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作物栽培科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1
/ 2

浅析作物栽培科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彭丽

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云南 ·香格里拉 674400

【摘要】长时间以来,作物栽培技术都是促进中国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中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作物栽培技术的水平越来越高,进而给中国农业生产带来比较强的技术支持,提升了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在这个基础上,论文分析了作物栽培技术的特点,并且详细探讨了作物栽培科学在农业生产过程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作物栽培科学;农业生产;应用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Crop Cultivation Scienc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ENG Li

(Diqing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National Minority Vocational School, Shangri-La, Yunnan, 674400, China)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crop cultivation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the level of crop cultivation technology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which brings strong technical support to ou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improves the quality and yield of crops.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op cultivation technology, and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application of crop cultivation scienc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ocess.

Key words: crop cultivation scienc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pplication

1 引言

自古以来,农业都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农业活动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除此之外,它也给农民增加收入,推动农村发展带来了强有力的保障,其有助于提升农民生活水平[1]。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国,随着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越来越快,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不断发展,特别是农作物栽培技术方面。它在农业生产过程当中得到了普及和应用。

2 作物栽培技术的特点

2.1 季节地域性 农作物的栽培受季节和地域环境因素影响很大,针对于农作物生长季节而言,农作物的种植需要一定的条件,作物的种植一般选择在春季,并且需要有足够的阳光、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2]。倘若基本的种植因素不达标准,作物的生长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为此,农业种植者应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合适的种植季节。而就农作物的地域特点而言,中国幅员辽阔,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较广,不同地区对农作物的种植要求不同,因此,农业生产者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地域特点进行农作物的培育,并且在作物的栽培过程中要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适合的农作物品种。

2.2 系统连续性 由于新时期人们对农作物的产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之农业耕种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也具备了连续性的特征,同一耕地上农作物上下茬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为此农业生产者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下茬作物的生长特点、合理规划促进农作物生长的连续性。此外,由于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的影响来自多方面,如农作物自身品质、生长环境和人为因素等。因此,农作物的种植技术也具有系统性较强的特点,相关人员在种植技术的使用上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

2.3 土地依赖性 新的历史时期,虽然中国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尤其是无土栽培技术的成功研制,但是由于该技术还未普及应用,农作物的种植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依然较高。耕地的土壤结构对农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是农作物种植的载体和基础,耕地土壤可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水分和养分,为此农作物的种植栽培技术对土地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3 作物栽培科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1 模式化栽培技术 每种作物都有它独特的栽培方式,举个简单的例子,大蒜的栽培技术。大蒜是一种需求量比较高,并且有很高的食用价值的农产品。同样是种植大蒜,为什么有些人就能够种植的很高产呢?首先是需要有良好的土壤,能为他提供足够的肥料,最好是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优良的砂质土壤。在前一些大蒜收获以后,需要立马把土地清理干净,并且是一些钙镁硫肥,然后对土地进行深翻。接着需要精选种瓣,在选择的时候最好选那些头大瓣大整齐的蒜头,千万不要选择那些霉烂虫蛀,破碎的蒜瓣。在选择好蒜瓣之后,还要适时的去进行播种。最好的播种时期是让植株在越冬前可以长到5~6片叶子,这时候植株会有比较强的抗寒能力,能保证他们在冬季不会被冻死。除了选择播种时期以外,还要对蒜头的播种密度进行合理的设计,以及在播种的过程中还要遵守适当浅栽的原则。只有做好这一系列的工作,才能够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2 地膜覆盖技术 地膜覆盖在农业生产中运用非常广泛,因为地膜的覆盖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从而保证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目前地膜覆盖技术在作物栽培过程中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地膜覆盖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是,地膜覆盖的时间,覆盖的方式等。比如说有一些比较干旱的地区,可以通过地膜覆盖,让土壤能够更好的固足水分,保证作物的生长。还是举大蒜的例子,大蒜地膜覆盖之后,大蒜的产量明显增多。这就是因为覆盖的地膜,对大蒜的生长环境进行改善,从而帮助大蒜更好的发育。在大蒜盖地膜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盖的地膜紧贴地面没有缝隙。当然地膜覆盖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如果地膜没有清理干净,就很有可能造成土地污染,也会影响生活环境,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地膜覆盖技术更好的应用,保证农业的高产。

3.3 增加农作物多样性

农作物的多样性对中国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农作物的品种较为单一,农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粮食的稳定供应。而新型农作物栽培技术的使用,可有效增加农作物的多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对粮食的多样化生产和深层次加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农业生产人员应综合利用栽培技术,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多样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此外,农业生产技术人员通过创新性作物栽培技术的应用,例如作物生长模拟技术的创新应用,可实现对农作物品种的优化和改良,使农作物在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也兼具营养价值,是新的历史阶段下,提高农作物品质,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稳定最主要的手段。同时,针对农业种植户而言,作物生长模拟技术和实现农作物的科学培育理念,通过该项技术可调节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而调控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以满足农业生产动态化的需求。

4 结语

将作物栽培技术应用于中国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满足人们对农产品需求的同时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同时,采取科学的种植方式,改善耕地质量和环境质量,从而保证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以,要全面提高对作物栽培技术的认识,并加强对作物栽培技术的有效推广,使农业生产者能够尽早掌握相关技术,从而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将国家的有关政策落到实处,为中国的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金荣.浅谈我国作物栽培技术的进展[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8(1):16-18. [2]邓建平,葛自强,顾万荣.中国作物栽培科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19(12):17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