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问题哲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2

马克思问题哲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探析

郭世华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云南 ·昆明 650228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其对于大学生就业有着直接影响。马克思问题哲学能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准确的方向,下面论文就对此展开分析和探讨。

Abstract: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and college students is one of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teaching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period, which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and college students. Marx’s problem philosophy can provide a more accurate direction for university and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hich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in the following paper.

关键词:马克思;问题哲学;大学生;创新创业

Keywords: Marx; problem philosophy; university and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8年3月,国务院总理在《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创新创业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着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2 马克思主义问题哲学相关概述

马克思价值导向问题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精神世界的基本问题,马克思的价值导向问题在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实现了从实践、感性到自由的现实路径的超越。以突破传统的主体价值本位,实现主客体统一的价值观路径,马克思的价值导向问题在于关注人们现实的劳动生活或者进行的实践活动,或者是自我与他者在感性活动中的互通。马克思的价值导向问题的内生逻辑需要再现,明细和确认在自我与他者的层面上的马克思价值路径,马克思价值导向问题是马克思的精神生活的重要问题。近代的德国古典哲学,为马克思哲学的建构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丰富的理论准备结合现实的社会生活,一针见血地指出自己同以往哲学家的不同,不仅限于解释世界,而是对方式的超越,达到改变的目的。摆脱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而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矮子,思辨活动应以实践的方式,应用于改造世界,推动人们的思想历程与社会历史进程。“实践”既是人所特有的生存活动,又是人之为人的本原活动。以实践为基础,以主客体统一为主体之时,人通过以实践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站在自由的高度看实践,实践自身有了独立性,改变了实践受客体限制的有限状态,实践实现了主体活动,彰显主体的自由本性、类本性,也即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还有一个局限性需要认真对待,也就是实践活动本身的主观性问题。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从人的依赖性占主体以及物的依赖性占主体后,提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形态,实现了“人”真正的独立性,真正的达到了人的“自由”,这一价值导向进一步说明了实现人全面发展,实现全人类解放的理想信念,并非是“解放的神话”,它是最高的社会理想,最高的哲学理想,也是人类最高的现实理想[1]

2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就业指导理论实践探索策略

第一,完善教育体制,提高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大学人才。在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中,马克思认为相对过剩人口是后备力量,要想更快的就业,必须提高自身的本领,提高自身素质。这也同样符合现在的就业市场。大学生想更快的就业,更快的找到合适的工作,更快的融入工作,就必须有良好的素质,大学生素质的提高需要依靠高等教育的发展,只有完善教育体制,提高教育水平,才能更快地为就业市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第二,在当今社会发展中,高素质人才是每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是高等教育下的高素质人才,如果毕业之后不能融入到社会中参加工作,那么势必对高素质人才的资源造成浪费,当代大学生的数量与日剧增,同时当代大学生也不像以往的大学生毕业包分配,需要自己凭着在高等教育中所学的本领就业,那么现在的高等教育机构,就不能关起门来搞研究,而是需要“引进来,走出去”,引入市场就业的最新信息,根据新信息完善教育体制、提高教育水平,培养出适应当代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让他们能更好的走出去,走上就业岗位。

3马克思问题哲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策略

3.1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观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是一个错综复杂、充满矛盾和问题、面临着巨大阻力和困难的活动,坚持问题导向意味着从事创新创业的大学生要实事求是地认识创业、分析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立足现实条件有效地解决创业难题。既要承认现实条件对创业的制约性,但也不能因其制约性而束手待毙。直面现实是为了理性地改变现实问题,在尊重客观条件和主动创新的统一中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历程中创造财富、创造价值、创造新的生活模式和意义,创造新的自我。坚持问题导向的创新创业观,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的创新创业观,要求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根据问题来选择创新创业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从而做到两个统一:问题与实践形式的统一;问题与方法的统一。问题与实践形式的统一指的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类型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实践形式。问题与方法的统一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在问题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方法,其二是指根据问题的类型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方法[2]

3.2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观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

以马克思主义问题哲学为基础,重视实践教学活动,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比如,参加企业实践。选择与专业对接的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实践。企业提供工作经验丰富且专业技能优秀的人员,协助学校教师共同完成教学实施,包括课堂教学,培训及顶岗实习等。学生在参与企业实践过程中,教师和企业专家根据学生特点及优势,合理分配实践岗位,注重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为毕业后独立创新创业奠定基础。或者,建立学生实践创新实训基地。搭建学校、企业、社会和创业成功人士积极参与,校企深度合作的创业实训基地,实现学校和企业在设备、技术和资源方面合作共赢。企业派专业人员定期到实训基地进行指导教学,与教师、学生共同完成训练项目。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创业实训课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训内容进行整理、架构并进行实践操作,提升学生未来创新创业所需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与市场接轨、使学生有机会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帮助学生体验创业。

3.3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与技能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视野下,高校要提高创业教育质量,必须依靠专业教育,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业素质、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进行融合。在专业课程中加入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与训练。将创新创业内容渗透在专业教育的主要课程中,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拓展学生思维及改进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机会,让学生习惯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3]

3.4坚持用发展与批判相结合的系统思维方式解决创新创业问题

创业要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时代发展脉搏,适应新经济时代产业发展特征,以“互联网+”、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已成为新经济时代的发展新引擎。新经济时代创业具有激烈的竞争性和高风险性特点: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技术发展趋势难以准确判断、盈利难以预期、用户是否有足够的豁性与忠诚度等。大学生创业既要有发展的眼光也要有风险意识,既要有“首创”精神也要有“试错”的态度,先确定一个创业方向进行小步“试错”,如果发现方向正确,就围绕该方向在经营过程中对企业进行微调和完善。一旦发现大的方向错误,就应立即停止重换新的赛道。用发展和批判的问题观去指导创新创业,也需要大学生创业者养成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习惯和模式。要学会批判性思维,对被认可的结论要敢于提出疑问和挑战,而不是无条件地接受老师或者专家们给予的创业发展意见;要充分发挥好奇心和想象力,想别人没想过的问题,问别人没有问过的问题,并且要刨根问底,搞清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要运用多种创造性思维方法和技术,去解决一个个复杂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新理念、新思想、新模式、新举措,生产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4 结语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问题导向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倡导、高校领导的重视、企业的支持、教师的激情和学生的参与,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专业及优势,提供专项拓展培训和创业实践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搭建桥梁。

【参考文献】

[1]王建武.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7.21.

[2]刘成钢.试论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引导大学生就业的实践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2):72-73.

[3]常亚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探析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J].传承,2015(9):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