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对策及实施心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8
/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对策及实施心得分析

余红灿 易斯

宁乡市人民医院 湖南 宁乡 410600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对策及实施心得。方法:将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的7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干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对策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开展针对性护理对策。比较两组满意度;患肢肿胀、活动障碍以及淤血、疼痛消失时间、平均住院的天数;护理前后下肢静脉血流平均速度、PT以及APTT;下肢深静脉血栓治愈率。结果:针对性护理对策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针对性护理对策组下肢静脉血流平均速度、PT以及APTT、患肢肿胀、活动障碍以及淤血、疼痛消失时间、平均住院的天数、下肢深静脉血栓治愈率对比常规护理干预组有优势,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效果确切,可促使患者凝血功能改善,增加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加速患者症状消失和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对策;实施心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深静脉血流异常,血液出现异常凝固,影响血液正常流量和流速,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还可出现肺栓塞,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效果不仅与医生水平有关,而且与护理人员的护理干预密切相关[1-2]。因此,有必要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干预。本研究分析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对策及实施心得,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将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的7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组,针对性护理对策组年龄21-76岁(45.21±2.80)岁。平均体重(61.21± 5.27) kg,其中,股骨干骨折的患者有22例,跟骨骨折4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10例,3例胫腓骨骨折。实施保守治疗的患者有4例,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25例,实施支架外固定10例。男28例,女11例。常规护理干预组年龄22-76岁(45.34±2.21)岁。平均体重(61.65± 5.21) kg,其中,股骨干骨折的患者有22例,跟骨骨折4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11例,2例胫腓骨骨折。实施保守治疗的患者有4例,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24例,实施支架外固定11例。男29例,女10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常规护理干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对策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开展针对性护理对策。第一,环境舒适。为患者安排舒适的病房,通风,保持空气清洁,提高患者舒适度。第二,肢体的护理。抬高患者下肢20~30°(略高于心脏水平),以改善下肢静脉回流。并指导患者进行针对性康复锻炼,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定时翻身,每两小时改变一次体位,减轻下肢静脉压力。避免在膝下垫硬枕、过度曲髋、用过紧的腰带和紧身衣物而影响静脉回流。第三,输液护理。避免在患肢静脉注射刺激性的药物,尤其避免在同一静脉反复穿刺,以减少血管内膜损伤。第四,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多饮水,每日2000Ml以上,多食含维生素较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指导患者戒烟,说明尼古丁可刺激血管而引起血管痉挛,使其主动戒烟。第五,早期康复锻炼。指导督促病人定时做下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如足背屈、膝踝关节的伸屈、举腿等活动,也可行下肢腿部比目鱼肌、腓肠肌挤压运动。每次持续锻炼5-10分钟,逐渐增加运动量。

1.3观察的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度;患肢肿胀、活动障碍以及淤血、疼痛消失时间、平均住院的天数;护理前后下肢静脉血流平均速度、PT以及APTT;下肢深静脉血栓治愈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24.0软件,t、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满意度

针对性护理对策组满意度比常规护理干预组满意度高,P<0.05。如表1.

表1两组满意度分析[例数(%)]

组别

例数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常规护理干预组

39

31

8

30(79.49)

针对性护理对策组

39

38

1

38(97.44)

X2

5.867

P

0.026

2.2下肢静脉血流平均速度、PT以及APTT

护理前两组下肢静脉血流平均速度、PT以及APTT接近,P>0.05;护理后针对性护理对策组下肢静脉血流平均速度、PT以及APTT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如表2.

表2护理前后下肢静脉血流平均速度、PT以及APTT分析(`x±s)

组别

例数

时间

下肢静脉血流平均速度(cm/s)

PT平均测评值(s)

APTT平均测评值(s)

针对性护理对策组

39

护理前

17.41±1.71

10.11±1.71

18.34±1.20

护理后

26.23±5.32

16.21±1.32

34.21±1.12

常规护理干预组

39

护理前

17.68±1.72

10.21±1.72

18.01±1.28

护理后

22.57±2.11

14.21±1.32

30.11±2.21

2.3患肢肿胀、活动障碍以及淤血、疼痛消失时间、平均住院的天数

针对性护理对策组患肢肿胀、活动障碍以及淤血、疼痛消失时间、平均住院的天数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肢肿胀、活动障碍以及淤血、疼痛消失时间、平均住院的天数分析(x±s)

组别

例数

患肢肿胀消失时间(d)

活动障碍消失时间(d)

疼痛消失时间(d)

淤血消失时间(d)

住院的总时间(d)

常规护理干预组

39

7.39±2.21

7.39±2.26

5.68±1.24

5.39±1.04

12.13±2.21

针对性护理对策组

39

5.21±1.21

5.21±1.52

3.26±0.34

3.21±0.43

9.21±1.24

t

6.721

6.745

7.266

6.721

7.311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4下肢深静脉血栓治愈率

针对性护理对策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治愈率更少,P<0.05。如表4.

表4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治愈率分析[例数(%)]

组别

例数

治愈率

常规护理干预组

39

30(76.92)

针对性护理对策组

39

39(100.00)

X2

5.221

P

0.024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害性大,其发生和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相关,需要及时进行针对性护理,以改善症状,减轻疾病的危害[3-4]

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过程中,改变以往的简单遵医被动护理,积极全面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提高满意度,针对性护理充分结合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疾病特点,实施对症护理干预,可通过体位护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并抬高下肢改善血液循环,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的满意度[5-7]

本研究中,常规护理干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对策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开展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显示,针对性护理对策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针对性护理对策组下肢静脉血流平均速度、PT以及APTT、患肢肿胀、活动障碍以及淤血、疼痛消失时间、平均住院的天数、下肢深静脉血栓治愈率对比常规护理干预组有优势,P<0.05。

综上所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效果确切,可促使患者凝血功能改善,增加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加速患者症状消失和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星谭.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手术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311-312.

[2]刘利华,易春燕,代玉娇.综合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心理月刊,2019,14(20):149.

[3]李时安,翁宝珠.无缝隙护理对重症监护室CRRT治疗患者血管通畅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0):154-155.

[4]段威.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综合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0):206-207.

[5]林惠灵,陈春燕.综合性预防护理措施对腹部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9):134-135.

[6]张小莲,郑军玲.PDCA循环护理预防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05):840-842.

[7]曹亚梅,折小兰.干预性护理防止腹腔镜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05):856-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