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当前阶段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应对现实问题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08
/ 2

浅议当前阶段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应对现实问题的方法

张望东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经济学院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1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一直寻求经济发展态势上的稳中求进。而在国内外环境的双向压力下,如何保证国内经济的稳定,又如何从下行的走向中找到发展的新突破点。是对我国新形势下宏观调控政策的一大挑战。

当前阶段,基于国家思路,新时代下宏观调控政策的相关研究较多。在宏观政策规划角度上,祝宝良(2019)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指出,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是逐步显现的,应着眼于长期。何自立(2019)认为,在战略机遇期,我国宏观调控应坚持短期与中长期配合。苏剑(2019)认为,将需求质量同长期经济增长理论结合,将供给管理同短期宏观调控结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在具体政策建议上,苏京春(2019)认为,宏观调控抉择应符合“最具针对性”原则。宋瑞礼(2019)认为,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政策,应当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刘伟(2019)认为,具体应做到宏观调控重点由需求侧转向供给侧,其次应保证调控的“松紧适度”,还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保持微观主体活力。

结合已有研究,对于现阶段宏观调控的认识,主要集中于时间上的长效,方法上的供给端改革,及实施上的准确适度。在具体制定宏观政策时,一方面需要把握上述三点方向,同时需要注意部分现实问题,本文将进一步以国内外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时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为例,简要提出三项建议。

政府配置资源以市场配置为前提

宏观调控应当建立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前提下,过度的政府干预行为极易导致资源错配。

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力财权划分的特殊性,及我国资源地域分布的不均,决定了我国在资源配置方式上的特殊性。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在出口导向经济的背景下,劳动力力资源于资本的结合,只可能发生在海运交通便捷、成本最低的广大东部沿海地区,进而引起了大规模人口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南沿海地区。时至今日,东部沿海地区成熟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仍不断吸引资源的聚拢。

我国人口与资本的过度集聚是本国市场与国际市场规律下自然形成的,这一现象从经济层面来看,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将劳动力同资本、技术等要素配置在基础设施成熟,区位优势显著的地区,显然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在市场配置下的由资源自发流动形成的资源地域配置不均,是符合经济规律的。而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极有可能是由于政府过度干预造成的资源错配引起的。

以我国中西部城市的城市规划为例,中央政府追求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公平”,即GDP增速与总量上的标准差异不可过大。此类目标,忽视了各地资源分布,及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成本差异。地方政府为实现GDP目标,在本地新建项目、工业园区的行为,在我国三四线城市屡见不鲜,由政府强行配置的资金往往难以实现其本身的目的,形成了资源的错配。

政府出于社会公平,甚至资源配置更有效率的目的过度干预市场的行为,会带来一定的反作用,资源错配带来的效率损失,是当前经济发展中没有必要产生的。因此,明确政府宏观调控的前提,政府干预一定要在市场配置的基础上进行。

二、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行

宏观经济学主要解决两大经济问题:经济周期问题及经济增长问题。

宏观调控即是对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调节与控制,通过逆周期调节使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相匹配。而经济增长问题是指在长期内如何实现潜在产出的增长,即通过技术、资本的改进与投入变化,从供给侧进行结构性调节,提升社会全要素生产率,抬高潜在产出。

传统的需求侧管理政策,以凯恩斯理论为前提,通过财政与货币等手段减少需求端成本以提高需求。短期内,无论是减少征税,或是降低利率,都可显著刺激消费与投资,以达到政策目的,使经济运行短期内得到平衡。但长期由减税带来的高需求,必定会随效用的递减而减少,而由降低利率带来的投资会加高金融杠杆,带来难以想象的高风险。经济增速的减缓,制造业的疲软,房地产业的虚假繁荣,过高的金融杠杆等问题,并不是经济系统自发产生的周期性问题,而是由单一的需求侧刺激造成的长期经济问题。

因此解决短期经济波动,采取适当需求侧管理手段的同时,必须配合供给侧管理。供给侧管理同样可以采用财政、货币等政策手段,以实现生产端技术的创新、成本的节约、生产率的提高。实体经济的疲软,严重制约经济增长的速度,也难以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当前,无论是对中小企业的普惠性减税,还是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补贴及税收优惠,都从供给端为我国制造业注入活力,创新和投资上的支持,对我国经济长期经济增长大有裨益。回到短期,由供给端活力带动的经济增长是扎实的,在此基础上对需求侧的刺激手段可以将负面效果降到最低。

三、宏观调控及时适度

以美国金融危机复苏为例。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进而引发严重的社会性金融危机。出于重振美国经济的意图,美国政府出台多项调控政策。财税方面,减税1500亿美元,到投入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此类法案皆从需求侧管理角度出发,以减税为核心思路,面向广大中低收入纳税人,刺激其在特殊时期的需求。在货币角度,美国及时果断大幅降息。危机爆发后,美国的反应及时,宏观调控政策多元到位,多种手段精密配合,财税政策以减税为主,规模大,目标明确,直接达到刺激需求的目的。金融方面不拘一格,摒弃传统做法,直接采用最有效的手段控制流动性,避免金融风险进一步扩大。

对比20实际60年代至90年代中美贸易摩擦时期,日本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宏观手段差强人意。“广场协定”后,日元大幅升值,而日本政府却未能有效利用日元升值带来的贸易优势,放任贸易摩擦继续升级,相反由日元升值带来的虚假繁荣,使得日本国内,尤其是房地产行业泡沫急剧扩大。面对经济的过度膨胀,日本政府并没有足够信心刺破泡沫,在长期宽松的国内政策下,让危机继续加剧。日本政府面对潜藏危机的处理犹豫不决,而日后的政策又用力过猛,增加了危机的破坏力。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一方面面对经济增长的压力,另一方面国际贸易形势也受到外力冲击。这一形势下,我国政府是否能合理、及时应对危机,无疑是对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一大考验。

我国步入新时代以来,需要加快确立与全新经济形势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政策及一系列相关财税、货币、价格等政策制度。同时,新的宏观调控政策将面临新的问题,亟待新的制度解决。在理论与实例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政府走过的路,宏观调控需要重视市场与政府在配置资源上的分工问题、长期经济增长与短期经济周期问题、宏观调控的时机与规模等问题,在实现宏观调控各个环节协调有序、及时有效、激励相容的基础上,可发挥出调节经济的最佳效能。

参考文献

[1]王璐. 宏观调控应着眼于中长期[N]. 金融时报,2019-07-15(009).

[2]何自力. 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N]. 经济日报,2019-07-03(015).

[3]刘伟. 立足高质量发展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N]. 经济日报,2019-06-06(015)

[4]苏剑. 创新宏观调控体系旨在刺激优质需求[N]. 中国经济时报,2019-06-27(004).

[5]苏京春,王琰.美国二战后六轮减税的逻辑及演进中的宏观调控——兼论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宏观调控抉择的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8(04):38-50.

[6]宋瑞礼.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调控新体系[J].中国经贸导刊,2019(11):49-50+62.

[7]卢岚,邓雄.次贷危机与宏观调控政策:对美国政府应对措施的研究与启示[J].投资研究,2009(07):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