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3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问题研究

李宪明

广东汇安恒达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 528200

摘要: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生产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生产过程中受到电力特殊性的影响,存在了很多安全风险,如果不加以管理就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经济损失等问题。下面论文就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展开探讨。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the power grid, the level of power production has also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due to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power, there are many safety risks. If not managed, it will easily lead to problems such as safety accidents and economic losses. The following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lectric power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关键词:电力安全;安全生产;生产管理;管理问题

Keywords: electrical safety; production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management problems

1 引言

电力企业生产中的生产安全是电力企业过程中的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近些年以来,随着我国管理的越来越好,电力安全生产逐渐进入了一个非常良好的环境。但是在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上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我门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加以解决。

2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概述

所谓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是指通过电力生产过程中的相关决策、计划、组织以及控制活动实现和谐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因为电力生产过程的特殊性,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要求会比其他的行业更加严格,要求必须制定并实施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管理规章制度。如果忽视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会影响整个地区电力供应的安全和稳定,严重地影响区域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正常工作生活。由此来看,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必须在实现基本生产目标计划的同时保障生产的安全,相关生产设备的安全管理必须与电力生产的总体目标相符。总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

3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在当前阶段,很多施工单位过分注重经济利益,而不重视安全生产,存在侥幸心理,在执行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的时候都只是表面上的,虽然出台了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也开展了安全教育工作,但是效果甚微,在实际执行时却没有真正落实。这种不重视安全管理的态度,非常容易使得安全管理人员尚失责任心,面对安全监督检查时敷衍塞责。

3.2 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缺乏严谨性,管理工作不够严格

当前,很多电力企业的管理部门仍然无法承担起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责。一方面,单位部门没有做到良好的电力安全生产教育,同时对电力安全事故的处理也不够严格,导致管理工作缺乏严谨性;另一方面,内部电力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形成互相制约的机制,容易导致工作上的疏忽职守。通常对于一些电力生产上的小事故,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很难发掘,并且也会置之不理[1]

3.3 安全职责没能落实到位

目前,大多数电力企业已经开发出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明确了安全生产的责任。但是,有些单位并没有将其履行到位,一般性和原则性条款仅仅停留在文件上和会议上。安全监督部门经常忙于日常工作,没有对某些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跟踪调查;很少深入分析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没有制定相应的纠正解决措施;对一些事故的通报不够清楚,语言模糊;对事故的原因没有深入挖掘和分析,追究事故责任不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到位。

3.4 缺乏风险识别能力

一些企业往往看不到生产过程中与生产环境中所存在的隐性的风险,看不到那冰山一脚之下隐藏的巨大危险。事故真实的发生以后,才意识到自己在管理上面的不足,以及自己企业环境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这些企业是缺乏自我对于风险分析能力,他们往往受到自身的业务素质以及自身的知识能力限制,及时地对生产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危险以及隐患做到及时的发现和排除,也不能使用合理的科学方式,对整个企业的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判断。

4 提升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方法对策

4.1 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

首先,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电力企业相关领导层应该从自身出发,重视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并积极宣传相关的电力安全生产常识,让下属部门员工也意识到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促使员工产生良好的安全管理意识。比如,领导层可以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宣传会议,宣传和普及相关的安全管理事项,包括施工安全事项、应急处理方式等,使得员工可以从中意识到自己工作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而改进和优化自身工作的不足。其次,电力企业需要定期组织安全管理考核工作,对电力施工人员的工作情况、态度等进行科学的考察,以做到预先发现、防范潜在的安全隐患,尽可能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这样有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从而严格安全规范来完成相关的电力生产工作[2]

4.2 增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现场管理是践行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不好的习惯必须受到纪律的处罚。从外部监督的角度来看,开展各级现场安全检查和任务观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任务的观察。在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中,对非法现象进行及时、严格地纠正,是实现不安全行为点对点纠正的常用举措。观察工作的任务是纠正违规行为,重点是对整个工作过程的观察和分析,分析与安全相关的各种生产要素。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它是在传统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对风险管理概念的重要应用。风险评估方法是对工作现场的人员、设备、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和环境的全过程或部分部分过程的观察。对可能造成事故、浪费、伤害、损失、效率低下的行为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改进,总结有效的方法来改善运营环境,有效地减少和避免违法行为出现,并按照标准化过程开展安全生产,按顺序实现标准化的现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地提高安全运行方式的有效性。从内部管理的角度来看,团队管理是安全运营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

4.3 加大监管,完善激励机制

构建并逐渐完善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三位一体的安全保证制度。对于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出现的不安全作业行为,监管部门必须严格根据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惩罚,同时对于施工过程中表现较好的行为进行表彰。监督施工单位构建以保护现场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为重点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确保安全生产的思想映入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时降低安全事故出现概率的重要手段。所以监督人员需要尽快进入施工现场开展监管工作,并和现场施工人员开展技术交流活动,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开展安全隐患检查工作,并做好防范措施。

4.4 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施企业安全生产预警

及时排查治理隐患是实现安全生产由事故管理向隐患管理的重大转变,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报制度,推动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对安全生产及施工定期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安全生产投入、隐患治理等因素,建立安全隐患库,预测企业安全生产的趋势,做到安全生产心中有数,超前防范。

4.5 因地制宜的布置安全施工措施

对于每个电力工程而言,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因地制宜的采取安全管理措施。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操作方法,最终的目标都是实现安全生产。制定施工措施的时候需要将本地区的地形地势和气候因素考虑在内,如夏天施工时如果遇到雷雨天气、冬天施工时如果遇到冰雪冰雹天气的时候必须停止施工,防止出现施工人员触电的危险[3]

4.6 安全生产管理文化的创新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先进的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动力与灵魂,是企业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其中安全理念或安全价值观又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因此无论人员或班组都必须重视安全文化建设,要在职工中积极倡导正确、先进的安全理念。在生产中,要树立全局观念,明确安全与效益的辩证关系,事实证明,事故是最大的浪费,是对效益的一种损害,而安全出效益,安全本身就是效益。提倡和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就是要从人类共同价值取向出发,从道义的高度规范安全管理,树立安全就是生产力、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理念,建设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机制和规章制度体系,推进企业安全文化行为建设,广泛开展员工业务技能和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员工自身业务技术素质和安全防护能力,深入贯彻“三不伤害”原则,增强员工保护自我、保护他人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能力,培养和增强员工按规律办事,按制度办事的自觉性,将遵章守纪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将员工的言行融入企业安全的整体氛围中。

5 结语

总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想要安全有序的开展,就必须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的意识,提高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效性和全面性,才能有效保障电力生产的安全,从而营造安全的用电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柱凯.探究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大科技,2019(8):46-47.

[2]谭庆丰. 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思考[J]. 通讯世界,2017(22):159-160.

[3]陈东谦.浅析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9(9):8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