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土壤监测质量控制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2-14
/ 2

试析土壤监测质量控制问题

李本涛 1 谢月桂 2

湖北求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 436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高强度,土壤作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污染比例不断扩大,土壤质量不断恶化,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随着全国水、气、土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提出,土壤污染特别是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土壤监测工作,但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可借鉴的经验也不多。因此,在土壤监测过程中,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整个过程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质量控制,不仅关系到土壤样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还关系到修复方法的有效选择。

关键词:土壤监测;质量控制;问题

1 确保样品采集质量

采集土壤样品是土壤监测的必要步骤,也是土壤监测分析的重要前提。能否得到典型、科学、准确、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将直接影响土壤监测的质量。因此,合理布置采样点,采集有代表性的土样,为准确的数据处理和样品分析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2 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

在土壤监测实验室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包括样品制备、样品分析过程和样品预处理。通过这个实验步骤,我们可以检查具体的监控过程是否处于相应的受控状态,反映具体的工作过程和实验室工作的各种变化,指出这些变化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使相关土壤监测分析人员在第一时间注意到异常情况,并立即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2.1样品前处理

在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过程中,必须进行样品预处理,这就需要风干、研磨、水浴消解、石墨消解仪、微波消解仪等多种仪器,土壤的成分非常复杂。土壤本身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有一些差异。各种污染物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中会表现出多种复杂的形态,它们的毒性和生理活性也会有许多差异。有许多类型的污染物和土壤。根据不同土壤样品中各种污染物的具体情况,应采用不同的测定和处理方法。要结合相应的监测项目和监测要求,科学选择合适的样品处理方法。

2.3 样品分析

在重金属的测定过程中,主要采用原子吸收仪、原子荧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设备。对实验室内部进行有效控制,减少随机误差,防止各种误差。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检查整个监测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检查实验室可能发生的各种实验变化,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各种质量控制问题。便于相关土壤监测分析人员在第一时间关注异常情况,并立即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3项目土壤监测误差

3.1 样品采集

人们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遗址的历史资料,并根据多年来的航片资料对地块进行初步研究和判断。通过收集地块周边地质环境资料,特别是土壤和地下水的历史资料,初步调查确定项目所在地有9个疑似污染区,包括污水处理站、电路板生产企业、五金制造企业等。,面积约17600平方米,其余近30万平方米为非嫌疑区。

在采样过程中,采样单位需要根据相关的技术导则和土壤工作计划采集平行样品。在此基础上,相关质检实验室随机指定一个点作为密码并行采样点,要求采样单位在此点采集3份土壤样品。其中1份交质量控制实验室进行比对试验或质量控制实验室指定的其他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试验,其余2份交回详查实验室进行分析试验。

样品采集阶段的质量控制手段是质量检验。抽样质量检验包括抽样现场检验和抽样文件检验。抽样单位编制的检验数据清单包括采样点布置、原始采样记录单和采样现场照片。抽样现场的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检查采样点,检查采样位置是否与布点方案一致,检查采样点是否具有代表性和合理性;二是检查采样方法,包括采样深度、单点采样、多点混合采样等;三是检查采样记录,包括采样点信息、平行采样点信息、采样信息、工作信息、采样点环境描述等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四是样品检验,包括样品组成、重量、数量、样品标签、样品防污措施、记录单的一致性等。

3.2样品制备环节的主要程序和质量检查

3.2.1 样品制备环节的主要程序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样品制备的主要步骤是:样品风干-样品粗磨-样品细磨-样品分装。对样品的风干,样品制备车间应分别设置风干室和样品研磨室;对样品的分装,应保证相关工具的清洁,避免对样品的二次污染。同时,允许使用磨口玻璃瓶、带塞无色聚乙烯塑料瓶或专用牛皮纸袋等工具对样品进行分装。在整个样品制备过程中,样品制备人员和样品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样品进行检查和计数,样品交接时双方需要同时确认和签字,避免职责不清。应注意的是,样品制备过程的标签应与取样时的土壤标签一致,样品名称和编码顺序应始终相同,以防止由于土壤放置顺序的混乱而造成试验结果的混淆。

3.2.2 样品制备的质量检查

样品制备过程的质量检验主要包括五点。首先,检查样品准备现场,检查环境条件和防污染措施是否完成;第二,检查样品制备工具的完整性,如研磨设备、样品筛和辅助样品制备工具。分容器的材料规格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保证研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定期维护,并在每次制样清洁后检查制样工具是否齐全;3。检查样品制备过程,检查样品干燥、粉碎、研磨、筛分、混合、收缩和装瓶过程的正常化;4。抽查加工样品,检查样品瓶标签、样品重量和数量、样品包装和保存是否规范。检查制样原始记录,检查记录表填写内容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及时性。样品制备(简称“制样”)质量检查包括制样小组、分析实验室和质控实验室三级质量检查。

3.3 样品测试

样品试验前,工作人员应准备好试验过程中所需的试剂和仪器,然后用适当的土壤消解剂对样品进行消解。实际选择应与试剂类型和纯度相结合。在土壤检测过程中,应使用高纯度的土壤消解剂,有效减少土壤消解造成的污染。一般来说,多酸分解法主要用于土壤样品的消解。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土壤样品的制备效果。土壤中微颗粒含量越小,分析结果越准确。

3.4 场地调查结论

3.4.1 土壤调查结论

根据该地块的实地调查和资料整理,在该地块内设置60个采样点,对可能污染的区域进行调查。其中,地块内电镀厂废水处理站1座、电路板厂废水处理站5座、阳极氧化厂1座、工业废水处理站全部为疑似污染区,面积约17600平方米。根据工作指引要求,每1600平方米不少于1个点,其他区域共13个采样点为非疑似污染区,面积约299985.88平方米。根据工作指引要求,每6400平方米有47个采样点,且不少于1个。在上述取样点钻孔取样。监测结果表明,与土地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相比,该地块的各种检验项目(包括重金属元素、无机物、石油烃、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持久性有机物)的初步调查与地下水风险评估筛选值相比,没有超风险筛选值。

3.4.2 地下水调查结论

根据项目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流向及污染源分布位置,项目所在地共设置10个地下水采样点。监测结果表明,地下水样品检测项目(包括重金属、无机物、石油类、挥发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的初步调查,与地下水风险评价的筛选值相比,没有过大的风险筛选值。

3.4.3 综合结论

经过本次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工作,该城市更新单元项目地块土壤、地下水污染物浓度均低于筛选值,该地块土壤环境质量满足普通工业用地(M1)和新型产业用地(M0)要求。

结束语

总之,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的背景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现场取样、运输、流通的质量控制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做好样品制备和保存、实验室分析和数据处理审核工作,更好地为土壤保护和污染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 1 ] 岑涛.土壤重金属监测过程与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 (10) :139-141.

[ 2 ] 汪月桂, 黄霞.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8 (6) :452-454.

[ 3 ] 黄吉兰.浅谈土壤监测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 (11) :170.

[ 4 ] 徐莹, 梁云智.试析土壤监测质量控制问题[J].现代园艺, 2018 (5)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