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6
/ 2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

高洁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管理中心 上海 200000

摘要:海绵城市实质上就是为了在根源上实现对水的有效控制,只有在生态系统中对水实施有效的控制,才能增强市民对生态和绿色健康的感受。海绵城市的理念对生态城市有效建设和给排水系统的综合设计都有显著的积极促进作用,进而可加快实现建设全新的生态海绵城市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措施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和消费水平日渐提高,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也在逐渐加快中。与此同时城市化的建设中也面临着高暴雨强度、道路硬化率高、高河道水位排水不畅等问题。近年来我国为了打造现代化的生态城市,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在积极推进城市发展的过程当中,对海绵城市的理念也越发的关注。

1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类型的企业相对较多,因此在对自然资源开发的过程当中,对资源的浪费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使得我国的资源显得并不那么优渥,反而是面临着很紧张、很匮乏的局面,我们国家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才是解决资源匮乏最有效的方法。海绵城市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控制城市内雨水的径流量以及调控整座城市的生态环境,其根本手段就是像海绵一样,对水资源进行弹性控制,从多方向、多角度出发使城市适应各种环境条件的变化,从而保障城市健康安全有效的发展。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是从城市的人为和自然灾害的角度提出的,旨在建立良性的水循环利用系统,将城市的水资源形成良好的管理体系,对城市地下水资源的涵养和城市生态花园的建立以及优化水资源的水质等问题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意义,也是一种高效利用水资源循环的科学措施。

2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市政给排水设计过程的意义

2.1加强城市内部资源与空间利用率

城市人口在逐年增加,人口密度增大,导致城市内部的资源与空间等方面的利用率都有一定程度上的降低,同时在另一方面对城市的健康发展也有着较大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海绵城市理念与市政给排水设计结合运用的过程中,相关的设计人员需要加强海绵城市理念的理解,结合城市发展的现状,合理的运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同时在规划阶段就应结合海绵城市的理念,重新规划设计城市内部的市政排水系统以及建筑的空间,以此来提高城市内部雨水资源及空间资源的利用率,进而推动城市的进步与发展。

2.2加强水资源利用率

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我国大部分的现代城市内部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同时水资源短缺现象对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也造成了影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相关的设计人员需要通过加强海绵城市理念在设计市政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确保通过市政给排水系统蓄水能力的加强,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应提高对市政基础设施维护与保养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进而保障城市能够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下去。

3城市给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

3.1给排水管网设计不合理

城市给排水系统进行全面设计和控制管理的进程当中主要是以排水管网的设计为核心,在排水管网进行规划和设计的时候我们主要是以城市的某一区块与生活中心为主,在工业用水和住宅用水中要取得良性的平衡,在目前的平衡当中我们缺少总体管道的综合设计考量,在大多数的城市给排水的设计当中都是进行模板的设计,没有对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我们应该在给排水的设计中有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思路。

3.2排水系统中忽视对污水的控制

现代海绵城市的市政给排水设计,除了考虑对雨水进行控制、回收利用的设计,也要重视在排水系统中对污水控制的设计。在海绵城市的给排水规划设计中,要加强对排放污水的总量控制,如果失去对给排水系统中的排污总量控制,往往会导致系统失衡,海绵城市系统将不能真正发挥其循环利用的优势。

4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策略

4.1城市路基的排水设计

在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之前需要对城市路基进行排水设计,然后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来加强市政工程的排水能力,对各区域路段的要求应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及时地进行方案调整。在市政工程的道路路基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一定要采用各种措施和手段来保证道路路基的透水性,加强道路路基的排水功能,在大规模降雨的时候避免出现道路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进而影响城市道路的使用,给人们的出行安全造成较大的困扰。针对以上情况可以选用填补技术对城市道路路基进行处理,采用透水性强、性能良好的材料对城市道路路基进行填补,在路基建设完成后,一定要注意路基的质量和稳定性,采用夯实和碾压等手段对路基进行处理,保证城市道路路基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增加路基的透水性。

4.2人行道和机动车道的设计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道路(包括人行道和机动车道)铺设的材料大部分仍采用沥青和混凝土组成的混合材料,这样的材料透水性较差,在大规模降雨的时候,路面的积水不容易渗透,容易造成路面积水,大范围的路面积水会导致交通瘫痪,造成行人出行不便,甚至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和其他安全事故。目前新建或改建的道路项目大多数已把海绵城市理念与市政给排水设计相结合,在路面铺设的时候,采用了透水性较强的材料代替传统的混凝土沥青材料。

人行道和机动车道设计成透水的路面,可以增加雨水的渗透率,减缓雨水径流量,使城市地下水的储量更加丰富,也可以有效的防治路面积水现象的发生,有效地解决了路面积水的问题。结合海绵城市的理念,在道路铺设的时候,路面的表层使用透水性更强的材料进行道路铺设,路面的下层使用非透水的材料进行基础,中间设置隔离层并根据需要设置盲管,雨水可通过盲管收集后统一进行雨水回用,隔离层可防止雨水渗透过程中对路基造成的腐蚀,通过对雨水合理有效地收集与利用实现海绵城市理念的根本目的。

4.3城市绿地衔接部位设计

城市道路的周边通常都有衔接的绿化区域,通过分析海绵城市理念,对这些衔接的绿化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市政系统对雨水的存储能力,提高城市对雨水的利用率,减缓城市雨水的径流量,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并且可以通过对雨水的分流作用,有效地减少城市路面的积水,在降雨量较大的季节,也可以保持城市道路畅通。在城市绿地衔接部分的设计过程中,源头渗透技术可以通过利用下沉式绿地、植被缓冲带和雨水花园的方式帮助城市雨水排放。也可以结合种植草沟、渗透渠和调节塘等渗透技术对雨水进行收集。

结语

市政给排水系统关系到城市的供水和排水,对城市的健康运行非常重要。海绵城市理念是把城市比作一个海绵,对城市的水控制有更好的弹性和抗性。海绵城市的应用减缓了雨水的径流量及雨水管网的负担,有效地降低了城市积水的发生概率,增加了城市的防洪能力和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对雨水也有一定的储蓄作用。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合理应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可以使城市的给排水系统更加的科学合理,能更好的完善生态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杰,李倩.论“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3):121.

[2]张富敏,王卓诚.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9):266-267.

[3]朱永海.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7(9):272.

[4]徐锋.分析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