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志愿服务“三结合 信息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临沂职业学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5
/ 2

高职院校志愿服务“三结合 信息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临沂职业学院为例

符广彬

临沂职业学院 山东临沂 276017

【摘要】本文通过积极探索志愿者服务运作新模式,使志愿服务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与党团建设结合,通过打造这种“三结合 信息化”志愿服务运作新模式,提高了学生思想认识,使志愿服务更加专业化和精准化,促进了志愿服务更好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志愿服务; 模式

志愿服务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校园文明程度,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新要求、新期望。

近年来,高职院校志愿服务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由于学生对志愿服务思想认识不足、志愿服务项目与学生专业和兴趣偏离,学校就志愿服务而志愿服务、缺乏信息化手段运用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对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效果产生很大影响。本文通过积极探索志愿者服务运作新模式,使志愿服务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与党团建设结合,不断推进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这种“三结合 信息化”志愿服务运作模式,不断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提高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并在临沂职业学院进行实践运用,广泛发动青年学生投身志愿服务行列,大力倡导奉献精神,精心组织开展了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一、志愿服务与所学专业结合,让志愿服务更专业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如果广大志愿者具有与服务相关的专业技术,那将大大提高志愿服务质量和效果。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有着先天的专业优势,一方面,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学生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做贡献,知识技能与志愿服务项目结合更能提升志愿服务的效果;另一方面,在专业知识和志愿服务结合过程中也能检验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学为所用,知行合一,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例如,学院组织机械电子等专业的大学生开展家电(电脑)维修类的志愿服务;组织学前教育等专业的学生为中小学生、留守儿童等开展课业辅导、亲情陪护等志愿服务;组织空中乘务等专业的学生开展各类赛事、会议的礼仪服务等志愿服务,根据学生所学不同专业,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为他人和社会提供帮助,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提高学生思想水平,积极投身志愿服务。

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具体从事志愿服务活动中,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对于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健康人格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通过实践和探索,得出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将志愿服务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并与思政实践课程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感悟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个人素质,开阔人生视野,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对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和先进典型积极宣传报到,大力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育人氛围,使“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理念深入人心;三是注重精神激励,通过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彰和精神奖励,增强其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热情,壮大志愿服务队伍,促进志愿服务长远发展;四是完善各项志愿服务保障措施,明确志愿者享有的各项权利和应尽的各项义务,在各方面提供充足保障,让广大志愿者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得到一定的的补偿,不断提高志愿服务水平,促进良性循环发展。例如,学院通过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寒暑假“三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通过在烈士陵园做义务宣讲员、在沂蒙革命纪念馆做义务疏导员等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沂蒙红色精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志愿服务与学生党团建设结合,发挥先锋模范引领作用。

志愿服务工作是加强大学生党团建设的重要形式之一,两者应充分融合。首先,志愿服务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展开灵活多样、主题鲜明的学生党团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党团员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在活动过程中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其次,广大党团员作为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应该处处争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而志愿服务活动便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和途径,在履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这也增强了高校学生党团建设的实效性,有助于深化高校共青团改革,使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三是高校党团组织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积极发挥领导作用,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方向正确,并沿着正确轨道发展。

四、搭建“互联网+”志愿服务平台,信息化助推服务升级

“互联网+”的出现为志愿服务开辟了新领域,为志愿者提供了一个公开透明、方便快捷的平台。学校依托现代网络技术建成了临沂职业学院志愿服务网络平台,实现了志愿者招募、注册、活动项目发布,活动认领、学分认证等全过程管理,学院依托该平台,不断实现志愿服务供需双方的精准匹配,提升志愿服务效率;同时,通过平台系统所记录的每位志愿者参与活动情况,自动生成志愿服务履历,学院定期将参与活动记录反馈给各二级学院,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项目,同时,学院实施志愿者网上培训、论坛沙龙、风采展示等活动,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提供有效途径,并促进了志愿者服务工作进一步发展。

另外,通过开发志愿服务手机APP,无论是志愿者还是志愿服务组织,只要下载安装就可以轻松实现志愿者注册、活动发布、服务记录等功能;同时,在参加活动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扫描活动二维码,记录志愿服务时长等信息,让志愿服务更加规范化;通过对后台大数据的分析,我们能更加准确地掌握哪些同学更愿意从事志愿服务,哪些人更需要志愿服务,哪种类型的志愿服务更受广大群众欢迎等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反馈,从而促进志愿服务活动更加精准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刘君 基层国有企业“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 2019,04(01)

[2]第二届专业志愿服务亚洲峰会在京举办 [J]. 人民政协报 2015,11,10 [3] 张平 高校后勤水电管理现状探讨 [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