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血栓形成中的临床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28
/ 2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血栓形成中的临床作用分析

娄焕焕

北部战区总医院 神经内科 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血栓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急性脑血栓患者50例为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25例,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比较,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8.00%;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到急性脑血栓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护理干预效果与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急性脑血栓;临床作用

近年来,脑血栓疾病已出现年轻化的趋势,所以了解相关的知识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急性脑血栓发作往往都是比较突然的,会严重危害到人体的健康,甚至生命,其形成可能是高血压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抽烟喝酒,此外这和工作的压力以及血管的病变都会有一定关系[1]。在急性脑血栓治疗和恢复的过程中要对护理干预予以重视。本次研究将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急性脑血栓患者50例为对象,分析急性脑血栓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

1.1常规资料

本研究将以本院神经内科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5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策,均分为2组,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女病患10例,男病患15例;中位年龄值(63.81±16.72)岁,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7例女病患,18例男病患;中位年龄值(63.85±16.94)岁,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两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与疾病类型)利用统计学分析差异小,P>0.05,符合研究对比指征。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详情如下:

1.2.1心理护理

急性脑血栓患者受疾病的影响,极易出现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据此护理人员应做好心理护理干预,利用专业心理知识来排解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的心情得到放松,树立自信心。

1.2.2体位护理

患者疾病早期,依照其病情实际情况帮助选取功能体位,在充分保障患肢功能位的同时有效预防并发症(例如压疮)的出现,避免不合理功能锻炼加重病情。

1.2.3关节功能训练

为了增强患者的关节功能,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进行指关节以及膝关节训练,护理人员用左手将患者拇指一一分开,随后用右手将患者四指呈握拳状,再将四指分开,通过指关节被动训练可使患者手指的麻木状态得到改善[2]。此外还应进行膝关节运动,护理人员用左手握住患者患侧足跟部,使其脚掌抵住前臂,随后用右手托住患者膝关节,使其弯曲、伸展。

1.2.4口腔训练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进行口腔训练,通过口腔训练来锻炼患者的口腔肌肉与面部肌肉,同时让患者进行舌头活动[3]。其次还应适当锻炼患者颈部,从而帮助患者锻炼咽部的敏感度。

1.2.5语言训练

护理人员通过语言训练可帮助患者进行听、说、读、写相关练习,从张口、发音慢慢过渡到整个句子,每日让患者听收音机,对患者发音予以纠正。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的数据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运用百分号(%)表示,组间差异用t进行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平均值±方差,并运用X2检验,把P<0.05视为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比较,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8.00%;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

表一: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n=25

10(40.00)

7(28.00)

8(32.00)

17(68.00)

观察组n=25

15(60.00)

8(32.00)

2(8.00)

23(92.00)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非常满意6例、比较满意6例、一般满意3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度为60.00%;观察组中非常满意15例、比较满意10例,总满意率为100.00%,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二。

表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例数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n=25

6(24.00)

6(24.00)

3(12.00)

10(40.00)

15(60.00)

观察组n=25

15(60.00)

10(40.00)

0(0.00)

0(0.00)

25(100.00)

2.3神经功能缺损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相当,尽管护理后都有所改善,但干预组改善的程度大于参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三。

表三:两组Barthel指数和NIHSS评分对比(`x±s

组名

Barthel指数

NIHSS评分

时间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n=25)

40.28±13.87

72.56±13.79

11.60±1.84

8.53±1.72

观察组(n=25)

41.03±12.65

90.68±12.88

11.58±1.82

5.87±0.90

t值

0.2463

5.9196

0.0476

8.4469

P值

0.8061

0.0000

0.9621

0.0000

3讨论

脑血栓是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在病人处于安静的环境之中时或是病人处于睡眠之中时发病,初期会伴有短暂性的脑缺血症状。发病之后,会在很短时间内达到病情高峰值,严重情况甚至会出现意识障碍。在急性脑血栓的病症中,以血栓形成脑梗死最为常见,并且会伴有多种并发症[4]。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对于急性脑血栓患者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主要从心理护理、关节锻炼、体位护理、口腔训练与语言训练入手,以充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的肢体功能、言语功能以及吞咽功能等的恢复。急性脑血栓病症具有发病急、恢复慢等特点,且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导致患者发生肢体功能障碍以及言语功能障碍等,这对患者生活质量会有很大影响。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可以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其主要目的是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治疗预后效果[5]。在康复训练实施的过程中,一些患者会由于害怕疼痛而逃避训练,所以在实施康复训练前,护理人员要将具体的训练计划向患者做一解释,并告知患者训练实施后的预期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另外,护理人员应叮嘱家属督促患者完成每日的康复训练计划,并且在患者训练的过程中要予以陪护。本研究中,分别比较两组急性脑血栓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8.00%;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血栓患者中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干预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齐俊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急性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3):222-223.

[2]李美丽,李琴.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22):67-69.

[3]朱艳春,张柏晶.探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患者致残率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2):95.

[4]刘家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4):92-93.

[5]张贤凤.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血栓患者致残率及其NIHSS评分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04):696-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