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23
/ 2

如何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赵永夫

浙江农发澜海实业有限公司 浙江省绍兴市 312300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在人类历史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国家和地区因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城市化模式。特色小镇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一种区域性空间与要素集聚的发展模式,其成长和发展过程是需要社会与经济发展前提的,这个前提不仅包括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性产业集聚方式,还包括社区生活环境、日常生活方式、创业与创新土壤及人才机制、政策导向及地方的历史文化基因等要素。从目前情况看,已经出现了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特色小镇,可谓明目繁多。

关键词:如何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引言

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应借鉴“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与模式,即以人为本、需求导向,打造“智慧”应用,包括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手段,根据不同小镇各自特色和优势资源,通过更加有效和经济的手段,智慧地解决百姓生产生活过程中最迫切的需求。

1确定中国特色小镇发展模式主要考虑的问题和遵循的原则

1.1功能定位

(1)功能定位问题。特色小镇与以经济或技术为主的开发区及传统小城镇在功能定位上不应相同。在土地空间上虽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但它可以是“是镇非镇”,更强调产业和小镇融合的功能,而非产业园建造和景区开发等。然而,目前国内特色小镇多以单一的生产功能为主,部分虽实现了产城功能的融合,但文化创意和旅游功能融合程度不高。一些主要由政府顶层设计的特色小镇,由于固定了功能定位,同时受到政策目标指引和约束,使得设计过于僵硬,缺乏灵活性。(2)功能定位原则。根据特色小镇发展状况和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特色小镇功能定位原则:既不是以城兴业,也不是以业兴城,相对市区而独立,扎根在广阔的城乡间,包含产业集聚、文化内涵、旅游资源、生活设施和社区服务等功能,按照资源和旅游品牌、培育发展支柱产业,建设综合性、多功能、多业态的小型旅游和生态居住小镇。

1.2建设运营

(1)建设运营问题。部分特色小镇未按产业发展和合理居住需求,在布局住宅、商业、公共设施时出现了过度的房地产化,甚至出现盲目拆老街区,盲目盖高楼、破坏生态环境现象。实质是把建设特色小镇看作是拉动经济的摇钱树,借助“科技、文化、生态、农业、旅游”等主题包装吸引社会的眼球。政府主导角色过强,缺乏企业主体作用,有些县、镇政府由于投资不足,无法形成建设合力和资金保障。一些特色小镇建设和投资者是县、镇级政府,一般会采用行政手段代替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要素,忽视产业集聚资源要素,以低价供地,优惠租金税收,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吸引企业,这种单纯的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必须纠正。(2)建设运营原则。从严控制房地产开发,优先发展特色小镇的产业,科学论证特色小镇规划,严格审查产业内容、盈利模式和后期运营方案,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形成建设合力和资金保障机制,强化政府规划引导不过度干预,防范出现假小镇真地产,保持生态安全,保护原生态,实行保护性开发。

1.3特色产业

(1)特色产业问题。特色小镇是“生产、生活和生态”协同的发展平台,有特色优势的产业被看做为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但有些小镇特色产业的集聚效应差,特色优势的产业相对落后。一些由政府主导下的特色小镇往往延续传统化的小城镇造城模式,缺乏特色优势产业支撑,存在着同质化现象。目前有不少小镇在外在形态和发展模式上趋于相似,且旅游型和文化型特色小镇居多。(2)特色产业原则。按《意见》要求,特色小镇特色产业原则:坚持特色产业建镇,立足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挖掘最有基础、最具潜力和最有成长性的特色产业,做强做精主导特色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独特产业生态,真正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一镇一业”和“一村一品”,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双赢。

2特色小镇的创建内容

2.1百姓生活

在百姓生活上,首先应关注完善性,无论是教育、医疗、文化还是商业都要注重完善性。公共服务设施要做到应有尽有,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许多乡村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政府和企业应携手带动村镇发展。智慧小镇中可以建立远程医疗,实行专家在线会诊,为每位村民的身体状况创建电子档案,并进行定期检查。为村民佩戴腕表,将村民的健康指标定期发送到网络数据库。村内居民出行可以设置无人驾驶机动车。在居住环境中可以实行温湿度自动调节,并且可以使用手机对家用电器进行启停控制。

2.2智能建设

在建设上,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现如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高科技产业。例如,教育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引进信息技术,过去的学生点名是由任课教师或班委来进行,如今可以制作本班点名APP,班级学生在APP上进行实名认证,这样使得教学更加便利。在小镇建设上,可以对小镇设置WiFi全覆盖,小镇中的景点门票、住宿、餐饮都可以在网上进行预订,超市、店铺、民宿等也可以用支付宝、微信进行支付。

2.3生态发展

在生态环境上,要时刻谨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进行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都要以保护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生态建设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建筑环境设计宗旨逐渐由“以人为主”转变为人与环境共同关注,倡导绿色设计。在智慧特色小镇中可以建造属于本镇的气象站,并与国家气象局、国家地震局的网络数据库相连,这样进行天气预测时更加精准。智慧小镇中的企业要严格把关,杜绝污染性生产企业。村里大小河流都要设置水文水质监测传感器,尽早发现那些有可能产生污染的水源,并及时对其进行处理。我们要实现特色小镇经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使其至少达到3A级景区以上标准。

3特色小镇的创建意义

①促进智能产业的继承与革新。保护产业多样性,落实科学发展观,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特色小镇与一个地方特有的文化产业、地域环境、人文风貌、材料工艺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研究智慧特色小镇的发展变化,寻求智慧特色小镇建设的决定性因素,为环境设计以及传统文化的继承注入新的思想。③推动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加速创建创新型国家。智慧特色小镇具有“宜业、宜居、宜游”的特点,其作为新经济发展的途径,能够吸引外资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本省产业升级、优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结语

智慧特色小镇要以生产、生活、生态建设为依据,以城市建设、人文特色、文化内涵、自然风景为标准,在规划建设中要注重产业规划、建筑规划、建设运营等原则。智慧特色小镇的创建有利于河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且能够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创建步伐。

参考文献

[1]张凯书,张怡,严杰.智慧园区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J].信息通信.2019(6)::118-119

[2]侯洁如,徐军.丁兰智慧小镇:未来城市生活的新样本[N].中国改革报,2019(005):1-3

[3]刘顺英,高留建,何传龙.特色小镇的配套设施设计-以梦想小镇、云栖小镇规划设计为例[J].园林,2019(1):40-46

[4]卫龙宝,史新杰.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J].浙江社会科学,2019(3):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