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探究古代经典文化的桥梁——文学载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1

寻找探究古代经典文化的桥梁——文学载体

郑楠

西北工业大学启迪中学 陕西咸阳 712000

古代经典文化如同浩渺云烟,亦如苍穹繁星,精彩纷呈,魅力无穷,想要探寻它的秘境,总觉得无从探入。在学习完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苏轼的《赤壁赋》后,我略有心得,那就是寻找情感主旨的载体,以此为切入口探究经典文化。

载体,在文学作品中指的是能够表现作者某种情感或思想的意象或事件。例如人们读到“月亮”就会想到思念之情;说到“梅兰竹菊”就联想到作者高尚的品德;看见“折柳”就表达依依惜别之情……一个人的情感和思想,总是摸不着看不见的,那如何将这种抽象的事物转化出来,并让读者产生共鸣呢?这就需要文学载体来借以表达。

我将以苏轼的《赤壁赋》为例,谈谈我的心得。

仕途坎坷,命运多舛的苏轼,在一个个挫折中,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和超越,终于在多个领域留下了不可估量的财富,《赤壁赋》这篇散文,一直是经典中的经典,是苏轼思想成熟的标志之一。阅读时,我们可以抓住“月”的描写,以“月”为载体,探究苏轼的内心世界。

本文从头到尾有大量关于月的景色描写,根据内容可以归纳为“现实之月”、“历史之月”、“哲理之月”;每一部分的“月”承载了作者不同的情感。

“现实之月”中诗人写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描绘了此时此刻,月下赤壁清幽宜人,柔和的风缓缓而来,在这良辰美景中作者放下白天的劳累,忘记仕途的坎坷,心情愉悦,于是有了“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超然之感。我们在欣赏月色的同时,就感受到了苏轼来到黄州三年后的内心释然之感。

“历史之月”中,作者回顾了曹操当年南下东吴的雄壮场景。通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携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来感慨,即使叱咤风云的英雄,在历史的洪流中也难觅踪影,和永恒的月亮比起来,我们人的一生是何其的短暂而渺小。“月”就是失落悲观之感的载体。

“哲理之月”中,苏轼说“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借月亮的不同状态来说事物的“变化”与“永恒”哲理。把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的展现在了读者面前,让悲观生命短暂的情感瞬时得到了安慰。

在月的普照下,诗人的心情起起伏伏,古今穿梭。“月”就如同一座桥梁,让读者走进了文字背后的复杂情感。在阅读此类写景散文时,我们不妨找一个小小的切入口,抓住一个主要的意象,先分析这个意象的形象,在以此探究作者寄托在它身上的情感。

另外,学习古代经典文学作品时一定要多读,读出停顿,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在读中亦可找载体。

文学载体就是我探究古代经典文化秘境的路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