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4
/ 2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现状

江林豪

广州市环量环境监测服务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土壤是生态系统物质交换和物质循环的中心环节,是各种废弃物的天然收容和净化处理场所。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某种物质含量过高,以致土壤功能受损,理化性质变坏,造成生态基础的破坏,从而影响了动植物的生存活动。因此,每年均需对其土壤环境开展例行监测工作,全面掌握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流转等技术,确保土壤质量安全。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现状

引言

随着我国保护环境的力度加强,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俗话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在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只有保护好我们的地球,人类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中土壤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要,土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一个国家只有保护好土地才可以放开手脚,努力发展其他领域。随着我国环境保护的不断进步,土壤环境的保护也慢慢发明了一些土壤监测技术,本文就对土壤环境的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和探究。

1环境监测科技的整体现状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我国环境检测科技的发展起步比较晚,但整体进步速度非常显著,同时很多技术也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准。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全面环境监测系统,并且诸如3S技术、生物技术、PCR技术等模块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这也说明了我国环境监测科技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同时整个行业领域也在以较高的速度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环境监测科技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并非顺利,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阻碍。因此对于各个环境监测从业人员来说,在以后的发展中也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能够积极钻研与学习各类新技术,共同推动我国环境监测科技的进步与创新。

2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分析

2.1全球定位系统应用分析

而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通过卫星星座以及信号接收器进行工作的。通过卫星、地面控制与信号接收器全球定位系统可以有效地对某一物体或对象进行动态跟踪与实施定位,具有精准度高、监测效率高等特点。GPS唯一的不足就是无法知道监测目标的属性。另外,将GPS运用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与效率,进而推动环境监测的发展。

2.2生物监测技术分析

生物及其生活环境之间联系十分紧密,彼此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和互相影响,在生物居住环境中渗入各种污染物质后,生物会联合各种营养物质一起,直接吸收各种污染性物质,而污染物质随着生物的移动还会不断的移动聚集。生物监测技术便是通过生物本身对于污染敏感度对环境污染状况进行判断生物监测技术可以将污染物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准确反映出来,直观体现出污染物对于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的影响,部分生物灵敏度比各种精密性设备还要强大,不仅反应速度快,监测结果还比较准确。但同时生物监测技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对污染物准确浓度进行监测,其中还存在部分尚未统一、完善的标准。除此之外,一些生物监测技术还无法将污染物影响以及环境因素影响充分联系到一起,监测周期相对较长,多种因素进一步限制生物监测技术,为此需要进行不断研究与改进。

2.3遥感技术应用分析

遥感技术主要是利用物体与物体之间产生的波普及反应,对生态环境中的物体进行监测的,在对物体进行监测后还会利用专门的信息读取方式,对监测到的物体反射波普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还原,从而得出最终的物体形态与性能,具有信息采集多样化、信息采集范围广、信息采集效率高、受阻小等的特点。与此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获取较大范围内的物体信息内容,唯一不足的就是不能对收集的有效信息进行分类与定位。

2.4信息技术

土壤环境监测中的一些技术得到的知识大量的数据,无法达到结果可视化,最后都是需要运用计算机技术,针对所得到一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可视化的结果。信息技术就是在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中发展出来的,要想得到这么多的数据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信息技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就是无线电传感技术。无线电传感技术相对来说成本比较低,得到的数据比较多,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不像生物技术无法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要想实现全国范围的土壤监测,必须实现各个部分的土壤监测,然后将这鞋数据进行汇总。在土壤中埋入不同的大量的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酸碱度和相关成分的含量,实时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建立一个系统的土壤监测系统,并且实现实时的进行分析得到结果。

3土壤环境监测科技的发展前景

3.1信息化技术将会得到深层次应用

在当前环境监测领域中,各类信息化技术的全面应用也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如果各个环境监测单位能够推动信息化技术的深层次应用,那么就可以显著提升环境监测的智能化水平。对于各个环境监测单位来说,在后续的发展中可以考虑建设的现代信息化资源平台,并实现不同地区环境监测数据的共享,强化不同环境监测经验的交流。通过这个信息化平台,就可以有效简化环境监测的中间工序,并提高环境监测内部科技水平的更迭速度。不仅如此,各类智能化监测技术的全面应用也能够改变整个环境监测的行业格局,有效避免因为人为操作失误而带来的各类误差,提高环境监测活动的整体数据精度。

3.2监测仪器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虽然我国在土壤监测方面已经达到了比较先进的水平,但是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说目前的环境监测设备很多还无法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监测设备的运行还是需要靠人来进行操控。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土壤的监测设备一定能够实现智能化运行,不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环境监测设备实现智能化不仅大大减少了劳动力,还减少了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因为环境监测中涉及到很多的数据,人为控制和容易出现校对出错等问题,实行机器智能化运行能有效的避免这种错误的发生。

3.3逐步实现监测人员专业素质水平的提升

随着我国环境监测科技的不断发展,各项监测活动对于监测人员专业素质水平的需求也不断变高。一方面,监测人员的责任感需要得到不断提高。这主要是因为环境监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活动,需要做好过程管理与监督。如果监测人员自身具有较强的责任感,那么环境监测的监督管理压力就会显著降低,并提高环境监测活动的成效。另一方面,我国环境监测科技本身就处于创新发展与快速更迭的状态,需要各个监测人员能够在平时的时候积极更新自身知识储备与技能水平。这也需要环境监测单位能够在平时的时候积极进行内部培训,使得各个监测人员能够在参与工作的过程中获得自身专业素养水平的不断提升。

结束语

总之,现阶段的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要积极对生态环境进行能保护,唯有结合我国土壤环境监测工作实际开展现状,灵活采取各项问题优化措施,制定具有高度合理性与可行性的地表水监测未来发展计划,推动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发展,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自身监督职能,才能实现对我国土壤环境治理工作的全面提升,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参考文献

罗晓艳.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环境与发展,2019

,31(10):151-152.

[2]殷海龙.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J].山西化工,2019,39(04):149-151.

[3]温小莉.新形势下环境监测科技发展现状与展望[J].绿色环保建材,2018(09):50-51.

[4]朱怀明.新形势下环境监测科技发展现状与展望[J].环境与发展,2018,30(06):153+155.

[5]吴鹏.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民致富之友,2018(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