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 渗沥液处理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29
/ 2

垃圾 渗沥液处理对策研究

李少霞

菏泽市于洼垃圾处理有限公司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生活垃圾总量增多,结构组成日益复杂,尤其是大量厨余垃圾的存在,给垃圾处理工作造成较多麻烦,为避免生活垃圾造成环境破坏隐患,展开有效的垃圾回收、处理工作必不可少。科学合理处理垃圾渗沥液,不仅能够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而且也可以改善人们生活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是对渗沥液处理进行探讨,首先分析渗沥液的来源,然后提出优化策略,以期能尽可能的减轻渗沥液对环境安全造成的隐患,达到减排或无害化的目的。

关键词:垃圾渗沥液,卫生填埋,垃圾处理

目前,卫生填埋仍然是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最常用的处理技术,而在卫生填埋中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既影响填埋场的安全运行,也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是填埋场环境因素的重要控制对象。国外垃圾渗沥液处理工艺已经比较成熟,渗沥液处理工艺主要采取预处理+生物主体处理 (厌氧、缺氧、好氧等)+物化深度处理(吸附、反渗透、催化氧化等)的组合工艺。北京某典型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处理工艺是调节池+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硝化池+反硝化池+膜生物反应器+纳滤+反渗透。垃圾渗沥液处理的主要难点有:①有机物含量高,且含有大量有毒和大 分子有机物;②氨氮含量高,实现有效彻底的脱 氮困难;③水质水量的巨大变化增加了稳定达标排放的难度,不同季节不同场龄的渗沥液水质水量相差巨大,这对处理工艺的选择和运行带来了挑战;④处理工艺复杂,处理成本高。目前的渗 沥液处理厂,为了实现达标排放,除了采用组合工艺外,往往采用以纳滤或反渗透为主的膜处理工艺作为最后的深度处理,造成渗沥液处理成本长期居高不下。

1 渗沥液来源概述

渗沥液的产生主要是由垃圾在堆放或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使垃圾中原含有的水,自然降水,垃圾降解反应生成的水等混合在一起形成的。经过对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实地调研,其渗沥液可能的来源有:

1.1 垃圾自身含水

生活垃圾中的主要组分包括塑料、纸、厨房垃圾等,这些垃圾本身含有或包裹的水分。是渗滤液的主要来源之一。

1.2 自然降水

直接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它也是渗滤液产生的重要来源之一,降水强度、降水量、降水频率、降水持续时间等与垃圾渗滤液的产量具有极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1.3 垃圾降解反应生成的水

生活垃圾中大量的有机组分,在经过卫生填埋后,在填埋场内部经厌氧、好氧分解产生的水分。这一部分水分是影响垃圾渗滤液各种理化性质的主要部分。除了以上三种来源外,渗滤液可能的来源还包括:垃圾车清洗水、除臭风炮喷洒水、除尘水车、填埋场处理机构生活用水、以及沼气发电厂产生的水及水汽等,这些来源水量虽少,如果处理得当,也能缓解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压力。

2 渗滤液减量措施和建议

2.1 完善雨污分流和雨水收集导排系统

加强对覆盖膜的精细化管理与维护,确保雨污导排正常填埋场在设计阶段对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选用《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技术规范》CJJ150-2010中推荐的公式,该公式忽略了垃圾自身高含水的巨大贡献,据此设计和建设的渗滤液导排系统排水能力往往偏低,相应的处理设施处理能力偏小,在运行阶段对雨污分流的重要性估计不足,导致目前填埋场缺乏有效排水途径,雨污分流效果差。因此,应充分结合填埋场地形条件、所在位置的水文地质条件、气象资料、填埋垃圾组分等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填埋库区,按规范设置排水沟、截洪沟,减少地表径流进入填埋库区;完善填埋区内雨水收集导排系统,按规范做好垃圾作业面覆盖,加强对覆盖膜的精细化管理和维护,优化垃圾作业面雨污分流体系,提高雨污分流效率,最大限度减少渗滤液产生。

2.2 规范填埋作业方式,尽量缩小作业面面积

严格按规范进行填埋作业,确保垃圾均匀压实,防止由于基础沉降、硬物撞击、尖锐物穿刺等原因导致覆盖膜撕破、断裂、穿孔;严格按照填埋的不同阶段适时覆盖,尽量缩小作业面面积,减少垃圾暴露时间;严格控制作业面过大,非作业面覆膜不及时等现象。

2.3 控制进入填埋场垃圾的含水率,在源头上削减渗滤液产量

据了解生量根据生活垃圾填埋组分监测数据,厨余垃圾约占生活垃圾总量的52%,这些高含水率的“厨余垃圾”进入填埋场,等同于向填埋场注入大量水分。因此,鼓励通过垃圾分类收集,尽量将餐厨垃圾、大型农贸市场的果蔬垃圾等从垃圾收运系统分离,减少渗滤液产生量。此外,严格控制进入填埋场垃圾的含水率,应在垃圾收运中转环节对垃圾进行适度压缩排水或脱水干化预处理后再进行填埋处置,尽可能在源头上削减渗沥液的产量。

2.4加快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

据了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产量每日可高达4000-5000余吨,现有的渗滤液处理设施设备的处理能力与渗滤液产量严重不匹配,行业主管部门应尽快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编制渗滤液综合减量方案,并开展渗滤液产量及配套调节处理能力的评估,加快渗滤液处理设施的建设,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新建或扩建渗滤液处理设施期间,应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做到渗滤液的有效处理。

2.5加快生活垃圾其他处理设施的建设

生活垃圾填埋场库容已经接近饱和,并且随着填埋场投入实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填埋场堆体内渗滤液存量大,长期导排不畅,无法导排的渗滤液淤积导致渗滤液水位升高,已经严重到影响垃圾堆体的稳定性及填埋场安全运行。为了彻底的解决这些问题,建议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生活垃圾其他处理设施的建设,加快内垃圾焚烧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厂等处理设施的建设进度。使得生活垃圾填埋不再是唯一的选择,才能从根源上真正解决渗滤液产量过高与渗滤液处理能力不足的矛盾。

由于渗沥液组分复杂以及不稳定性,技术要求高,采用膜工艺可以有效保障出水水质,但是由于其投资和处理成本高,完全依赖膜工艺也是目前经济状况所无法承受的。合理的处理工艺 是充分发挥每个工艺的特点,结合生化工艺的潜 力,在保证出水水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处理成本。如果通过生化工艺可以直接实现渗沥液 污染物的高效去除,会极大地降低后续膜工艺的处理压力,大幅度降低处理成本。新型高效生化 处理工艺将是破解渗沥液处理难题的关键和未来 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肖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的控制及处理方案探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06):35-37.

[2]傅福金,蔡明亮,刘明华.垃圾渗滤液的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现状[J].广州化学,2018,43(02):80-84.

[3]陈磊,闫志强.垃圾分类对渗滤液减量的影响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12):184-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