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2-24
/ 2

积极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吴燕婷

福建省晋江市罗山街道荣宗小学

摘要:新课改表明,在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评价体系的积极构建,能够更好的辅助课程的开展。评价的方式、内容和目的也将对目标的达成和课程的实施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不断地实施积极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获取到更多的情感体验,不断地增强教学的激励性和鼓励性,让教学在开展的过程当中更加稳定、顺畅。

关键词:积极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前言:针对于小学生这一群体来说,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心智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在教学当中不断地发挥激励作用,构建良好的和谐氛围。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从原本的模糊变得逐渐清晰、从原本的浅显变得逐渐深刻,真正的经过整个成长和学习过程。所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为了让学生对成功更好的进行体验,教师应该不断的淡化评价的甄别性和评比性,应该大力的实施积极评价,为学生能力和学习的开展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积极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意义

评价是教学当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组成的部分[1]。在原本的语文教学当中,部分教师常常对评价这一环节加以忽视,就只是一味的注重教学效果,让教学的开展变得更加具有功利性,很难真正的将课程的内涵和价值充分的展现出来。而在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所谓的积极评价就是指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不断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和优势来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和长处进行积极性的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生成更多的自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获取到更多的体验感和成就感。所以,在当前,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不断地注重积极评价的实施。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得评价的体系变得更加完善,保障教学得到稳定的开展,让最终的教学效果一举数得。

积极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口头鼓励式评价

在评价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凸显导向性的原则,教师所实施的评价并不简单地局限在表扬和肯定上,应该增强评价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指明正确方向。这样才是评价的真正意义所在。在课堂教学的开展当中,教师不要吝啬时间和语言来对学生加以口头表扬,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让学生获取到更加直观的体验,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价值和魅力以及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关心。例如,在讲解《慈母情深》一课的过程当中,教师会要求学生根据其中的重点段落进行朗读。而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在口头上对学生的朗读效果进行一个评价。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站在多个角度来发挥学生的优势,挖掘学生的潜能,真正的将口头评价的价值展现出来。比如:“你是第一个勇于尝试的,非常好!”“从朗读上看你正在不断的努力,教师非常欣慰!”“你的朗读功底非常扎实,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会变得更好!”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让学生感觉到更加诚恳的表扬,真正的对教学起到一个激励的作用,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当中变得更加努力。

体态激励式评价

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一定非要采取语言的方式来进行评价和表扬。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教师的动作和态度也能起到暗示的作用[2]。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地展现自己的积极态度,带给学生更多正面的暗示。这样就可以减弱学生的消极情绪,让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力变得更加端正和充实。例如,在课程当中,教师可以采取安抚动作、赞许眼神,都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认可和赞赏,带给学生更多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借助语态语言,比如优雅动作、丰富表情等等来对评价进行辅助。这样可以让评价变得更加具有感知性,使得师生之间在这一过程当中不断地进行互动和交流。如,在课堂中,学生能够大胆的质疑和提问。对于这样的方式,教师应该始终目视学生,并根据学生的节奏点头微笑,带给学生更多的自信心。这样就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注,在无形当中达到一个积极评价的作用。

生生互动式评价

在语文教学的开展当中,教师需要面对的是学生这一群体,群体是有一定生命力和鲜活性的,是有意识和思想的,这是教师不能忽视的一个事实[3]。所以,除了教师对学生的单方面积极评价之外,也应该不断地引导学生之间进行激励和互动。这样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和他人的差距和成长,让学生真正的实现互相帮助、互相点评,让学生彼此之间加深了解和交往。例如,在课文阅读的过程当中,可以采取同桌之间的互评互听,可以一人听一人读,在这之后再进行交换。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逐渐的养成认真倾听他人朗读和说话的习惯,并逐渐的找出其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这样在自己朗读的过程当中也能够有效的进行规避,得到良好反馈,为自己的朗读起到一个借鉴的作用。此外,在课文阅读的过程当中,也可以让全班学生进行点评,让其他学生充当听众的身份,对该同学读的优势和好的地方来进行点评。比如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这些都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优点,让学生不断地树立起自信心,真正的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自我肯定式评价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之外,学生本身的肯定评价也是非常关键的[4]。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化自我意识、提升自信心,是能力结构当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让学生有效地减少疑虑情绪,真正的将积极评价的正面价值充分的展现出来。例如,当学生阅读完《落花生》相关片段之后,教师可以先引导:“你觉得自己这次的朗读是怎样的呢?”学生会腼腆的笑,并阐述自己的观点。比如,这次我读得更加流利,但是声音非常小,我觉得可以在后续的朗读当中改善这个缺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让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的评价,真正的达到理想的效果。另外,也可以让学生自我采取书面评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自备成长记录袋,对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长处和微小的进步进行记录,有助于后续学生计划的制定和自我超越,提供更多的依据。

积极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因人而异

在评价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为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展现的知识、技能、基础、兴趣、情绪都是有着非常大的不同的。所以,在评价标准上,教师也不应该采取一个统一的方式,而是应该真正的做到因人而异。这样才能够增强积极评价所具有的作用,真正的满足学生的需求,带给学生正面的心理暗示。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得到不断系统和稳定的提升,达到理想中的评价效果。

适度适当

除了以上这个要注意的问题之外,在评价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做到适度适时。也就是在语文教学开展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善于捕捉学生的优势和闪光点,抓住稳定的时机来进行表扬和评价。可以采取评价的方式对课堂意外巧妙处理,也可以加深学生之间的互相鼓励。另外,教师要做的评价也应该适度,不要进行夸大或者是减弱。应符合真实情况。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懂得评价是诚恳的,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接受,将积极评价的正面作用最大化的展现出来。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通过积极评价的实施能够更好地展现评价的积极性和正面性,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非常大的助力。所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加强口头评价、体态评价、生生互动评价以及自我肯定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的体验感和自信心得到生成,让学生获取到更多。

参考文献:

[1]马建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学周刊,2020(02):18.

[2]朱晓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0(02):26.

[3]张顺祥.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02):31.

[4]王睿.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J].学周刊,2020(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