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活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20
/ 2

幼儿园生活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

傅羽佳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马鞍迎阳幼儿园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生活化是今后幼儿园教育的趋势,幼儿园活动需要站在幼儿的成长规律进行优化。生活教育满足了幼儿成长的需求,在幼儿成长中有着推动和启示作用。基于这样的前提条件考虑,幼儿教育、课程资源需要做好生活化处理,用合适的生成策略保障教育有效性,助力幼儿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生活教育;课程整合

前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面向生活实际才能够展现现代教育应有意义。生活本就是大课堂、大舞台,游戏是幼儿生活、学习的重要载体。基于这样的条件考虑,幼儿园教育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游戏作用、游戏价值。巧用游戏化教学内容,在幼儿园活动中展现游戏优势,完成幼儿能力的综合培养、综合提升。

一、幼儿园日常活动与生活元素的融合

幼儿园活动中,需要不断的反思和考虑教学活动的需求,站在综合、生活、游戏角度出发,确保日常教学能够为幼儿的成长添砖加瓦。教师平时一定要多留心每一个幼儿,这不仅仅局限于各种教育活动,同时也包括幼儿的日常生活。

比如某一次吃午饭的时候,有一个小朋友在喝汤的时候大喊道:啊我的汤里面有贝壳。事实上这是因为今天幼儿园的午饭有蛤蜊汤,很多幼儿都是第一次喝,所以十分好奇。不少幼儿用手抚摸,还有不少幼儿掰开了蛤蜊说:里面还有肉。此时有的幼儿开始联想到,是否还有其他样子的贝壳。幼儿叽叽喳喳的讨论,出现了各种疑问。此时教师就需要带领幼儿一同尝试和参与到贝壳探险当中。

在有了这个问题以后,幼儿对贝壳进行了激烈讨论,不少幼儿说道:我在海洋馆见过活的大贝壳会动的那种。有的幼儿则说道我家里经常吃各种扇贝、生蚝一类的贝壳。此时教师说:刚才大家说了很多,但是不少小朋友其实还是没有见过几次贝壳的,我们怎么帮助其他小朋友了解这些贝壳生物呢。这时候有聪明的孩子就说到:我们可以上网查询,网上东西齐全。在这样的建议下,教师带领其他幼儿一起进行探索,打造趣味性十足的教学活动。这就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生活课堂,这个教育过程本身源自于孩子对于贝壳的好奇心。教师组织幼儿一步步带领幼儿化解问题,了解大自然[1]。启蒙了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索欲望。丰富新颖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学习到了很多知识。生活当中处处都有知识,教师需要帮助幼儿去探索和了解生活中的趣味知识,这样幼儿才能够全面发展。

再比如小班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进行前,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各种蛋的图片、素材甚至是实物。随后将这些素材拿到教师,共同打造蛋的世界。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可以自行讨论和观察这些蛋[2]。幼儿在亲自触碰中发现这些蛋会爬,如果不小心摔掉地上就会破碎。如果温度合适这些蛋竟然能够孵化出鸡鸭。幼儿在照顾蛋的过程中,形成了感情,这种感情对于幼儿来说也是宝贵的财富。

(二)幼儿园游戏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结合

大多数幼儿对于游戏的接收能力是比较强的,游戏所用材料价值并不能体现其作用,游戏所用材料只要能够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就是好的。比如教师在组织幼儿一起打扫班级的时候,一把扫帚幼儿都有可能玩出花样,当成哈利波特当中的魔法扫帚骑着飞行。一块普通的石头,幼儿也能够联想成黄金、白银和其他幼儿玩办家家酒,假装在珠宝商场。幼儿将自己的想象力用在各种各样的材料、事物,赋予这些事物生命力[3]。以上材料再普通不过,但是却能够带给幼儿无限的遐想和乐趣,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与积极性。家长和社区同样也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资源。幼儿教师需要发挥这些教育资源价值和作用,和家长、社区一同合作,做好活动材料的搜集。

不少乡村地区的幼儿园,因为条件原因,通常很难为幼儿提供各种高大上的游戏材料,游戏材料几乎只能用一些十分简单的内容取代。但是幼儿的想法和成年人是不一样的,只要有形状类似的材料,幼儿就能够迸发天马行空的想象。比如很多幼儿都非常喜欢积木,但是有时候会遇到幼儿园积木不够的问题。这时候有的小朋友就会说:老师我的爸爸是盖房子的,他的工地有很多的砖头,我经常用工地的砖头盖大房子。经过幼儿的提醒,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用园区内的石头、木棍制作小房子。特色的游戏材料不仅不会让幼儿产生反感,反而会让幼儿形成强烈的参与积极性。

二、常规教育和日常生活结合

幼儿和他人的互动、交往实际上也可以看做是游戏,是学习的重要过程。幼儿园中的每一个点、线、面都可以发挥教育作用,这需要教师具备足够的观察力,捕捉到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更好的引导幼儿,完成幼儿生活化教育活动。

如很多时候幼儿看完书以后不愿意整理,阅读区书籍堆的满哪都是。看到这样的情形,教师不妨组织幼儿进行一场游戏: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和大家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盖房子小游戏,今天我们的材料不是积木,也不是雪糕棒而是书籍。就让我们一起来把书放回书架、书柜,看一看哪位小朋友整理的又快、又整齐,第一个盖好“书屋”好不好。幼儿听到了这样的要求,纷纷参与其中,迸发强烈热情的同时,顺利把书籍整理好。

结语:生活就是一个大讲堂,教师需要发挥生活化教育作用。在合适的条件、契机下组织幼儿完成知识获取、知识学习,提升幼儿见解和理解能力。当然教师还要合理搭配游戏项目。幼儿喜欢游戏,游戏能够吸引幼儿。教师要把握幼儿发展规律、兴趣点,在恰当的时机开展教育工作,赋予生活教育的价值、教育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洁.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幼儿园语言活动的启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2):231.

[2]魏宏亮.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路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2):4+6.

[3]郭静.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实施路径分析[J/OL].黄河之声,2019(24):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