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的设计与技术类课程整合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3-11
/ 2

建筑学专业的设计与技术类课程整合探索

孙晓航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建筑学是一门专业的学科,把建筑学专业的设计和技术类课程相互结合进行授课。通过建筑设计和技术相互整合后进行教学实践,在教育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建筑设计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教师的整体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本文简述了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对两方面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建筑学专业的设计与技术类课程整合的实践展开详细的研究,希望能给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用的借鉴。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设计;技术;课程整合

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设计中的技术的含量越来越多,很多建筑创作也以技术的创新为突破点,如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等理念都离不开建筑技术的支持,这就要求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泛。然而不甚合理的课程设置,使得学生有不胜负担之苦,对如何学习好建筑技术课程也更加茫然:一方面技术类课程大都强调自身体系的独立性,使学生难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课程脱节、重设计轻技术的现象和矛盾在国内外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中普遍存在。这就需要我们从整体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建筑学专业的课程整合问题。

一、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一)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阶段发展到了大众化阶段,要求高等教育更贴近社会需求,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训练,从单一的精英教育培养模式走向多元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建筑学作为一个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专业,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是通过工程实践能够直接走向工作岗位并能够独立解决各种技术问题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课程进行整合,加强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

(二)建筑师执业的要求

作为国际通行的建筑师职业,其职业核心是业主的建筑生产全程的、全面的代理人,其建筑学实践的范围应该涵盖整个建筑生产过程,即从策划、设计到招投标和施工全过程,通过建筑师全过程的参与来实现对建筑产品的全过程控制,使得建筑品质得以保证,在这个工作流程里,建筑技术的全面性决定着建筑师的职业生涯,而目前我国建筑师往往忽视技术和工艺的细节,使得作为整个行业龙头的建筑师不能有效提升建筑物的品质和促进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二、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课程现状

(一)课程设置各自为营

当前建筑院校的教学将建筑设计课程作为核心的主干课程,以类型建筑和功能的逐渐复杂化为主线,注重形式与功能的训练,忽视对结构、构造甚至物理环境和设备的考虑。而建筑学专业开设的有关技术课程均为理论教学,教学内容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忽视了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的整合。这种建筑设计教学与建筑技术教学各自为营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使得学生感觉不到建筑设计课程与建筑技术理论课程的直接关联,降低了学生学习建筑技术理论课程的热情度,造成学生的技术课知识不扎实甚至没有用技术手段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做设计的过程中盲目求新而不重注方案的可实施性,其后果是在实际工作中面临深化设计时,无法用技术手段来实现自己设计创新,只能被动地修改甚至放弃自己的构思,直接影响了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

(二)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受限

技术课程涵盖面广,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一个老师讲授其中一门课程而忽视了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和穿插,导致课程之间的综合程度不够。再加上教师队伍大部分是从学校直接走向学校,缺乏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对建筑技术在设计中的作用认识不够,甚至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从而在对学生的引导方面存在偏差。有的教师因自身知识结构不完善而只注重设计方案辅导,对相关的结构、构造甚至新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无法完成全面的指导。另外,每位技术课授课老师之间沟通也不够深入,各个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相互有交叉或者遗漏甚至不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学生认知偏差或者留有只是死角。

三、建筑学专业的设计与技术类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

(一)将对技术因素的被动接受转化为设计中的积极资源

三年级以建构启动的设计题目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技术因素对当代建筑设计的意义,并尝试将对技术因素的被动接受转化为设计中的积极资源。该练习先以“结构系统为基础的建筑设计”讲座开始,整个设计过程分为4个阶段。

1.建构分析。提供的中、大跨建筑实例资料选择其一,分析其结构形式和相应的材料构造,理解建构技术与建筑空间及形式的相互关系,并以实物模型制作来表达分析结果。

2.结构设计。提供的基底尺寸、空间规模和功能指向的限定条件下,设计一个能够符合限定条件的观演空间主结构体,并以实物模型的方式表达。

3.空间整合设计。导入具体的项目任务书和建筑场地,并讲授观演类建筑设计要点,学生将上阶段完成的结构体引入建筑基地,并根据任务书要求,以体块模型为手段对功能、结构、场地诸要素进行空间整合设计,经过多方案的比较,最终确立其一。

4.设计具体化及表现。推进设计的深化,如舞台及观众席设计、视线设计、声学设计、形式设计、构造设计、场地设计等等,设计成果的表现除一般图纸内容外,还须制作实物模型。该练习需要不同学科教师的共同配合,包括建筑结构教师和建筑物理教师等等。通过这个教学实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设计思维习惯和掌握较为理性的设计判断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设计热情,使设计的过程真正成为探讨问题、寻求解答的过程;使建筑设计教学中常见的前松后紧现象得到一定的改善。

(二)构造课紧扣建筑设计主干课进程分阶段同步讲授

1.二年级每一课题设计要求学生从方案中选择一个节点进行构造设计,使学生初步将构造知识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并真正理解构造与建筑设计的有机关系。以住宅设计为典型课题,要求学生做一个从地面到屋顶的完整外墙节点大样图。通过工地实习,现场讲解有关构造知识使学生从感性上加深理解。通过设计院实习,学生绘制施工图,学习构造做法、材料选用等的知识,并可以了解新材料、新的施工技术及有关构造做法。

2.将《建筑构造II》转型为建筑构造设计专题,减少纯粹知识点的灌输,加大细部与构造设计原理的解析和设计训练含量,向设计课靠拢。

3.在建筑设计课教学中增加细部与构造设计要求,使学生从不同的层面上重新认识建筑、设计建筑,向建筑构造靠拢两个方面努力相向,达到整合的目标。五年级上学期建筑设计课题《博物馆建筑设计》正是站在“设计的综合”这一角度,凸显技术理性作为创造性设计思维的支撑点这一指导思想,着力于建筑设计与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等技术因素的整合

结束语

建筑设计和技术设计的整合,通过教学实践来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整个建筑设计综合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建筑设计观念。对建筑师有一个很好的认识,丰富建筑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增强整体的意识,对整个教学进行深度的思考,提升老师的技术水平和授课技巧,使老师的建筑素养提升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周忠长.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大学教育,2015(2):175-176.

[2]马静,刘晓曦,郝峻弘.基于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建筑设计类课程整合与实践[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8,No.145(03):49-52.

[3]郭瑞芳.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探讨[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8(4):94-97.

[4]程柏擎,李艳.现代信息技术与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J].大众文艺,2017(2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