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27
/ 2

研究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

刘苗苗

荣成市人民医院 山东  荣成 264300

摘要:目的:研究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诊治的80例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n=40),一组采用内科保守药物治疗(对照组),另一组进行胃镜下止血治疗(研究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康复指标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关键词:胃镜下止血;消化道溃疡出血;临床疗效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消化道溃疡出血属于上消化道出血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该病发展急,如果缺乏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很容易引起消化道大出血,威胁到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临床可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患者症状,要是传统内科药物治疗缺乏目标性,很难达到理想的止血效果,病症进一步发展会对患者产生更大的危害,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导致患者承受更大的经济压力。胃镜下止血可以弥补了药物治疗的缺陷,其创伤小,操作简单且术后并发症少,可以促使患者更高的恢复健康。本次研究以80例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析胃镜下止血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诊治的80例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n=40),一组采用内科保守药物治疗(对照组),另一组进行胃镜下止血治疗(研究组),收治时间开始于2018年3月,于2019年6月结束。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2.63±5.19)岁;研究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42.58±5.2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药物治疗,利用质子泵抑制剂药物于静脉静点控制出血。研究组进行胃镜下止血治疗,如果患者胃部积血过多,需要先使用生理盐水对积血部分进行冲洗,充分暴露溃疡病灶,随后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果患者病灶呈现弥漫性轻微出血,向病灶喷洒400—1000U凝血酶止血;如果有血痂附着于病灶,在胃粘膜上注射浓度为1:10000的肾上腺素,可以采用多点注射的方式以达到止血目的。如果上述方式难以止血,可以进行电凝止血;如果患者出血面积过大,使用金属钛夹进行止血[2]。出血现象停止后取出胃镜,如果该方式欠佳,应当展开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康复指标,包括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潜血转阴时间以及住院时间。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 SPSS21.0 软件处理,设定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康复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康复指标比较(d,x±s)

组别

例数

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

大便潜血转阴时间

住院时间

研究组

40

1.94±0.82

3.93±1.41

7.11±1.12

对照组

40

3.83±1.26

5.76±2.01

9.69±2.84

t

/

7.9513

4.7140

5.3449

p

/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消化道溃疡出血是临床常见症候群,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溃疡出血以及食管溃疡出血都属于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常会表现出呕血及排便症状。该病发展较快,很容易引发周围循环衰竭造成血容量骤减,进而出现休克。为了抑制病症发展,促使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一定要及早确诊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胃镜检查不仅能确定患者出血部位,还能了解溃疡情况,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进行止血。研究表明,消化道溃疡出血24h内进行胃镜检查可以取得理想效果,可以根据患者出血情况选择喷洒止血药物、电凝止血以及钳夹止血等方式,达到理想的止血效果。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胃镜下止血有更明确的目标,减少不必要的创伤,降低患者生理痛苦。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病症较为严重,很容易出现出血性休克和凝血机制异常等相关病症,对于这些患者应当及时开展外科手术治疗,确保第一时间止血成功。本次研究显示,与内科药物治疗相比,胃镜下止血有更好的康复治疗(P<0.05)。综上所述,胃镜下止血在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治疗中效果理想,可以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甘国强.消化道溃疡出血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效果研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1):36-38.

[2]张咏华,李玲,周佳美.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4):62-63.

[3]唐小玲.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22):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