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期儿童静脉抽血的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08
/ 2

学龄期儿童静脉抽血的心理护理

易露佳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610041

【摘要】 目的 了解和分析静脉采血患儿的心理状态,探讨心理护理在学龄期儿童采血中的应用效果,用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护理,减少患儿抽血过程中的不良反映。

【关键词】学龄期 采血 心理护理

方法 随机抽取200例儿童,100例为对照组,100例为实验组,通过有效沟通进行心理干预,观察患儿在抽血过程中的心理行为的应急反应。

结果:对照组勇敢型65%.内向胆小型26%、不配合型9%。实验组勇敢型80%,内向胆小型15%,不配合型5%

如下图所示:

类别

例数

勇敢型

胆小型

不配合

观察组

100

65%

26%

9%

对照组

100

80%

15%

5%

结论: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高静脉采血的成功率及安全性,避免血肿,晕针等反映,减少医疗纠纷。

抽血检查已是体检及疾病诊断的一种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上是一个转折点,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力,同时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情绪体验的深度和强度都加深了,但还是会受到周围坏境影响而变化,非常在意

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将其内化为对自身的评价,此期情绪很不稳定波动较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因此进行学龄期儿童静脉抽血的心理护理,能够增强患儿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提高静脉采血的成功率及安全性,促使护理人员提高业务素质。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6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到华西第二医院门诊患儿160例,住院40例,年龄6到12岁,男孩110例,女孩90例,第一次采血40例,第二次64例第三次或三次以上96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如下图所示:

类别

例数

性别[nc%]

年龄

第一次采血

第二次采血

第三次采血

观察组

100

65%

35%

6岁—12岁

24

32

44

对照组

100

45%

55%

6岁—12岁

20

32

54

1.2 方法 对照组100按常规采血流程操作,采血前核对信息,准备用物,找好血管消毒后采血,采集完后处理标本观察患儿情况。实验组100例患儿在常规静脉采血护理与对症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心理干预。

1.3心理干预的主要方法及内容如下

1.3.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积极运用沟通交流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站在患儿家属的角度关爱患儿,使患儿有安全感,了解患儿的感受及意愿,使家长放松紧张焦虑的情绪。

1.3.2营造适应儿童心理特征的环境,医院中的采血房间,病房布置温馨化,墙上可刷成可爱的颜色,配花朵,小动物的图案,房间可摆放玩具书籍,使房间体现儿童喜爱的风格,已减少患儿对陌生环境恐惧及焦虑,采血工作人员着装亲切化,儿科护士衣着柔和颜色,胸前可佩戴卡通图案的微章,这都会减轻患儿的惊慌不安的心理,增加采血护士的亲和力,有利于与患儿保持良好的沟通,用儿童可以理解的简洁词汇介绍病情,避免应用令人恐惧的词汇。可以先询问家属患儿平时的表现作为情绪的指标,将患儿分为三种类型,①勇敢型;此类患儿胆大自信不害怕,敢于伸出手喜欢被别人表扬,②内向或胆小型;此类患儿平时表现少言寡语,依赖性强,喜欢依偎在家长或陪同人员身边,由于他们不会产生明显的干扰和破坏行为,但也不会很好的配合,并且可能会流泪,哭泣,手抖动,疼痛尤其敏感,心灵容易受到伤害。③不合作型;此类患儿性格倔强,表现大哭大闹,拳打脚踢,对护士攻击,逃跑。对勇敢型;穿刺完毕后给予表扬鼓励。对内向胆小型:不能急于操作,先于其交谈,表情亲切,语调文雅,动作轻柔,可给患儿做简单解释和安慰,对患儿多鼓励,多引导,勿训斥,保护自尊心,在穿刺中多鼓励患儿分散注意力,减轻患儿疼痛。对不合作型:主动与其交朋友,拉近距离,对个别蛮不讲理,劝导无效,可叫家长约束好患儿,医务人员协助患儿暴露穿刺部位,固定好后尽量做到一针见血,避免造成身心痛苦。

1.3.4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支持及发挥家长在患儿抽血过程中的作用:现在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一旦得病家长格外紧张,焦虑,不知所措,护士言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家长不满,导致纠纷,甚至投诉。所以在对其家长的心理支持也很重要,首先了解护士需了解患儿情况告诉家长采血检验的重要性,消除家长对抽血的抵触心理,和家长建立合作关系,同时和家长一起帮助患儿进行采血前的心理准备,也让家长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使患儿能清楚的意识到自己需要抽血,不至于太过紧张。心理准备1告诉患儿抽血的原因,例如,“你这几天发烧,已经烧了好几天了,我们需要抽点血出来,让医生们检验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找到了原因医生就知道用哪种药,你的病就会好的很快,好了后就可以去学校找你的好朋友或同学玩了,如果不配合医生你的病情加重了,到时候就有更多的治疗,比如输液。”同时给小朋友缓和的时间,让他接受,如果小朋友接受了,护士可以再给小朋友一些心理安慰,比如,“阿姨会用最小的针给小朋友,最轻的动作帮小朋友抽点血。”同时给家长交代协助小朋友不要动,告知家长和小朋友如果动了可能导致穿刺不成功。另外血管细的需要给家长交代清楚,可能一次穿刺不成功,如要抽血必须取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穿刺,扎针时分散儿童注意力,比如现在儿童最大看的手机视频,护士在采血时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减少患儿痛苦。

2结 果

一次穿刺成功率:观察组受检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如下图所示:

类别

例数

一次穿刺成功

两次穿刺成功

一次穿刺成功率

观察组

100

98

2

98%

对照组

100

99

1

99%

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情况[n(%)]组别例数一次穿刺成功两次及以上穿刺成功一次穿刺成功率(%)

真空静脉采血相关并发症:观察组受检者的真空静脉采血相关并

综上所述,在对患儿采血时进行心理干预能影响患儿在采血的合作心理,对儿童进行静脉采血是一个融环境、技术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操作过程。需要操作者具备专业操作技能、技巧的同时灵活运用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 在营造出适应儿童心理特征的环境下,减轻儿童接受静脉采血产生的恐惧。并提高患儿采血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浅谈5 ~ 9 岁儿童静脉抽血的心理护理 黎浩勤 护理园地中国医学创新2012 年1 月第9 卷第3 期

【2】减轻儿童静脉采血恐惧心理的策略 杨小红 《激光杂志》2011 年第32 卷第4 期

【3】护理心理学 杨艳杰 人民卫生出版社

【4】浅谈儿童抽血化验时的恐惧心理 许春兰 于峰 菏泽医专学报 2004第16卷 第二期

【5】儿童静脉输液的心理护理体会 王玉英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6 年第26 卷第2 期

【6】门诊真空静脉采血的护理问题分析及防范 于野 中医药指南 2017 年 12 月第 15 卷 第 3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