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28
/ 2

胃脘痛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刘东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道里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0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胃脘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9年5月胃脘痛患者200例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腹痛程度评分、证候积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腹痛程度评分、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由此可见,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脘痛患者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及治疗满意度,改善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脘痛;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观察

胃脘痛作为一种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西医认为胃脘痛属于慢性胃炎范畴,受患者生活习惯影响较大,长期服用刺激性食物会损坏患者胃黏膜[1]。因此,对胃脘痛不可疏忽大意,要及时予以治疗措施。将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到胃脘痛患者中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方法

1.1基本资料

于2015年7月-2019年5月间选取200例我院收治的胃脘痛患者参与本次研究。随机平分后观察组50例患者中包括29例男患者,21例女患者,年龄平均为(39.2±5.3)岁(33-52岁);病程平均为(5.2±1.6)年(3-8年)。对照组50例患者中包括31例男患者,19例女患者,年龄平均为(39.5±5.1)岁(33-53岁);病程平均为(5.5±1.4)年(2-8年)。两组基本资料中各项内容相比较,存在良好一致性,能够对比研究(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进行治疗。

1.2.2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取中医治疗,如下:

中药方剂:12g生地、15g太子参、12g枳壳、15g厚朴、12g生白术、10g麦冬、20g生山药、10g郁金、8g柴胡、15g香附、15g黄连、10g丹枳壳[2]。上述药物用水煎服,每天早晚各1次。

(1)胃阴亏虚型:加服玉竹冲剂,一天两次,每次1袋。

(2)肝胃不和型:加服香砂平胃丸,一天三次,每次9g。

(3)胃阴不足型:加服沙参15g、麦冬15g、生地15g、玉竹15g。

(4)寒凝停滞型:加服十香止痛丸,一天两次,每次1丸[3]

1.3数据统计分析

本组研究所得的全部数据均采用美国公司研发的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与分析,均数±标准差(5ea7f30fccfe7_html_9428e09b9d7ec93.gif ±s)表示计量材料,并执行t值检验,百分比(%)用来表示组内的计数材料,并实施卡方(X2)检验,最后的组间结果以P<0.05作为检验具有统计意义的评判标准。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中,20例患者显效,40例患者有效,40例患者无效,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患者当中显效患者50例,有效患者40例,无效患者10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P<0.05,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见表1)。

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

对照组(n=100)

20(20.00)

40(40.00)

40(40.00)

60(60.00)

观察组(n=100)

50(50.00)

40(40.00)

10(10.00)

90(90.00)

2.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

对照组100例患者中15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35例患者基本满意,50例患者不满意,治疗满意率为50.00%;观察组患者中55例患者非常满意,40例患者基本满意,不满意患者5例,治疗满意率为95.00%,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P<0.05,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见表2)。

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n%]

组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治疗满意率

对照组(n=100)

15(15.00)

35(35.00)

50(50.00)

50(50.00)

观察组(n=100)

55(55.00)

40(40.00)

5(5.00)

95(95.00)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症候积分变化

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症候积分对比无明显差距,P>0.05,但在接受治疗后,两组的积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组间比较显示P<0.05,差异存在统计意义(见表3)。

3 对比两组患者的症候积分变化5ea7f30fccfe7_html_d3801d611e58c749.gif±s,积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100

22.18±5.47

13.42±5.17

观察组

100

21.97±5.52

8.02±5.34

2.4两组患者腹痛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腹痛程度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下降,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间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4)。

4 两组胃脘痛患者治疗前后腹痛程度改善情况5ea7f30fccfe7_html_d3801d611e58c749.gif±s,分

分组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100

6.38±1.17

2.05±0.64

对照组

100

6.59±1.20

4.30±1.01

3讨论

胃痛,又称胃脘痛,为中医病证名,指上腹部胃脘处疼痛为主的症状。《素问》称:“胃脘当心而痛,”《寿世保元》称“心胃痛”。历代医家又有“心腹痛”、“心痛”、“心下痛”等[4]。胃脘痛的病位在胃,多由饮食不节,嗜食生冷,或忧思烦恼怒等因所致气机不畅,从而导致胃的病变。然胃之受纳,腐熟及消化功能,又要依赖于脾气的运化,肝气的疏泄,与肾阳的温煦,故胃脘痛一症也与脾、肝、肾的病变有关。西医学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脱垂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范畴[5]。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胃是主要病变脏腑,常与肝脾等脏有密切关系。胃气郁滞、失于和降是胃痛的主要病机。治疗以理气和胃为大法,根据不同证候,采取相应治法。针对胃脘痛患者临床上通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改善患者不良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水平。

本次研究显示: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症候积分对比无明显差距,P>0.05,但在接受治疗后,两组的积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组间比较显示,P<0.05,差异存在统计意义,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腹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胃脘痛患者中采取中西医治疗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满意度,改善腹痛程度,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俊杰,马仲颖,王树国.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案[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04):84-85.

[2]左军芳.脾胃气虚型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评价[J].心理月刊,2020,15(03):76.

[3]程国伦.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临床观察研究[J].名医,2020(01):13.

[4]冷巧霞.柴胡疏肝汤合平胃散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1):175+178.

[5]楼茜欣,唐梅文,唐燕,覃深.临床常见胃脘痛中医治疗浅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6):27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