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时代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共享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01
/ 2

共享经济时代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共享途径

韩秀媛

正元地理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1

摘要:近年来全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跨界融合,技术日新月异,催生出成千上万家测绘地理信息企业。这些企业的市场交易活动频繁,服务需求日益旺盛。为实现测绘地理信息共享,应从国家顶层设计、加强标准化测绘技术支撑、打造共享平台、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共享经济发展。

关键词:共享经济;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共享

1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共享的现实要求

测绘科学的发展进程经历了模拟测绘、解析测绘、数字测绘和信息化测绘,现在已经大跨步地迈进了智能化测绘的时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有效推动了测绘事业的发展,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早已成海量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海量数据的有效利用和信息的互联已经对测绘成果的共享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如何有效避免重复测绘已经是摆在了全体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人面前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共享经济的浪潮扑面而来,“提倡使用,不鼓励占有”的共享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使用成果创造价值,成果共享带动产业创新”也必将成为带动测绘地理信息产业进行技术革命的又一重要引擎。5G的到来大大加速了万物互联的脚步,万物互联已经对诸多产业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尤其在全国国土测绘系统全面融入自然资源管理大格局下,国土资源数据在跨部门互联和共享中的本底作用日益突出[1]

2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共享面临的问题

2.1测绘成果共享机制缺失

我国尚未全面建立测绘成果共享机制。国家层面上,国土、城建、交通、海洋等行业与测绘行业各自为政,测绘基准、技术要求、数据标准不统一,成果质量不均等,造成测绘成果数据共享流通不畅,财政资金从不同的行政部门重复投入,重复测绘;社会层面上,各企事业单位为满足自身建设和管理的需要,自筹资金组织施测,缺乏有效的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协调,造成同一地区不同单位重复测绘现象,资源浪费严重。

2.2测绘成果汇交制度执行不彻底

测绘成果汇交制度作为数据共享的基础,其目的是加强测绘成果的管理,有效地避免重复测绘,保证测绘成果的合理利用,提高测绘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现实中,全面开展测绘成果汇交工作的省级行政管理部门不多,即使执行汇交制度的省份,政策落实也不够彻底。据统计,测绘成果档案汇交工作做得较好的广东省基础测绘成果汇交完成率不足50%,非基础测绘成果汇交工作几乎未落实。

3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共享的途径

3.1加强顶层设计,创新行业管理机制

测绘成果关系到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性、法定性和公益性。国家应该加强机构设置和政策制定的顶层设计,消除利益壁垒,推动资源整合,增强测绘成果数据的流通性,打造跨部门测绘信息资源共享格局。2018年,国家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组建自然资源部,不再保留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职责中就有“对自然资源进行统一调查和确权登记”的要求,这会大大促进测绘地理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有效避免盲目建设和资金重复投入。创新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管理机制,释放制度红利,推动共享型创业创新。国家测绘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共享管理办法,让空间数据的共享进入法制化轨道,规范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交换和共享行为,使行业内抱团取暖,让共享型产业创新发挥巨大能动力。据统计,浙江省、黑龙江省、青海省、四川省等少数几个省份已经制定了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管理制度,多数省份尚未出台相关制度[2]

3.2加强标准化测绘,提高测绘数据的统一性、通用性和可转化性

数据互联共享的技术支撑是数据的通用性和可转化性,为做到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有效衔接和转化,2017年由原国家测绘与地理信息局修订编制《测绘标准体系(2017修订版)》,测绘标准体系按信息、技术和工程等多个视角对测绘标准进行分类和架构,共包含“定义与描述”、“获取与处理”、“成果”、“应用服务”、“检验与测试”和“管理”共6大类36小类标准,每一个小类标准包含若干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6大类标准之间相互关联,从而构成一个覆盖整个测绘领域的结构化、系统性和可扩展的标准体系。应该鼓励测绘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手段和数据处理模型的多样性,但是必须严格要求数据成果标准和管理标准的通用性和统一性,例如广东南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iData数据工厂数据生产处理平台兼容多种数据格式,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又如自然资源部下文要求2018年7月1日起全面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旨在推进测绘基准的统一和国土资源数据应用与共享,切实提高测绘地信息数据在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本底作用[3]

3.3建立测绘数据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平台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保障多方面公益建设与服务特性,如产业内企业资源信息共享问题、融资问题等;政府可通过出台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使用各种金融工具为产业集群服务。平台不是类似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依靠财政资金始终提供保障的组织,运营方要不断加强平台的市场化运营体制机制探索,以互联网为媒介,以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为链接,走共建共享模式,整合测绘地理行业传统商业类型,打通地理信息产业链上的各种市场渠道,建立全新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新型互联网商业组织构架和运营模式,有效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延长测绘地理信息小微企业生命周期。平台通过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企业及其相关角色提供长期增值价值,让行业受众与用户不断地享受相关服务及其所带来的便利等,保持平台粘性,体现稳定运行价值。

建立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资源整合的互联网产业服务平台,让平台用户看到的不是一个个工具或孤立的服务系统,而是对称透明信息,获取的是整体服务,避免了需求与服务被碎片化,服务更有精准度,管理更具扁平化,资源要素配置能得到市场化自由流动与充分利用。①检验检测以及各类测试服务的便捷化成为可能,行业供给侧质量实现有效提升;②通过平台整体的精准对接服务,产业链上各类企业的业务流程可弹性化重构,成本大大降低,也避免了同质化,缩短了各类需求高质量匹配的时间,企业更专注技术创新和服务定制化,各种潜能资源得到增值;③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主管部门和产业协调服务人员有了便捷化综合服务平台,使及时监管与服务变得稳定常态,效率得到大幅提升;④测绘地理信息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可自由提供专业化技术服务,提高了业内人才的专业价值度;⑤其他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各类资源也能参与到市场中来,资源要素在市场上得到合理配置,物物连通更加快捷。

3.4科学定级,明确边界,确保涉密信息安全

确立成果共享与保密工作的关系,科学制定测绘成果密级划分标准,明确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共享范围边界,例如涉密基础测绘成果、无人驾驶高精度地图、基于倾斜摄影形成的三维地图等,都是不能公开的测绘成果。建立共享地理信息数据安全审查机制,定期开展安全保密检查。

结束语

现代共享经济的最大特征就是以移动互联网为途径和传播手段,将海量社会分散资源重新有效调配和利用,以共享的方式让参与者受益,避免了产品和服务的闲置,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社会整体创新活力。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以海量数据的形式呈现分散重复采集的特征,与已发展成熟的共享经济资源特征高度相似,具备共享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平台+参与者”的基础潜力。

参考文献

[1]库热西•买合苏提.测绘地理信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报告(2016)[G].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2]乔云刚.对大数据时代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0):52-53.

[3]滕洁.测绘成果档案汇交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档案,2016(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