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管理,实现农村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5
/ 2

规范化管理,实现农村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陈丽玲

禄丰县腰站小学 云南楚雄 651211

摘要:全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规范学生管理、学校常规管理、教学科研管理,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整体工作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先决和必要条件,是学生、教师、学校得以共同发展的基本要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前提,规范化管理,减负提质,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校园环境,使学生教师学校良性健康发展。

关键词:规范化管理,农村小学,发展。

近年来,我所在的腰站小学推进学校现代化和规范化管理,加强学校的各项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全力推动学校整体工作持续、健康、和谐发展。能在这样好的环境里工作是我的荣幸,让我有了幸福感,笔者对本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的一些思想和做法作点滴梳理和感悟。

全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

我校在深化课堂教学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借鉴“三三五”主动教育的成功经验,立足学校实际,以人为本,学习内化主动教育思想,发挥自身优势,关注师生的成长与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学校确立“以自主学习为前提,以激趣质疑为先导,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揭示规律为重点,以学生参与为途径,以整体教学为目标”的基本思路,大胆改革教学形式、方法和策略,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学校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效益优先的原则,实现了教学的优化。

规范学生管理,促进习惯养成

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学业状况管理。

学校以少先队为主阵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教育、民族精神、理想信念、公民道德、民主法制、心理健康等教育活动。坚持全员育人,健全组织,重视班集体建设和班主任队伍管理,加强少先队工作,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坚持德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功能。用《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班级常规》来规范学生的言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开展德育导师制,落实对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物质帮助、学习辅导。开展新三好学生评比、小标兵评比、十星级文明班级评比、文明宿舍评比等评比活动,以评促改,榜样示范,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

三、规范教学常规管理,落实减负提质

我校在教学管理中,不仅落实为学生减负,还为我们老师减负。在具体操作中细化教学常规,明确工作要求,逐步将教学常规的要求转化为教师的行为习惯,转变为我们的自觉追求。

1.建立健全制度,细化教学过程管理。多年来,我校形成并不断完善《禄丰县腰站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对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和检测、辅导、实验教学、信息技术和考试评价等各个环节都做到有制度可依,切实抓好督促检查。同时学校也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建议,通过教代会从制度中减去教学中重复、低效或是与教学无关的繁杂工作,彻底为学生、教师减负。

2.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在学年初,任课教师在充分分析班级学生情况、制定并交流学科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自定科学合理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教学目标汇总至教务处,教务处根据县教育局下达学校的统测和抽测学科的教学目标,依据各班级学科基础情况,调整制定班级学科教学目标,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和导向功能。

3.加强潜能生的管理。转变观念,提高对潜能生认识,对潜能生实施小步子提升目标,从举措上增加动力,促使教师最大限度地关注潜能生,转化潜能生。学年初,各完小教研组针对本完小潜能生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潜能生转化工作计划》上交教务处,并在日常教学中按计划将教师对潜能生的关注、辅导、转化工作落到实处;学年末,完小教研组反思总结,形成可供借鉴的《潜能生转化工作总结》。学校在完小目标管理考核、教师履职考核和教师绩效考核中对潜能生转化工作成效显著的完小、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

四、规范教学科研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始终把教研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来抓,始终坚持“立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新课程改革,以校本研究为根本方式,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格”为核心,以《腰站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记录本》为依托,通过开展教师素养(专业知识测试+教师基本功+课堂教学展示)竞赛、教育教学理论专著阅读、组建校级名师工作室、主题教研活动、课题研究及每学期一次的“一师一课,智慧课堂”竞赛活动、骨干教师评审考核等为载体,在校本教研和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的道德力量、创新能力、反思能力和教育智慧,促进广大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技术、教学水平、教学研究等方面自我发展、自我成长,提升全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不同层次的教师有不同的发展。

1. 健全校本教研机制,制定完善学校课改方案。学校成立了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指导组、学科中心教研组等教研工作机构。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制定《腰站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各完小教研组制定《集体备课方案》、《月主题教研活动计划》,强化过程和效益管理,进一步强化教研、课改工作月报制度。

2.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积极开展示范课专题研究、课堂教学论坛、集体备课、经验交流等校本教研活动。抓好完小“开放日”活动,举办课堂教学竞赛。学校领导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推动课改工作。举办完小校长、完小教导主任课堂教学竞赛,倡导完小校长带头抓教研教改的思想,对全校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3.名师引领,反思提高。发挥州、县、校级的骨干教师、名师、名班主任的辐射引领:落实骨干教师结对互助,促进新老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开展校际交流互助活动、学校对口支援活动和“名师工作室”活动,在活动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倡导在反思中提高,要求教师每次课堂教学后要在教学设计后撰写教学反思,监控、诊断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理性地审视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以研究者的角色反观教学。通过反思使老师认识到自己日常教学的成功之处,增强自信;也让教师能及时总结发现教学的错误和败笔,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的“实践+反思”,教师不断积累经验、汲取教训、撰写教学心得、随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腰站小学正紧紧抓住思想大解放、教育大发展的契机,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按照“育:品德良好、成绩优秀、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做: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专业发展的学习型教师,办:校风优良、教学优质、环境优美的特色化学校”的发展要求,沿着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进一步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作风,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励精图治,扎实工作,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推进腰站片区基础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再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