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中节奏意识的培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5
/ 2

舞蹈教学中节奏意识的培养研究

朱畅

成都大学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社会大众除了注重物质享受之外,还不断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其中舞蹈作为一种高雅艺术而受到大众的关注和喜爱。舞蹈以表演者有节奏的展现身体与韵律之美为主要的表现形式,舞蹈节奏是影响表现效果的重要因素。表演者只有具备较强的节奏意识才可以为观众传递出舞蹈内在的情感,提高表演的衔接性,对观众产生强烈的刺激和印象。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大学舞蹈教学中节奏意识的培养意义与策略。

关键词:高等院校;舞蹈教学;节奏意识;艺术水准;培养策略

当前,舞蹈以优美的舞姿和精彩的表演受到社会大众的青睐,舞蹈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成熟。随着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发展,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意识,提高舞蹈表演的质量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持续思考的问题。完美的舞蹈离不开精准的节奏,如果舞蹈表演缺乏节奏则会导致表演效果急剧下降,无法呈现出舞蹈的艺术之美。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舞蹈水平,高校教师在舞蹈教学中需要提高对节奏意识的重视程度,在教学中渗透节奏意识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在良好舞蹈基本功的条件下借助节奏意识进行精彩的舞蹈表演,取得理想的表演效果。当前高校舞蹈教学中节奏意识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该课题具有深远的研究价值。

一、舞蹈教学中节奏意识的内涵

舞蹈表演是一种和谐的韵律表演,节奏意识则是舞蹈表演的灵魂和支撑,所谓节奏意识也就是指学生在舞蹈表演中对节奏形成的认知和反应。

节奏意识通常可以分类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学生对节奏的内部感受,学生通过主观情感和心理变化而主动进行节奏的转变;另一方面则是指学生对节奏的外部表现,在舞蹈表演中,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视觉器官与听觉器官感受音乐,进而根据其所收集的信息而调整自身的肢体动作,使得形体同音乐快慢、强弱等形成一种和谐的互照。可以说节奏意识是学生舞蹈素养的首要内容,只有具备舞蹈意识学生才可以学好舞蹈表演,提高舞蹈表演的效果,使得舞蹈表演更加形象生动。

二、舞蹈教学中节奏意识的培养价值

首先,节奏意识助力学生肢体协调性的发展。舞蹈表演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一定要求,在表演中学生需要在音乐氛围中对肢体做出相应的变化,做到身体动作与音乐旋律的融合,因而对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挑战。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节奏意识则需要对他们的肢体协调性进行训练。通过相应训练,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音乐旋律做出反应,减少衔接时间,使得表演更加流畅。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肢体协调性不断提升和发展,舞蹈素养不断进步。

其次,节奏意识实现了舞蹈表现力的提升。舞蹈表演中,学生需要根据节奏进行表演展示相应的肢体动作,如果节奏意识不强则会造成舞蹈表演较为僵化,舞蹈作品的情感无法传递出来。节奏意识是舞蹈表演和表演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节奏意识才能在表演中阐释作品的情感以及自身的艺术修养。除此之外,节奏意识也影响着学生对舞蹈动作的认知和创作。虽然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大不相同,在舞蹈表演中完成质量和时间存在差异,但是具备节奏意识则可以将舞蹈动作合理的融入表演之中,使得表演效果有所提升,给予观众一种深刻的观看体验。

最后,节奏意识推动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舞蹈作品的形式风格多种多样,学生只有深入学习和感悟大量的舞蹈作品才能提高自身的节奏意识。在此过程中,学生鉴赏了诸多舞蹈作品,对舞蹈作品中的情感更加了解,使其审美能力得以潜移默化的发展,舞蹈素养也相应提升。

三、舞蹈教学中节奏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增强学生对舞蹈作品的认知与理解

舞蹈作品中都蕴涵创作者的情感,其中的节奏也独具特色,节奏意识是学生对舞蹈作品中节奏的反应,因此,只有帮助学生认真接触与理解各种舞蹈作品,提高他们对舞蹈作品的理解,才能够为其具备节奏意识奠定基础。

对此,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基础工作开始做起,带领学生学习各种风格的舞蹈作品,使他们丰富自身的舞蹈视野,在接触舞蹈作品中洞察其中的情感以及相应的节奏特点,使得学生对音乐旋律的把握更加准确,能够将舞蹈动作和谐的融入在音乐之中。另外,舞蹈教师还应当开展舞蹈作品的鉴赏活动,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艺术感染力。

(二)注重舞蹈教学中的形体训练

完美的舞蹈表演不仅需要学生对作品的深刻解读与理解,还需要其具备良好的肢体协调能力。因此,舞蹈教师需要重视形体训练,保证学生能够在把握音乐旋律的基础上,快速反应,做出相应的舞蹈动作,使得表演一气呵成,流畅自然。

形体训练是学生提高动作完成度,确保完成时间准确的前提条件,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可以为节奏意识的展示提供支持。对此,为了提高形体训练的效果和趣味,教师可以将节奏引入到形体训练之中。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差异等诸多因素影响,在形成训练中舞蹈教师需要实事求是,不可急于求成,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和训练目标,有所针对性的进行练习,从而提高形体训练的效果。

(三)提高舞蹈教学的趣味性

当代大学生身处于崭新的时代,他们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使其出现不同的思维,追求个性化发展。节奏意识并非一朝一夕便可培养出来的,其需要学生在积极配合中经历较长的一段时间。因此,舞蹈教师需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抛弃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结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 提高舞蹈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因此,高效舞蹈教师在培养学生节奏意识的过程中,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充分发挥舞蹈教学的魅力。舞蹈教师需要积极学习最新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理念,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融入诸如体育训练或者诗歌朗诵等内容活跃教学氛围,训练学生对舞蹈动作的节奏把握,提高他们的节奏感。创新的训练方法使得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教师的舞蹈教学工作,在主动训练中实现节奏意识的发展。

如上所述,节奏意识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舞蹈表演效果的重要内容,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加深对舞蹈作品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形体训练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节奏意识。

参考文献

[1] 章春和.节奏意识培养在大学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新课程(下),2014(12).

[2] 刘芸.试论大学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员的节奏意识[J].音乐大观,2014(04).

[3] 庞志娟.探析音乐节奏感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时空,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