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黑龙江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介入对策研究

王琳晶 刘雅芳 冷德生 王启帆 郑丽红 景中旭 孙月霞 郑竹林 李默 王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开始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据2016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22亿,在全国总人口数量中占比17.1%; 2017年统计,我国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已达2.41亿,占总人口的17.3%。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黑龙江省进入老龄化社会是在2005年,由于地域发展缓慢、青年人才流失等因素的存在,导致黑龙江省提前步入老龄化社会,根据黑龙江省老龄委的数据显示,2015年统计黑龙江省60周岁以上的人口达到了563.6万人,约占黑龙江省总人口的15.2%,其中农村60周岁以上的人口达到了226万人,占黑龙江省60周岁以上人口的40.1%;2017年统计黑龙江省60周岁以上的人口达到了646.1万人,占黑龙江省总人口的16.95%,其中农村60周岁以上的人口有283.1万人,占所有60周岁以上人口的43.9%。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得,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人口数量以及老龄人口增长率都在逐年增长,老龄化趋势愈发严重,同时黑龙江省老龄化现象也在逐渐凸显,由于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农村的老龄人口在全体老龄人口中的占比较高,农村老人养老的问题也就随之出现[1]

1.研究对象

本课题主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调查范围进行抽样,随机抽取10个村(详见基本思路)作为调查地区,以目标地区的养老机构与社区老年群体为调查目标对象,研究调查地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介入开展现状、医保政策、医疗水平以及家庭医生普及情况[2]

2.总体框架

2.1首先进行文献综合整理与分析,文献研究是所有研究的前提,课题组所有成员都所有必要了解当前我国不同地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社会介入的基本情况,并分析社会介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社会介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情况进行基本概念明确与基本情况掌握,为研究奠定基础[3]

2.2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调查范围进行抽样,随机抽取10个村(道外区团结镇红光村、南岗区王岗镇红星村、尚志元宝镇元宝村、香坊区朝阳镇前进村、香坊区朝阳镇东升村、宾县二龙山村、道外区巨源镇城子村、道里区太平镇太安村、延寿县万宝村、尚志长营村)作为调查地区,抽样调查权衡各村发展建设、经济水平等相关影响因素,保证调研所获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使本次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本次调查预计回收1500份问卷,具体各地区数量各成员自行权衡。课题组成员王启帆、孙月霞、郑竹林、李默、王馨对10个目标村进行实地调研,对目标地区养老机构的老年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访谈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养老服务需求情况、居家养老服务开展情况以及社会介入居家养老服务情况等相关问题,具体走访根据不同村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所获信息的准确性,明确黑龙江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现状与社会介入现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各成员在调研过程中对具体问题进行适当协调,保证调查顺利完成。同时在农村调研的过程中,注重了解在养老服务需求方面的一些现存问题,问题涉及当前黑龙江省的医保政策、养老服务、医疗水平医保政策以及家庭医生等等,并给出一些合理建议[4]

2.3对于问卷调查部分所获得的数据应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与整理,掌握本次10个村调查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情况与开展情况,形成基本的统计分析报告作为本研究的数据支撑,同时根据五个调查员对于居家养老服务社会介入情况的多方访谈,整理访谈内容,然后结合当前国家以及黑龙江省内养老服务方面的相关政策,分析影响居家养老服务社会介入的因素与制约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现存问题[5]

2.4在数据分析与访谈整理的基础上,根据之前样本地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介入影响因素探究与现存问题分析,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黑龙江养老服务的实际情况与相关政策,提出加强黑龙江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社会介入的对策建议,再次将研究报告形成决策咨询报告供政府决策参考,最终供政府参考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推动黑龙江省养老服务发展[6]

3.重点难点

3.1样本地区内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现状作为整个调查的基础部分,其数据的准确性与重要性直接影响到后续研究进展与结果,在调查中要加强对于问卷的效度分析与有效问卷的筛选工作,减小误差[7]

3.2实地调研过程中可能遇到调查对象的消极配合,期间尽量与负责人协调并适当增加调查样本量,保证数据准确与人员配合。完善黑龙江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社会介入的对策建议。

3.3社会介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在黑龙江省目前开展并不完善,加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社会介入就必须要明确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与现存问题,在数据整理的过程中注重对于影响黑龙江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社会介入的因素分析与现存问题的发掘,为对策探讨提供有力依据

[8]

3.4完善黑龙江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社会介入的对策建议作为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对于成果决策咨询报告的整体结论具有很高的影响,所以有必要通过调查与分析对样本地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社会介入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梳理,以此对黑龙江省的具体情况做出一定程度上映射,促进黑龙江省农村养老服务发展[9]

3.5由于一些地区存在很多的留守、空巢老人等相关的问题,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在调查过程中的难度增加,但是正因为这样很多地区养老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对于整体的研究方向影响并不是很大,对于此类问题的分析可纳入影响因素探讨,后续完成可行性报告讨论对留守、空巢老年群体合适的养老服务方式,从另一个层面促进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10]

4.主要目标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10个村进行走访调查,对调查地区的养老机构进行走访,了解目标地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以及社会介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发现现存问题并总结形成原因,明确社会介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优势,希望可以同时加强社会介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质量,推动养老服务的社会工作发展,并且结合当前社会背景,提出社会介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途径,为未来不同地区社会介入我国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借鉴参考,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以此对黑龙江省的具体情况做出一定程度上映射,促进黑龙江省农村养老服务发展[11]

思路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具体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等。

5.1基本思路

5.1.1首先进行文献整理与分析,了解当前我国不同地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社会介入的基本情况作为本研究的前期准备,然后进行调查地区的确定,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调查范围进行抽样,目的性抽取10个村为调查范围,抽样权衡多种影响因素减小误差,接下来整理总结文献同时搜集问卷相关问题与数据,集多问卷、多问题、多选项同时结合当前黑龙江养老服务方面的一些政策制度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做好调研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12]

5.1.2对10个目标村进行实地调研,对目标地区养老机构的老年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对老年群体、医生以及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访谈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养老服务需求情况、居家养老服务开展情况、医保政策、医疗水平、家庭医生、生活条件以及社会介入等相关问题[13]

5.1.3完成调研,将调研所获数据录入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初步的统计分析报告,通过统计分析了解本次调查养老服务需求情况、医疗、医保、生活等多方面问题[14]

5.1.4结合当前黑龙江省内的养老相关政策、医保问题、医疗水平以及空巢与留守的一系列农村社会问题等因素分析调研数据,发现制约黑龙江省农村养老服务发展与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社会介入发展的现存问题,综合多角度分析本课题,将所整理数据作为研究的证据支撑[15]

5.1.5分析现存问题,综合国内外文献,提出加强黑龙江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社会介入以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随后形成研究报告提交政府,为政府规划与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6.具体研究方法

6.1文献研究法

6.2比较研究法

6.3实地调查法

6.4问卷调查法

6.5访谈法

7.研究计划

2018.06—2018.07 前期文献研究分析当前我国不同地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社会介入现状等相关内容并进行深入课题设计,保证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2018.07—2019.08 对目标地区的养老服务机构进行调研,预计调查1500份,形成初步的调查报告。

2019.08—2019.09 对调查报告进行逐步的修改与完善,形成决策咨询报告完成结题。

8.课题可行性

8.1理论基础可行性 :社会支持理论。社会互动理论。社会撤离理论

8.2实践条件可行性:

课题组成员对于各个学科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涉猎,有交叉学科研究背景,贯穿于高等中医药教育、医史文献、医学临床以及社会医学等科学,养老服务本身对于中医药以及社会医学就有一定的涉及,并且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已经开始社会工作专业,所培养的医学社会工作人才对于养老服务方面的认识与从业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有毕业生在黑龙江省的社工机构从业,对于本课题研究的数据来源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同时本课题组成员在养老服务机构从业,对于调查工作的开展与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都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在设计调查问卷方面可以做出更好的调整,可以对调查过程产生的问题提出较为客观的意见,保证了课题进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从本科人员结构、学历层次以及年龄方面上合理,具有开展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除此之外课题组成员大都主持过类似课题并积累大量经验,课题组成员能够胜任本课题研究工作。

8.3申报单位支持情况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可以给予本课题研究一定的支持,本课题设计到养老服务方面,“医养结合”作为未来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大趋势,可以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并且了解养老服务需求现状以及养老服务人才现状,并且为社会介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一定的路径探索经验,为课题研究提供人力、物力、研究时间上的保障。

9.预期成果

成果形式、使用去向及预期社会效益等。

形成决策咨询报告,在黑龙江省农村进行使用,为政府决策部署提供数据与对策建议参考。

参考文献]

[1]肖丽丽. 我国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7.

[2]刘小谦. 我国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

[3]王凯. 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4]姚虹. 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要的区域及群体差异研究[D].武汉大学,2017.

[5]徐伟. 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6]张焘,陈曦.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国际视野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6(11):196-201.

[7]康绍霞.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探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Z1):127-131.

[8]王俊威.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以C社区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6):188-189+217.

[9]郑尚昆.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居家养老的实务研究[D].井冈山大学,2016.

[10]殷苑. 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11]袁雅莎.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实践困境和优化路径[J].南都学坛,2016,36(01):98-102.

[12]黄立娴. 农村社区互助型居家养老服务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

[13]杨成波.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和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2015(11):88-90.

[14]张娜.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与发展路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

[15]王秀花.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长效发展机制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09):919-923.

作者简介】王琳晶(1981-女,副主任医师,硕士学位讲师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8GLE475)

【项目名称】黑龙江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介入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