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评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1
/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评析

魏运红

衡阳县中医医院 湖南衡阳 421200

摘要目的 探究胆结石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之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0例胆结石患者,按照手术先后顺序分成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实验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种手术方案对患者产生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的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少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结石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减少手术带给患者的损伤,加速恢复胃肠功能,缩短康复速度。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结石;开腹胆囊切除术

胆结石属于现阶段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该疾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且发病率也随之增长。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肝功能受损、发热、黄疸、胆绞痛等[1]。临床针对此种疾病常以开腹手术治疗,虽有一定治疗疗效,但是由于手术切口较大,对患者自身损伤严重,且极易增加术后并发症。随着临床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在临床多种疾病中广泛应用,且取得了显著临床效果。因此本次针对胆结石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了研究,并将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之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0例胆结石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对象。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之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0例胆结石患者,按照手术先后顺序分成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5)。入组标准:以上患者经CT或者B超检查全部确诊,且与相关诊断标准相符。患者知情且同意本次实验详情,且该实验获得了院内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肝内结石患者、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机体脏器功能严重衰竭患者。其中实验组20例男患,15例女患,年龄29-70岁,年龄均值为(49.5±2.4)岁,平均病程为(1.91±0.78)年;对照组18例男患,17例女患,年龄27-70岁,年龄均值为(47.2±2.7)岁,平均病程为(2.14±0.97)年。以上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操作方法:协助患者更换为仰卧位,并个予以患者全身麻醉与气管插管,将8至10厘米的切口做于右上腹腹直肌,之后进一步探查胆总管、胆囊和相关组织详情,对胆囊使用顺逆结合方式切除,确定无异常情况后冲洗、清理腹腔,最后逐层闭合切口。实验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操作方式:通过四孔法进行手术,将长度为1厘米的横向切口做于的肚脐部位,在切口位置置入套针,之后置入二氧化碳气体创建气腹,置入腹腔镜后做剩余的穿刺孔,对胆囊底部使用有齿抓钳夹住,将血管和胆囊管使用电凝钩分离,完全暴露Calot三角后夹住胆囊管以及胆囊动脉,再将胆囊使用超声刀切除。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组患者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实验选用统计软件SPSS19.0处理相关数据,均数±平方差为计量资料,检验值为t;[n(%)]为计数资料,检验值为χ2,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70例患者相关手术指标

在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上,实验组全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70例患者相关手术指标(5e91527c4f306_html_3b56b67261b62e8.gif ±s)

分组

住院时间(天)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小时)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实验组(n=35)

5.23±1.24

21.75±5.12

40.55±11.54

62.96±10.48

对照组(n=35)

8.78±1.14

36.58±4.23

66.89±10.07

79.06±11.55

t

4.868

5.389

4.057

2.229

P

0.000

0.000

0.001

0.041

2.2 对比7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为8.57%,对照组为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7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n(%)]

分组

肺部感染

胆漏

腹腔内出血

切口感染

总发生率(%)

实验组(n=35)

1

0

1

1

3(8.57)

对照组(n=35)

2

1

2

5

10(28.57)

χ2

4.629

P

0.031

3 讨论

胆结石是临床中多发、常见疾病,且随着年龄的不断提升,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发病率显著提升,在50至60岁人群中较为常见[2]。临床针对此种疾病常开展外科手术治疗,以往临床使用频率较高的为传统开腹手术,此种手术的切口较大、伤口愈合速度较慢、针对性较差,会显著增加并发症,进而延长患者康复速度,此种治疗方式已无法满足现阶段临床患者需求[3]。随着临床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结石疾病中也广泛应用,此种治疗方案的创口比较小,对患者损伤较轻,术后康复速度较快,此外患者恢复后的瘢痕也较小,其优势能够明显弥补传统开腹手术的缺点,可避免腹腔开放接触外界空气,预防感染情况。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少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减少手术对患者的损伤,减少多种并发症,进而加快康复速度。

总而言之,胆结石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可缩短手术用时和康复时间,减少出血量和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李巧登, 陈光彬, 刘志刚,等.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J]. 中华全科医学, 2017, 15(4):565-567.

[2] 李士涛, 王利荣, 刘二平,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对照研究[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 15(4):543-545.

[3] 韩智君, 丁海涛, 迪米拉,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8, 18(6):1098-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