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2

初中语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初探

曾定海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智水乡初级中学校 四川 遂宁 629306

  摘要: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下面我就初中语文如何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点个人看法,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语文教学

  一、 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由于种种的历史原因,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明显的断层,当代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严重缺失。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就势在必行了。

  (一) 增强学生的修养

  渗透传统文化,能够使学生更好、更透彻地理解忠孝礼义廉耻等这些传统文化的内容。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学习它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尊老爱幼,在他人遇到困难时积极的伸出援助之手,这样就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的健康发展对于国家的长久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使学生保证自身的行为合乎道德的要求,增强学生的修养。

  (二) 更好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发扬

  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进行创新,还需要不断的对其进行弘扬和传承,它的发扬离不开青少年的努力,初中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渗透,可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积极的承担自身的责任,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以身作则,这样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到身边的人,使更多的人认识并加入到弘扬传统文化的队伍中,将其发扬光大。另外,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及积累,能够使学生根据时代要求不断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这样可以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将其更完善地流传下去。

  二、 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策略

  (一) 创设课堂文化情境,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维的光辉,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材料。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常说的“知书达礼”和“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指传统文化的这种隐性德育功能。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就应该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创设适合语文课堂的教学情境,如或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或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巧妙融合,渲染气氛;或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或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资料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二) 深挖教材内涵,激发学生传统文化意识

  中国是诗文的国度,古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因此,语文教师在传授语言文字的同时,应该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以适当的方式将其中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传递给当代中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范仲淹,被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所折服;通过学习认识李清照,懂得了一个女词人一样可以拥有大丈夫的胸襟;有的学生读懂了李商隐,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同时也要求语文教师要积极大胆鼓励学生要去探究课文内容,感受强烈的人文关怀,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三) 结合当地风俗民情,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因此,挖掘学生身边熟悉的风俗民情与利用传统节日,是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的途径。在铜仁地区,有“傩戏”的传统。在初中语文涉及相关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借助这个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四) 拓展课外阅读,深入理解传统文化

  阅读是每一个人获取精神食粮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接受传统文化渗透的良好方式。初中语文教学要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去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要求要有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引导过程中可以由古代白话小说如四大名著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诗经》《史记》《古诗十九首》《资治通鉴》等,由浅入深熟悉古代诗文,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阅读也不是无的放矢,可以有针对性结合课文教学来进行,使之更好地配合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开展。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艰苦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大胆创新,使学生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而从中获得真知,得到思想文化修养的提高,为传承和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关于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对话[J].语文建设,2012(4):6.

  [2]郭治.浅谈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文言文教学[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