬。每天一剂,早晚服用,坚持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3.1治疗总有效率

按照临床调查问卷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等级,包括:(1)显效: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疾病症状消失;(2)有效:服用药物之后疾病症状出现了明显的改善;(3)无效:用药后无任何作用[3]

1.3.2治疗质量评分

按照临床调查问卷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质量评分,评分内容包括基础治疗、治疗态度、治疗及时性和治疗人性化四个方面,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治疗质量越高[2-3]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纳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22.0中,计量和计数指标分别为平均数±标准差(5e16c457e72e0_html_f5a0e8468676e27f.gif ±s)、例数/百分率(n/%)的形式表示,检验方法分别为t和卡方,P小于0.05,则表示两组间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经1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

30

15(50.00)

10(33.33)

5(16.67)

25(83.33)

对照组

30

10(33.33)

8(26.67)

12(40.00)

18(60.00)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质量评分

在基础治疗、治疗态度、治疗及时性和治疗人性化方面评分,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质量评分情况(5e16c457e72e0_html_f5a0e8468676e27f.gif ±s,分)

组别

例数

基础治疗

治疗态度

治疗及时性

治疗人性化

观察组

30

92.05±2.11

91.85±2.55

90.85±2.46

94.63±2.61

对照组

30

80.46±2.08

81.79±2.54

79.65±2.13

82.74±2.20

3讨论

针对偏头痛这一疾病来分析,在我国中医上称之为偏头风或者是头痛等,该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患者的脾脏失去了运输功能,且肾脏也出现了虚弱的情况,这对患者的大脑就会产生一个关联,导致患者的脑络失养,肝气不疏,长期会导致气滞血瘀,病情时常出现反复,难以治愈[4]。和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相比,中医可以“治本”,有效减少患者的复发性,即起到治愈效果,治疗成本也相对较低。在方药治疗中,每一味药都发挥着各自功效,如其中的川芎可以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起到镇痛的功效,并且有效帮助患者的脑部血管的舒张和血管的血流量产生疏通作用,减少患者出现血栓;天麻能够调理患者的中枢神经,扩张血管,降低头痛的发生几率[5]。本研究中两组偏头痛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60.00%,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础治疗评分为(92.05±2.11)分,治疗态度评分为(91.85±2.55)分,治疗及时性评分为(90.85±2.46)分,治疗人性化评分为(94.63±2.61)分,分别高于对照组基础治疗评分(85.46±2.08)分、治疗态度(86.79±2.54)分、治疗及时性评分(79.65±2.13)分、治疗人性化评分(82.74±2.20)分,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偏头痛患者实施中医对症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更.观察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J].健康大视野,2019,(21):92,91.

[2]索惠斌.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观察[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9,(9):151-152.

[3]刘为.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2):163.

[4]赵晓玲.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效果观察[J].家庭医药,2019,(8):389.

[5]庄秋.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0):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