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08
/ 2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盛文娟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中医院 内三科  310000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n=100)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下护理组(观察组,n=100)两组,统计分析2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病区环境、药物管理、健康教育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率方面,观察组为98.00%(98/100),对照组为82.00%(82/10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质量;满意度

前言: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临床治疗中,为了使患者的临床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为患者康复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应该将相应的护理服务做好。护理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将个体化的医护方案制定出来,在此过程中严格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将全面的护理服务提供给患者,在此过程中按照科学的流程与方法,从而将更好的护理效果获取过来,为患者康复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本次研究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患者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纳入标准:1)均满足本研究数据分析需求;2)临床资料均较为完善;3)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1]。排除标准:1)具有较差的依从性;2)合并严重脏器疾病;3)合并免疫系统疾病。依据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n=100)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下护理组(观察组,n=100)两组。观察组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37~83岁,平均(59.25±10.1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38~84岁,平均(60.36±10.45)岁。组间统计学比较显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下护理,具体操作为:将护理路径小组成立起来,培训全体医务人员,划分临床护理人员的具体责任,从而使明确分工、密切合作得以实现。根据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病急危特点和护理计划,制订详细的护理路径图。在入院之后,按照不同人员的职责,完成识别、检查以及治疗等工作。护理人员要协助医生完成各项诊疗活动,包括建立静脉通道和凝血功能检测等,并负责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以及止痛处理等。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其血氧饱和度和血压水平等,并由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完成介入治疗。对患者进行指导,使其进行恢复期康复锻炼,在此过程中严格依据患者实际病情及危险性分层,个体化分析差异并干预。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统计,评估两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计量资料用(5e8d8a3a61c8f_html_cf37d966799a0a23.gif )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2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统计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统计分析(5e8d8a3a61c8f_html_743b7257eca439e9.gif

组别

疼痛缓解时间(分钟)

住院时间(天)

观察组(n=100)

对照组(n=100)

45.8±6.3

92.6±8.7

10.2±1.2

18.5±3.5

t

6.965

4.541

P

<0.05

<0.05

2.2 2组护理质量评分与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病区环境、药物管理、健康教育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质量得分情况比较(x±s,分)

组别

基础护理

消毒隔离

病区环境

药物管理

健康教育

观察组(n=100)

对照组(n=100)

t

P

97.61±6.43

90.32±3.42

4.303

<0.05

98.95±5.38

89.16±3.17

3.300

<0.05

98.19±3.62

90.20±3.21

3.182

<0.05

97.13±4.36

89.04±3.15

3.365

<0.05

98.37±2.50

89.28±2.19

3.306

<0.05

2.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统计比较

在护理满意率方面,观察组为98.00%(98/100),对照组为82.00%(82/10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统计比较

组别

满意[例(%)]

基本满意[例(%)]

不满意[例(%)]

满意率(%)

观察组(n=100)

对照组(n=100)

χ2

P

93(93.00)

72(82.00)

/

/

5(5.00)

10(1.00)

/

/

2(2.00)

18(18.00)

/

/

98(98.00)

82(82.00)

12.83

<0.05

3讨论

护理临床路径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将个体化的医护计划制定出来,依据一定流程将标准化治疗与个体化护理提供给患者,能够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用科学方式将各种医护服务提供给患者。实施时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了解后将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度、全面的护理方案制定出来,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最大限度提升。一方面给予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工作以充分重视,另一方面给予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与生活背景以充分重视,主动和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病区环境、药物管理、健康教育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率方面,观察组为98.00%(98/100),对照组为82.00%(82/10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即提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下护理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佩佩,李晓云,贾亚娟.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5):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