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2-25
/ 2

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彭道明

黑龙江省加格达奇大兴安岭职业学院 165000

摘要: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实现对医学人才实行更为优质的培育,推动其德才兼备,更好地促进我国医学领域教育进步,将七年制学生作为主要对象以PBL教学模式为核心开展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是将对人体结构系统的教学作为前提,将人体九大系统以模块化的形式实行分类,结合与其密切相关的PBL典型案例展开讨论并教学。就像教学模式的普及,可以有效培育学生的再学习能力,问题总结与解决能力,实践结合能力,提升学生的演变水平,使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

关键词:应用途径;分析;医学教学改革;PBL模式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演变和社会科技水平的持续提升,人民的平均健康水平也水涨船高,由于我国居民总数不断攀升,老龄化的社会特征逐步显现,因此人民群众不仅对现代医学的普及产生了庞大的需求,也对现代医学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而各大医学院校作为为我国医疗领域输送精英,储备人才的主要渠道,改善当代医学教育,努力提升医学生的技能水平,推动其具备医德,恪守良知从而满足社会需要,推动当代医学发展和进步就显得尤为必要。因此,医学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1. 医学教学传统模式的开展困境

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多将医学学科的专业化教学作为前提,以课堂上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的途径完成医学理论的讲解,其教学场合大都以课堂为主,教学效果的形成也与学科教师的参差不齐教学水平息息相关,在医学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传统医学教学模式的缺点相对显著,具体表现在:分割了临床领域的前期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开展阶段,降低了学生在临床部分的学习效率;课程内容的筛选也基本上取决于教师的经验,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难以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基础学科联系较少,相互处于割裂状态,难以实现医学系统的完备集聚,无法发挥整体教学的优越性,各学科之间教学的开展具有独立性,教学内容的重复现象时有发生,并因此导致了教学内容的繁杂与冗余,对教学进程形成了阻碍,在实际应用中也无法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2. PBL教学模式的概述

2.1 概念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方式主要围绕问题展开应用,其把临床实践同学科理论的结合为主线,以对问题的分析,探讨,解决为主要形式,将训练学生的医学问题解决能力,突发情况的心理素质作为主要目的,从医学全局角度出发培育学生健康的医疗观念,高超的医学技能,正确的服务意识以及必要的社会品质,推动医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2.2 特征

PBL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医学教学模式多有创新,其将医学教师的教学侧重点由理论传授转移至能力培育上,引导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其以综合类课程的开设取代传统教学课程的分学科开设模式,打破当代医学学科教学的孤立性,突破学科教学间的壁垒和界限,注重发展同类学科之间的关联;其提倡由学生占据课堂主体地位展开学习,通过教师辅助性教学和信息化学习工具的运用,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3. 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途径

3.1 改良课程安排

医学院校应当以保障医学教育的实践性为前提,立足人体实际的结构系统,对其进行分类归纳,形成九大教学模块格局。通过将教学学期进行阶段性划分,为其设立教学任务,从而提升教学目标的完成效率,保障教学目标的完成效果。其具体实践内容为:在第一学期开展以课程导论为主的模块教学,授课教师通过共同讨论,提炼教学经验,开展医学领域内基础性理论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医学知识微课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模块的效用;后三个学期逐步完成另外八个模块的教学任务。在课程安排内,将PBL教学课程占总课程的比重提升到四成,紧密结合理论教学进度展开。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当善于筛选典型的真实病例进行理论教学并设计PBL病例研讨,以保证学科知识的整体性。

3.2 树立师生典型

由于我国多数学生多以独生子女群体为主,沟通能力较差,不善于与人交际,性格中缺少独立学习的自主性,没有养成自学习惯,缺乏自学技巧。因此,七年制医学生最为符合PBL教学模式的开展条件,由于其具备人数较少,学习主动性强的特征,所以其在接受新模式开展学习的过程中大都易于分组,团队协作能力强,个人综合素质过硬,能够为PBL模式的开展效果提供有力保障。

医学教师由于传统教学思维局限,往往无法迅速接受新的教学模式的推广,医学院校可以通过开展教育活动,运用培训手段转变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例如,可以通过选派教师到PBL医学教学模式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观摩,调研与学习等,推动教师适应课堂地位的转变,明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职责,运用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培育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技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3.3 完善资源设备

医学院校应当依据PBL教学模式开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际需求,在校内建立专用讨论室,为其配备信息化的教学工具,提升学生的文献查阅效率。讨论室内还需要配备电子白板和打印机,方便学生针对真实案例展开探讨,进行记录。除此之外,学校图书馆和数据库也应采购文献,丰富教学资源,保证教学效果。

另外,建立评价体系,通过完善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教师,指导教师评价病历三类评价体系接收教学反馈,以便于更好地推广PBL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科学分析PBL教学模式的教育优势,对其进行合理的应用和高效的开展,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医学教育领域改革,间接推动医学领域进步。

参考文献:

[1]朱勇,李吉明,高冉冉,彭鹏.精准医学时代PBL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2):134-135.

[2]郭志英.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4):305-306.

[3]朱参战,王新宏,刘昕,薛嘉虹,赵玲,宋雅璠,周甜,张明娟.PBL教学模式在高等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01):39-41.

[4]周立娜.PBL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6):23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