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2

新时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研究

杨帅

宽城满族自治县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河北承德 067600

摘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是参保人员缴费、享受社保待遇的重要依据,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在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特点、现实价值和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做好新时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对策,对进一步提升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居民养老保险档案;新时期;档案管理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养老保险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内容。我国总人口中农村人口约占60%,并且随着农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养老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价值

1.1助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设立旨在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一份生活保障,是一项得民心、利千秋的民生工程。随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制度改革的深入,通过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推进,为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例如,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仅担负社保责任,还需要对60岁以上老人提供社会化服务。通过对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的规范管理,有助于新增养老保险业务的开展和执行。

1.2保障城乡居民切身利益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事关每一名参保人的切身利益,无论是参保人员参保手续的办理,还是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待遇享受等,都会涉及参保人员的信息采集、保费划拨等,在此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档案资料保管,可以为参保人员养老保险转移、保费申领提供依据,一旦发生纷争时,可以第一时间调阅相关档案资料,作为权利维护的重要凭据。

1.3提升养老保险业务质量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资料的收集、编目、整理、归档,以及信息化录入等,其实质就是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工作开展的有效梳理和归纳,并对业已完成的养老保险业务进行系统回顾、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馆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编研,数据统计分析,为城乡居民社保部门领导决策提供有用信息,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提升养老保险业务质量和水平。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面临的困境

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表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处于制度创新的进程之中,都面临制度创新的重任。相对于制度框架已基本建立的城镇社会养考保险制度而言,制度框架还远未确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面临的创新任务更为必要和紧迫。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实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起点的不公正、制度保障的缺失以及资金供给不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困境。

2.1资金供给不足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瓶颈

资金难题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瓶颈问题,靠提取3%管理费作为经办机构经费来源,是难以维持机构正常运转,由于缺少相应的保障资金,导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不论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无法与现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工作信息化发展需要相适应,进而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有效落实。

2.2起点不公正致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缺乏应有的规范性

以政府组织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扶持政策难以到位,方案推行难度大。特别是1999年国务院整顿规范文件下发后,全国许多地方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同时,与之相配套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由于受二元经济结构制度锁定效应的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起步较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也明显滞后于城镇,再加上县区行政管理机关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致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缺乏应有的规范性,损害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引发人们的不公正感与阶层之间的对立,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3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

3.1思想上重视是关键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做好养老保险档案工作的关键是各级人员在思想上要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党委政府应成立专门的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组织机构,将社保部门、档案管理部门纳入到领导小组之中,让档案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积极参与进来,及时掌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工作进展,及时做好调度。为保障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应将社保档案所需的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配备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所需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如密集架、档案柜、除湿机、计算机、恒温机等,按照“十防”标准和要求做好档案室建设和运行管理。此外,要加快养老保险档案数字化、现代化进程,对馆藏的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扫描、录入专门的档案数据库中。对新增养老保险档案要及时对其进行数字化录入,不断丰富馆藏档案资源,为后期的查询、利用奠定扎实基础。

3.2 管理上规范是保障

为了有效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切实做好养老保险档案利用,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服务,需要在管理的方式方法上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方法,实现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和先进性。严格按照“参保一生、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的原则和要求,通过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介入,及时审查收集的业务资料是否完整,如申请表、登记表,表、册、卡及相关证明资料是否齐全。此外,需要对归档的养老保险业务档案进行分类,如分为登记类、申请类,并用不同标识区分。前者用“DJ”,后者用“SQ”不同字母表示。将同一年度、类别及期限的归档资料,按照“件”为单位进行归档整理。最后进行组卷,在明确类别、保管期限的前提下,对城乡居民的镇(街)按照同一年度、保管期限及类别的文件资料进行组卷,可以是100户一卷,如,第1~100户为一卷,第101~200户为第二卷,等等。最后,是以“卷”为单位,来详细编辑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全宗号、案卷号、件号、标题等等,确保整个档案管理的规范、科学、合理。

3.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及技能水平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的质量,所以,基层城乡居民社区档案管理部门的领导者应该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最新的档案管理技术以及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还要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做好档案防水、防火、防盗措施,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城乡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事业更好的发展。

3.4提升管理水平

各级特别是乡镇一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部门应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购置先进的微机设备,装备档案室。要尽力做到统一标准,以便计算机联网及共享社会保险档案数据。同时应着力进行档案管理的软件开发工作,由上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部门统一组织实施。软件功能应包括:档案的自动快速编目,及档案信息的自动检索,可以实现对档案资料的快速查询统计。

4结语

综上所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是由于很多基层乡镇部门的管理者对这项工作不够重视,使得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方法比较滞后,管理水平也不高,有时还存在档案丢失或者损坏等问题,影响了投保人的利益。养老保险档案具有法律效力,所以,具有较高的保管价值,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提高管理的水平,应用先进的方法提高管理的效率,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维护投保人的合法权利。笔者根据自身经验,对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水平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赵敦芳.规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J].中国档案,2015(9):40—41.

[2]童正花.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档案规范化管理建议[J].2017(13):43.

[3]王建勋.关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存档管理要点的探讨[J].决策与信息,2015(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