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课程理念,打造有效物理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3-12
/ 2

践行新课程理念,打造有效物理课堂

文崇禹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下马渡镇中学 426100

摘要:新课程要求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构建高效学习课堂,助力学生高效学习。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推动物理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积极将这一理念践行在我们的具体工作中,积极探寻方法的创造性运用,服务好学生的在校学习。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从初中物理教学入手,探讨如何立足新课程理念,革新物理教学,助力初中生物理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中学生;

一、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

一切知识来源于生活,以生活为本源去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工作也就显得很有必要。尤其是对于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物理知识,更需要借助生活化的学习情景拉近学生与物理课堂的距离,揭开物理课程的神秘面纱。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还能够帮助学生去理解、运用一些物理知识,让物理课堂学习更加具有生活气息、真实感,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

例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和时间单位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并能够使用适当的工具参与测量活动,掌握一些长减小策略误差的方法。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引入一首古诗,在课件上展示配画诗《早发白帝城》,提问学生们:“这首古诗相比我们都学过了。可是,你们不一定知道其中还蕴含了一定的物理知识。你能找到诗句中描述长度、时间的词语吗?”请学生们一边阅读,一边对老师的提问进行思考。在认真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对汉字语义的分析,最终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借助这样生活化的物理情景中,帮助学生们从不一样的角度切入了“长度和时间测量”的话题,在体验和探究中明白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和技术中最基本的一个内容,这对于刚刚学习物理的学生来说无疑起到了一个启蒙作用,也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对测量基本技能的探究欲望。

二、打造互动式学习课堂,启迪学生的思维

提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教学艺术。中学生的思维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在面对一些抽象性、复杂性的概念时,依然理解上存在困难,特别是一些女学生理解会比较吃力。为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师生互动,多提问、讨论和分享,活跃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思维,才能够推动学生去主动思考,产生智慧的火花。

例如,教学人教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部分知识时,为了帮助学生去认识声音的产生,知道声音产生的条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拿出数学课中经常要用到的直尺。在课堂上和学生们进行一个互动:将直尺放在桌子的边缘,用一个手压住直尺在桌子的部分,另一个手轻轻拨动尺子另一端,仔细听一听会发出什么声音。很多学生分分站起来,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实验,果然听到了“嗡……”的一声,随后我鼓励他们思考声音产生的来源。整个过程之中,学生们亲自体验到了振动与发声之间的关系,在互动中初步认识了声源,知道了声音产生的条件——物体振动。这样互动式课堂有趣、好玩,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

三、构建合作探究式教学,培育学生学习力

合作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不同于教师的口头传授,合作探究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将学习任务下放给了学生,学生不再坐着接受知识,而是需要调动自己的能动性主动去“要”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力。

例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运动的描述”,在本课知识学习之中设计了一个重要概念“参照物”,只有懂得了这个概念,才能够帮助学生去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去体会“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这一结论。为此,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当你在路边站立时,你看到道路两旁的书目,认为它是静止的;而当你乘坐在正在行驶的汽车上时候,又感觉道路旁的树木在运动(不断向后退)。本来是同一种物体,你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看法呢?请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在合作交流之中,学生们说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有的学生们通过对比,发现第一次我们以地面为“标准”,相对于地面,树木的位置是没有变的,所以我们觉得它是静止的。可是,当我们坐在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时,由于车是一种在运动的,这个时候我们将树木和汽车进行对比,自然觉得树木好像在运动。通过讨论,学生们找到了解释这一现象的核心——比较的“标准”。在如此理解之下,我们此时引入“参照物”的概念代替比较“标准”这一说法,自然而然让学生们理解了“参照物”这一物理概念,,即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的一个参照标准,借助合作探究学习也培养了学生们爱观察、爱思考的好习惯,培训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力。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必须改革初中物理教育,优化课堂教学,积极构建一个有效学习课堂,推动学生更好成长。

参考文献:

[1]叶晶晶.找准症结 对症下药——浅谈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4.

[2]宋志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