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思辨性阅读的开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23
/ 2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思辨性阅读的开展

李彤

福州市仓山区第四中心小学 福建福州 350007

摘要:国内教育的改革持续深入,在语文课中思辨性阅读受到关注,诸多教师开始尝试,将思辨性阅读引入到小学语文课中,借助思辨性阅读,锻炼学生的思维,强化思辨能力,另外教师也要在思辨性阅读中,结合其他资源引导学生展开高效学习。本文分析小学语文课中思辨性阅读的合理实施,希望可以用思辨性阅读的方式,驱动学生在语文课中的学习,从而让学习效果更加理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思辨性阅读

前言:思辨性阅读注重的是对思维的锻炼和提升,在思辨性阅读中,学生可以逐渐形成不错的思辨能力,在现阶段的语文课中,教师要加强对思辨性阅读的合理定位,并借助思辨性阅读,给学生更加生动的阅读体验,在阅读中调动自己的思维,提升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一、小学语文教学需求应用思辨性阅读

(一)教学中运用好思辨性阅读

在以往语文阅读中,教师突出了自己在语文课中的主体地位,对学生思维形成了十分严重的限制,在语文课中学生是十分被动的,只能接受教师讲述的各方面内容,另外是对教学内容展开确定的时候,会进入到比较模糊的一个处境。让学生在语文课中的学习效果下降[1]。思辨性阅读可以缓解语文阅读的这种现象,让学生在思辨性阅读中,思维流量得到提升,学生会处于一个主体的地位,对语文阅读有更多的主动性,并展开有价值地思考。

(二)时代发展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

信息化时代给每个人的生活造成十分明显的影响,阅读活动也是因此改变,很多人已经对阅读失去了良好的耐心,读图时代已经到来。这样人们缺少了自身消化以及知识积累的能力[2]。然而对网络而言,网络信息本就是十分复杂的,若是在阅读中没有良好的思辨能力,就会导致缺少批判的思维,阅读效果也无法达到十分理想的一个程度,甚至会导致学生对语文阅读彻底迷失方向。

(三)提高阅读素养

长期训练下,学生在语文阅读中,会形成速读的习惯以及能力,在面对文章的情况下,学生会自动对文章的头尾先展开阅读,虽然这样可以让回答效果更加显著,但其实对学生而言,没有形成不错的阅读习惯。在语文阅读中,思辨性阅读是被提倡的[3]。因为思辨性阅读可以满足阅读素养方面的长期发展,在语文课中,思辨性阅读是长期被忽视的。

二、做好目标定位

(一)要保持良好好奇心

好奇心驱动下,思辨活动就会更加有效,这也是人类本身的天性。好奇心可以给学生语文阅读的动力,并让学生获得在语文阅读中主动获取的动力,这是思辨性阅读的显著特点。在语文阅读中,学生会产生一些疑问,这些疑问可以让好奇心得到启发,进而让学生在语文阅读中更加主动。

(二)具备探究能力

小学生在接触到新事物的时候,就产生一些探索性的行为,动作、感官以及语言的探索,往往是在探究行为的激发下形成,让学生开始选择性地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掌握,并不断积累自己的知识以及经验。思辨性阅读的实际开展中,学生一开始加入到语文阅读中,主动对各类资料展开利用,经过详细和有效分析,准备展开思考以及表达,这样可以主动加入到讨论中,从而提升自身的理解以及认知。

三、思辨性阅读的开展措施

(一)保证思维的显现

首先,需要让学生积极构建出自身的知识结构。小学生处于成长的阶段,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因此思维导图其实对学生而言,是不错的学习工具。导图可以让知识以一种生动和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学生就会对知识结构形成直观认知,另外是需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支架。因为各方面因素,导致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阅读速度以及深度都是有差异的,教师要对导图展开合理应用,体现出一些隐性的思维,学生要对导图有良好掌握,这样才能将导图这一工具充分运用到语文阅读中,让语文阅读的效果更加显著。

(二)梳理文章脉络

思辨性阅读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思辨性阅读中,思维保持清晰。比如对《九寨沟》展开阅读,在文章中很多的语言是对九寨沟风景的描述,其中有一个段落,是从河谷到山坡进行描绘,若是教师紧急能让学生对文章展开自主阅读,学生是难以对这一段的逻辑进行梳理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景色的描写是按照方位递进关系开展的,从而让学生的逻辑保持顺畅。

(三)逐步深入感触深刻的境界

在语文阅读中,很多的作品语言是表达比较含蓄的,这是一种文学创作方面的要求,也是因为作者本身对读者欣赏能力的信任。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学生本身的经验和知识是比较薄弱的,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不断对文章展开深入理解,并深入到文章中,体会到文中的深刻意境,这样学生才能在文学作品中体会到魅力。

比如对《滴水穿石》展开学习,其中蕴含的是十分深刻的人生道理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注意到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滴水场景,学生一开始想到的就是一些浪费水的现象,在文章中作者所阐述的观点则是不同,可以让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认识到新的道理。再比如《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师要让学生经过对文章的阅读,在故事的背后蕴含着十分深刻的思想情感,教师要让学生对“谎言”这个话题展开深入思考,结合文章的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想法,调动自身的经验以及思考。

结论总之,思辨性阅读是现阶段在小学语文课中受到关注的阅读形式,教师要对思辨性阅读加强重视,借助思辨性阅读的方式,让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充分锻炼,学生可以在思辨性阅读,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提升自身的语言素质,不断强化文学素养,从而让语文阅读的开展更加有效,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参考文献

[1]廖勇,朱廉清,伍啟玲.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基于学生需求的探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34(05):34-37+98.

[2].“学本”促成长 “统编”扬千帆——记牡丹江市小学语文第三届千帆杯课堂教学竞赛活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10):81.

[3]潘胜.“慢语文”理念下小语课堂体验性教学方法探究——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9(29):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