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15
/ 2

让学生学会思考

穆冠芬

山西省介休市实验小学 032000

摘要:独立思考是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前提。一个人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谈不上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也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是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人。”综观世界各国教学大纲,无不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我国正在实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也突出强调要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 。”然而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由于各种原因缺乏独立思考的训练。因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当前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一、让学生在预习中思考

对预习的态度主要取决于学生所处的学习氛围和学习要求。由于学习内容的特点,使多数中等以下的学生觉得进行思考性预习极为困难。为此,教师只能按不预习的要求授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挫伤了优秀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从而使预习工作处于自由状态,因此,加强预习的引导(如列出预习提纲,提出一些预习问题等)和督促,并构建在预习基础上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显得非常重要,所以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教学途径。我们知道,一些成绩一般的学生也懂得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但由于基础和能力等诸多原因,这种独立性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怎样使设计的问题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且具有一定的坡度和差异,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独立思考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

首先,设置的问题难度必须适中。问题太易,学生会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太难,学生会望而生畏。教师设置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果子”,从而使独立思考具有可能性。

其次,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留下充足的时间,以确保多数同学对提出的问题作深入的思考后,再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课堂的知识容量与思维容量和谐匹配,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

三、让学生在复习中思考

复习的态度对学习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课后作业的统一性及量的扩张,使许多中差生忙于应付作业,无暇顾及复习这一重要环节,导致学习上的“恶性循环” 。即使是一些较高水平的学生,当复习中遇到疑问时,为了节省时间,动摇了独立思考的决心,而求教于他人。只有那些具有独立性的优秀学生,在复习理解的同时,独自感悟,勇于思考,才能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从而成为驾驭学习的主人。因此,对作业进行分类要求,减少重复操练,有效控制作业时间,是培养学生独立复习思考的前提和保证。(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是很难做到的,这里面有很多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加强复习方法的指导,突出自主性、思考性、针对性,以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四、让学生在作业中思考

除了对作业分类要求外,允许有些题目不做或选做,对于暂时做不出的题,允许只写解题思路及在何处受阻的原因分析,以确保作业的教学功能回归其本来面目。对作业、考试中不会做或做错的题目的态度。据我所知学生基本上都喜欢“先独立订正”。但由于这种订正方式往往只停留在对问题表面现象的认识上,其订正过程缺乏深刻和理性的反思,因而难以转化为自己的观点,形成多元认知能力。多数学生知道先独立订正对防范以后发生类似错误所起的重要作用,但面对错误,又急于想知道正确的答案,因而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反差。教学中,除了正确引导外,要求学生模拟当时错误的情景,找出错因,提出防范的措施,是培养学生独立反思的有效策略。

五、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

独立思考并不排斥同学之间的合作互助,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倘若没有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急于与人合作和会话,必定会影响思维的主动性,从而影响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这么说,没有独立思考,也就没有合作学习的本质内容,合作讨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而合作也就只能流于形式。

六、让学生在拓展中思考

教材尽管能体现系统性、完整性及简洁性等特点,有利于学生复习巩固,但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尤其是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带来较大的困难。教学中,一方面可体现一些“螺旋式”推进的课程思想,做到适度要求,分步到位,渗透观念,强化思想方法,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以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我构建起整体的认知框架;另一方面,必须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把教材上略去的原始思考过程,通过一系列启发性的问题,重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与推理来求得结论。《课程标准》中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在生活中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体验知识发生与发展过程;有利于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具有一定的弹性。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让“美妙想象”在数学思考中飞舞[J]. 李冬梅.  中国教育学刊. 2018(S2)

[2]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J]. 郑文娟.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