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1
/ 2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冯战社 王海涛

普集街卫生院 712200

:目的 探究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9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1例头晕,2例口干口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3/45);对照组患者中3例头晕,5例口干口苦,3例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11/4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无效2例,有效10例,显效15例,痊愈1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6%(43/45);对照组患者治疗无效9例,有效11例,显效12例,痊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36/4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内科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 中医内科;慢性支气管炎;效果

言:慢性支气管炎是中医内科临床常见于中年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主要表现症状有呼吸困难、咳痰、咳嗽等。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病毒细菌感染都可能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以及周围组织产生慢性非特异性炎性,若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患者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将会受到损害,病症加重还会危及患者生命,病程长、发病率高,根治难度系数大[1]。特选取我院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中医内科治疗中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将取得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患者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53.2±8.6)岁;病程最短4年,最长10年,平均病程(5.7±3.6)年。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2.9±8.4)岁;病程最短4年,最长9年,平均病程(5.5±3.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出现时间>2年,每年发病时间>3个月;胸片检查患者存在慢性支气管炎特征;肺部存在干、湿性啰音。排除标准:哮喘、肺癌、支气管扩张以及肺结核患者;存在咳嗽、多痰、喘息症状的其他心肺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西药治疗。给予患者支气管舒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根据患者症状不同采取辨证治疗的方式,将慢性支气管炎分为6种证型,分别为脾肾阳虚证、痰热蕴肺证、痰湿壅肺证、燥热伤肺证、风热犯肺证以及风寒袭肺证,具体治疗措施如下。

1.2.1 脾肾阳虚证 主要症状为肢体怕冷,容易疲倦,浑身无力,痰较为清稀,咳嗽气短。采用六君子丸合并肾气丸加减治疗,能够起到纳气平喘,温肾健脾的作用。药物方剂:甘草、茱萸、陈皮与肉桂均10g,白术、泽泻、半夏、熟地与附子均15g,茯苓20g,党参、淮山药均25g。1.2.2 痰热蕴肺证 主要症状为容易口渴、胸满气粗、咽喉疼痛、痰黄且浓稠,咳嗽喘促,采用桑白皮汤加减,能够起到化痰止咳及清热的作用,药物方剂:贝母、苏子、半夏均15g,黄芩、山栀、杏仁、桑白皮均20g。

1.2.3 痰湿壅肺证 主要症状为胸脘满闷、痰多色白、黏稠、咳嗽,采用三子养清汤合并二陈汤加减治疗,能起到化痰止咳、健脾燥湿的效果。药物方剂:甘草、苍术、陈皮、厚朴均10g,莱菔子、苏子、半夏均15g,茯苓20g。

1.2.4 燥热伤肺证 主要症状为口干鼻燥、少痰或无痰、干咳不易咳出,采用桑杏汤治疗,能起到润燥化痰、疏风清肺的作用。药物方剂:梨皮、栀皮、豆豉、川贝、桑叶均10g,杏仁15g,沙参10g。 量太小

1.2.5 风热犯肺证 主要症状为发热微恶风、痰黏稠、黄涕、咳嗽气粗,采用桑菊饮加减治疗,能够起到宣肺化痰、疏风清热的效果。药物方剂:甘草、薄荷均2.5g,菊花3g,连翘5g,芦根、杏仁均6g,桑叶7.5g。1.2.6 风寒袭肺证 怕寒怕冷,鼻塞、痰色白、咳嗽气喘。采用三拗汤加味治疗。能够起到宣肺化痰、疏风散寒的效果。药物方剂:甘草、麻黄10g,杏仁15g。每天用1000mL水加入如上药物煎煮至300mL,分3次口服。(水太少具体你们再看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判定标准以参考文献[2]为标准分为无效、有效、显效、痊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口干口苦、呕吐。

2结果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中1例头晕,2例口干口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3/45);对照组患者中3例头晕,5例口干口苦,3例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11/4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治疗无效2例,有效10例,显效15例,痊愈1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6%(43/45);对照组患者治疗无效9例,有效11例,显效12例,痊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36/4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在老年人群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发生在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部位,很容易导致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炎以及肺气肿等情况[3-5]。在中医中,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肺的问题导致的,另外,还与肾、肝、脾的功能失调存在一定的联系,由于患者不断受到内邪、外邪干肺的影响,导致肺气受到损伤,气不化津,而津化成了浊痰,对气道造成阻滞,对气机造成阻遏,最终引起喘息、咳嗽、咳痰等症状。针对慢性支气管炎,采用西药虽然能够短时间内控制病情,但是容易反复发作[6-8]。此次研究中对实验组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对对照组采用了西药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中1例头晕,2例口干口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3/45);对照组患者中3例头晕,5例口干口苦,3例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11/4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无效2例,有效10例,显效15例,痊愈1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6%(43/45);对照组患者治疗无效9例,有效11例,显效12例,痊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36/4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慢性支气管炎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患者对病情知晓度低,对咳嗽咳痰现象容易产生忽视心理,病症加重才选择就医,导致病程长根治难度大。临床上多行西医治疗方法,使用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搭配治疗,效果虽明显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患者预后差,易复发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针对性强、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在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内科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杜晓琴.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治疗的效果观察.世界临床医学,2017,11(5):60,62.

[2]徐丙学.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3):160-161.

[3]李玮.中医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5):81.

[4]黄永坚,陈梓实.氨溴索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9):125-126.

[5]康洁.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42):115.

[6]宁文虹,曹长伟.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9,7(12):165-166.

[7]罗德.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9):138,141.

[8]蔡小利.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分析.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1):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