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呼唤朗读、背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2-15
/ 2

小学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呼唤朗读、背诵

李萍

桂平市石咀镇旺龙小学 537204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新课桂平市石咀镇旺龙小学改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对于小学语文课堂素质教育的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主要是以提升学生们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融入素质教育,对于帮助学生们增强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以及提升对于文字以及文章情节的敏感程度都有着极大的意义。对此,本文主要就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课堂素质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利用素质教育的方法帮助小学学生提升自身朗读、背诵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朗读;背诵

引言: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开展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小学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提升学生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等。然而虽然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一味地对一篇课文的字、词、句进行教学,只会把一篇文章弄得支离破碎,让各个语文知识相互分离,严重的影响到学生们语文素养的提升。除此之外,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对于学生们的朗读、背诵的能力均有着较大的要求,为此,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开展与学生们的朗读、背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重视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朗读和背诵的关系

(一)明确小学语文朗读与背诵的重要性

朗读与背诵是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实施环节。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必须努力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课程到教材、教法都应有大的改革,但继承中国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朗读、背诵,并努力改革,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之一。

素质教育还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强调学生进行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自主的学。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主要形式是读、思、忆,正好体现在朗读活动中,而背诵,更是充满学生个性的积极思维活动,唯有让学生在高度思维状态下读、记、悟,才能学好语文,增长才干。素质教育更要求培养创新人才,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强项和职责[1]

深化改革朗读与背诵的教学手段,努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们需要全面的认识朗读、背诵的培养功能,为其正名,为其定位,理直气壮抓紧、抓好。其次,教师要深入理解和全面掌握朗读、背诵的原则方法,要培养兴趣并促使学生主动投入,注意内容理解、感情陶冶与口语统一的要求和指导,对其严格要求步步提高。背诵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训练,许多人为之。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究心理学关于记忆的规律,采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方法加以引导。教师还要从现代教学论、心理学、语言学中吸取营养,给这种传统的语文教育方法、方式注入新的活力,努力激活学生的大脑,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增强素质培养的实效性[3]

寓教于乐、勇于创新,提升语文朗读的趣味性

对于任何学科的教育,都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进步的过程,教师作为传导者,学生作为接受者,二者都需要做到相互配合、彼此平等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学生时期正是创造力、想象力很强大的时期,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方式来对授课内容加以丰富和完善,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了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新奇的方式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例如在学习《白杨》这篇课文的时候,首先会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通读全文,掌握大概的故事内容。接下来教师会问学生,白杨树有哪些特点呢?这个时候学生会将他们找到的原文读出来。然后教师会继续发问,白杨树为什么在戈壁环境中还能一直生存下来?此时学生可能开始提出一些形容白杨树品质的词语。然后可以通过分组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将父子对话的情境分角色进行朗读,通过第一人称的视角揣摩文中父亲和孩子的情感和用意,让学生真正领会白杨到底指的是什么。最后教师针对文中最能表现课文核心思想和作者情感的关键词,例如“浑黄一体、清晰、挺秀”进行具体的解释,帮助学生总结中心思想,让学生学习白杨树坚韧不拔、不动摇不软弱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困难,也不能轻易低头妥协。最后还可以让学生找出他们最欣赏的句子或者段落,模仿句式充分发挥想象写出新的句子,这对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只有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引导,才可以真正做到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想法相互结合,达到行之有效的的教学效果[2]

抓住背诵重点,使学生正确认识背诵的魅力   

当前,小学生对背诵抱有比较大的抵触情绪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学生没有认识到背诵的积极作用。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内在动力不强。其实,背诵有很多作用。首先,通过背诵学生可以对文章内容和思想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可以让学生不断加深自己的理解,从而触及文章的真正本质。而每一次阅读时候的环境不一样,学生的状态也不一样,因此,学生可能会产生更多的想法,这些想法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不断地熟读之后进行背诵,则是在无形之中引导学生对文章投入了更多的情感,让学生通过文章和作文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

其次,大量的背诵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到学生的谈吐和思想,小学语文教材之中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的、有着深刻思想和寓意的,而且其语言表达更加的精彩和丰富,是书面化表达的典范,长时间的学习和背诵能够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会自觉地模仿自己喜欢的名家的语言表达方式,长此以往,原本其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改善。

最后,背诵是对学生记忆能力的锻炼,小学生的年龄都还比较小,其智商还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这个时候通过背诵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在背诵的过程之中,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大脑相关方面的活动也更加的频繁,这些都对学生的大脑开发有积极的作用。

教师在小学语文背诵教学中,需要向学生传授必要的背诵技巧和方法,以此帮助学生提高背诵效率,让学生可以在背诵技巧的帮助下,提高个人的背诵能力。语文背诵不是没有方法可循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善于抓住背诵文章重点的能力,一篇文章中的背诵重点根据不同文章会有所差别,在描写景物的文章中,描写景物形象特征的词语是记忆背诵的重点,在描写人物的文章中,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的词语是需要学生重点记忆的,学生在具备抓住文章背诵重点的能力后,可以快速地提高语文背诵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背诵效果。

例如在学习《翠鸟》这一课文中,先可以让学生仔细分析背诵段落文章中的特点,学生在仔细分析之后,发现这一背诵段落的内容主要是描写翠鸟的外貌特征,再让学生将描写翠鸟外貌特征的顺序在本子上写出来,学生写的顺序是从翠鸟的爪子到头,再到眼睛,最后是嘴,然后让学生根据作者描写的顺序去逐步记忆和理解,可以帮助学生降低背诵难度,使学生在提示词的帮助下,缩短文章背诵时间,提高学生背诵效率[4]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师务必领悟素质教育的内涵,彻底地转变教学理念,并且真正地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不断地创新教学手段,从而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以使学生得以健康的发展和进步,帮助学生们提升朗读与背诵能力,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东太.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探讨[J].学周刊,2020(02):10.

[2]黄先荣.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对策[J].中国农村教育,2019(34):62.

[3]杨四强.小学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呼唤朗读、背诵[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35.

[4]殷艳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背诵教学分析[J].学周刊,2019(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