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机车制造 标准工时制定与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27
/ 2

电力机车制造 标准工时制定与应用探讨

黄义 代彬 付卫林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湖南株洲 412001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电力机车制造标准工时定义与制定原则、技术测定法制定程序、标准工时审核与发布、检查与统计分析、变更修订与发布、生产管理应用、工艺改善应用、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机械设备配置应用等。

关键词:电力机车制造;标准工时制定;标准工时应用

引言:标准工时数据是电力机车制造企业生产管理、工艺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机械设备配置等应用的基础依据,科学合理的标准工时在宏观调控和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 电力机车制造标准工时制定

1 标准工时定义制定原则

1.1 标准工时定义:具有平均熟练程度的操作者,在标准作业条件和环境下,以正常的作业速度和标准的程序方法完成某一作业所需要的总时间。标准工时是由完成生产工作的作业时间、作业宽放时间、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以及准备与结束时间等部分组成。

1.2 标准工时制定原则:主要以产品设计图纸、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工艺装备、安全守则、作业环境等为依据,采用技术测定法、类推比较法、经验估工法以及统计分析法等进行标准工时制定。

2 标准工时技术测定法制定程序

2.1 工序、工步的划分。

2.2 制定工时量测记录表。

2.3 时间测量:工步的测时有效值3次及以上;作业速度评定和评定系数在70%≤评定系数≤125%之间。

2.4 数据处理:测定时间偏差比例在筛选后平均值上下限比率±10%之内为有效数据。

2.5 正常作业时间计算:正常作业时间=观测筛选后平均值×评定系数。

2.6 作业宽放率制定:作业宽放率=作业宽放时间÷正常作业时间;组织宽放率取值范围0~4%;技术宽放率取值范围0~1%;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率取值范围0~5.5%。

2.7 标准工时计算:正常作业时间=观测时间平均值×评定系数;

单件标准工时=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准备与结束时间

3 标准工时审核发布

3.1标准工时审核:标准工时实行生产单元级编制、校核、审核和企业级审核、批准。标准工时制定后,将相关表格分别进行生产单元级和企业级审核。

3.1.1 审核表单:表单的规范性审查,审核产品工序工步汇总表、标准工时数据统计汇总表以及工序班组工种汇总表。

3.1.2 审核内容:工序、工步划分是否与工序卡内容、现场作业流程一致;工时量测记录表填写是否规范;测时数据的处理是否满足不超±10%要求;测时数据是否真实有效;宽放率制定是否合理;标准工时计算方法是否正确;标准工时数据统计表和汇总表是否规范;对比结构类似产品分析标准工时合理性;现场抽查数据的准确性。

3.1.3 标准工时审核通过后,由企业工艺技术部门负责人批准。

3.2 标准工时发布:新车型标准工时数据审核通过后,拟定“关于发布标准工时数据的业联”和相关数据汇总表,并将表格进行归纳汇总和存档,同时分单位在办公系统向相关部门进行发布。

4 标准工时检查统计分析

4.1 标准工时检查:标准工时的检查是工时管理的中心环节。各单位应定期或不定期的通过现场数据抽查、作业过程符合性检查等方式对标准工时准确性进行检查。检查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是否能够正确指导现场生产;检查现场作业过程是否符合文件要求;检查作业时间是否与标准工时一致。

4.2 标准工时统计分析:生产管理部门通过报表进行生产饱和情况统计分析,结合生产任务制定生产计划。工艺技术部门对工序实际节拍时间进行统计分析,作为工序功效提升的依据。人力资源部门通过报表进行作业人员日完工工时统计分析,并结合各生产单位年、月、日生产计划作为制定人员需求计划的依据。

5 标准工时变更修订与发布

5.1 变更修订依据:由于产品设计图纸、技术条件以及现场工艺方法、工艺标准出现变更,造成工序标准工时变更超过原数据的±10%;通过现场工艺优化、功效改善,使工序作业效率提升10%以上;车型量产达到一定数量,员工熟练程度提升,工序标准工时降幅超过10%以上时,需要对标准工时数据进行修订。

5.2 工时变更:当上述任意一条满足要求时,生产单位须申请对标准工时进行变更,按照标准工时制定程序重新制定标准工时。工艺技术部门按照标准工时审批、发布流程对变更后的标准工时进行审批和发布。

电力机车制造标准工时应用

1 生产管理应用

1.1 生产计划制定:根据产品标准工时数据编制合理的生产节拍,并制定产品科学的生产计划安排生产。

1.2 生产进程安排:依据标准工时合理地调配和使用作业人员、设备、工具及工作场地等资源,科学组织生产,确保证日、月、年生产进程的实现。

2 工艺改善应用

2.1工艺文件改善:通过标准工时制定规范工艺文件里的工序工步划分、作业步骤、技术要求等工艺内容,逐步推动标准工艺实施。

2.2 工艺方法改善:依据产品的动作时间进行分析,对增值和无效时间进行研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动作浪费,改善工艺方法,提高现场作业效率。

2.3 工艺装备改善:优化和改进现场作业的设备、工装、工具等工艺装备,逐步推动效率高的工具和自动化装备应用,提升产品质量和作业效率,缩短产品生产周期。

2.4 作业研究和时间研究:作业研究的途径是通过作业方法研究生产程序作业标准,通过时间研究优化标准工时,然后用制定的作业标准去培训员工和改进作业,这种研究可以循环地进行的,从而不断地提高生产效率。

3 人力资源管理应用

3.1 劳动定额和薪酬管理应用:

5ea68b3da5e3e_html_351108b7788024f3.png

如上表所示,TSG15X型受电弓-阶梯管加工工序在不同生产批量模式下标准工时如下:

单件生产批量模式:1件标准工时合计为49分钟,平均单件标准工时为49分钟;

小批量生产批量模式:5件标准工时合计为109.8分钟,平均单件标准工时为22分钟;

批量生产批量模式:40件标准工时合计为642分钟,平均单件标准工时为16.1分钟;

3.1.1 当标准工时应用于劳动定额时,需合理考虑准备与结束时间在不同生产批量模式下的时间分摊,使标准工时能准确的反映生产现场实际情况。

3.1.2 当标准工时应用于计时薪酬分配时,需科学考虑不同工序和工种之间难易程度、技术风险等级、物料价值等实际情况,在可控范围内可以实行差异化单价进行薪酬应用。

3.2 人力资源需求应用:生产计划拟定以后,可以根据标准工时计算所需人工小时并折算各工种、工序及各岗位所需作业人员。

3.3 工作绩效评估应用:生产实施绩效工资必须由量化的标准工时消耗来衡量工作绩效,才能公平合理计算绩效工资。

4 机械设备配置应用

机器设备有多少加工能力、负荷状况如何,可依据所加工产品标准工时的作业时间进行计算分析,以作为设备配置的依据。

5 外包产品价格应用

根据标准工时所计算的人工成本,加上材料成本、制造费用等,是外包产品价格组成的主要依据之一。

6 产品定价应用

标准工时可将产品部分的成本计算出来,另考虑其它因素,也可以作为产品定价的参考依据。

结束语

总之,随着现代企业智能制造的推行,对企业管理要求越来越精细化。加强标准工时制定与应用研究,可促使企业科学均衡组织生产、合理配置设备与人员、实现作业员工按劳分配、降低产品制造成本,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傅武雄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7。

[2]工时消耗分类、代号和标准工时构成--GB/T14163-2009/汪志洪、安鸿章、孙义敏著.中国劳动定员定额大典,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