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外科换药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1
/ 2

门诊外科换药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姚亚萍 张青梅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650032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门诊外科换药患者心理特点,并且提出护理对策。方法:2018年5月——2020年1月期间,选择我院门诊外科收治的100例换药患者,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且根据不同心理状态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00例患者中,19%(19/100)心理状态良好,81例(81%)患者心理状态欠佳。护理前,焦虑率43%,恐惧率31%,悲观率37%,护理后分别下降至11%、7%、10%,比较显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门诊外科换药患者的心理状态欠佳,影响因素多,我们需加强针对性护理,缓解消极情绪,保持乐观心态,配合操作。

【关键词】门诊外科;换药;心理特点;护理对策

门诊外科换药,主要涉及的护理操作包括处理伤口、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恢复状况以及清除坏死组织与分泌物等,目的在于维持创面清洁状态,保持伤口通畅引流,防治感染,改善预后,促进患者伤口尽早愈合1】。不过,有研究表明,门诊外科换药患者心理特点存在较大差异,且不同的心理状态需要不同的处理办法2。故此,本文选择100例患者展开研究,现在总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5月——2020年1月期间,选择我院门诊外科收治的100例换药患者,57例男性,43例女性,年龄10-75岁,年龄均值(41.94±5.83)岁。职业:19例学生,38例工人,34例农民,9例其他。文化程度:27例小学及其以下,49例中学,24例大学及其以上。医疗费来源:51例完全自费,31例部分自费,18例全部公费。

1.2方法

换药之前,与患者交谈,通过询问与观察行为举止,判断患者有无出现悲观、焦虑与恐惧等情绪,再根据具体的心理特征,提供护理服务。

(1)焦虑。焦虑,是指个体对可能发生的威胁或者危险所呈现出的不愉快情绪体验,临床上,可能出现脸色苍白、血压与心率升高等表现,部分患者甚至肌肉紧张、颤抖。调查显示,43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上的焦虑。21例担心心功能残缺,此类患者,护理过程中,护士使用积极正向的语言,讲解伤口恢复的基本进展,讲解受伤部位的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掌握锻炼方法,消除焦虑。15例担心伤口对个人形象造成影响,此类患者相对年轻,感情与行为出现异常,态度冷漠、生硬,此类患者护理时,一定要热情主动,通过与患者交谈,鼓励、安慰患者,引导患者正确对待,且介绍一些消除疤痕的美容方法,借助成功案例给予患者支持鼓励,缓解焦虑情绪。7例因为经济负担出现焦虑,依从性低,未能按时换药,或者自己换药,造成伤口恶化,延缓愈合,此类患者护理中,护士详细告知按时换药的作用及目的,不仅可缩短愈合周期,而且可降低经济成本。

(2)恐惧。调查显示,100例患者中31例出现恐惧心理。19例因为疼痛,此类患者,护理时一定安抚情绪,换药前,说明可能出现疼痛以及疼痛程度,讲解疼痛的原因,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换药过程中,主要与患者沟通交流,分散注意力,消除对疼痛的感受。7例因为害怕看到伤口及血而出现恐惧心理,此类患者在护理中应该尽量将医疗器械与污物放在隐蔽地方,换药时只让患者一人进入,或者用窗帘隔开,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避免看到伤口与带血纱布,减少污染及交叉感染发生机率。5例因为换药时仪器设备声音所致恐惧心理,此类患者在换药时,提供一个良好环境,播放舒缓音乐,保证操作轻柔,减少噪音。

(3)悲观。调查显示,100例患者中37例出现悲观心理,主要原因是因为伤口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例如,因为糖尿病、癌症等因素,导致伤口经久不愈,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加上患者丧失劳动力,在换药过程中,可以看到患者的悲观情绪,有些患者甚至想过轻生。此类患者,多表现出跳跃式心理,随着伤口的变化,心理状态随之变化。对于表现出悲观情绪的患者,我们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多给予鼓励,借助成功案例给予患者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特征。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采用SPSS20.0软件予以处理。例(n)、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予以卡方(X2)检查。检验值P<0.05评定组间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100例患者中,19例心理状态良好,所占比例19%(19/100),其余81例(81%)伴有不同程度上的焦虑、恐惧与悲观情绪,经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明显改善。如表1所示。

表1:观察分析100例患者的心理特征【n,%】

时间

焦虑

恐惧

悲观

护理前(n=100)

43(43%)

31(31%)

37(37%)

护理后(n=100)

11(11%)

7(7%)

10(10%)

X2

25.967

18.713

20.275

P

0.000

0.000

0.000

3讨论

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生物——心理——社会”模式逐步推广应用,这一新型护理模式的实行,将心理护理的地位大大提升,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与关注3。现代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是重要环节,也是重要内容,有效的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消除负性情绪,保持乐观心态,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预后4。门诊外科换药过程中,我们应该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根据心理特征进行针对性护理。本研究中,100例患者19例心理状态较好,而81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上的焦虑、恐惧与悲观情绪,说明门诊外科换药患者的整体心理状态不太好,主要与担心功能残缺、形象受损、经济负担、疼痛、看到伤口与血、设备声音以及伤口经久不愈等因素有关,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通过心理疏导与鼓励、安慰,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悲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主动积极配合护理操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总之,门诊外科换药患者的心理状态欠佳,我们在护理时应该分析其心理特征,进行针对性护理,缓解消极情绪,增加依从性。

参考文献:

[1]曲广新,于克玲,丛圆圆. 门诊外科换药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J]. 黑龙江医药,2016,29(01):180-182.

[2]邓英丽. 护理安全在门诊换药病人的实施及体会[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02):613.

[3]陈寒梅,吴爱萍,蒋远明,杨玉玲. 门诊换药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J]. 北方药学,2011,8(11):86.

[4]宁友茹,李慧淑. 门诊换药病人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措施[J]. 中国伤残医学,2013,21(02):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