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创伤预防的研究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8
/ 2

婴幼儿创伤预防的研究现状

高艳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的医疗水平的发展也有了进步。创伤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医疗问题,占全球疾病负担的10%,这比疟疾、结核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率高出32%。儿童创伤在我国是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有研究表明,儿童创伤多见于婴幼儿,这与低龄儿童缺乏风险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有关。据统计,有1/3~1/2的创伤死亡发生在现场,甚至最先进的创伤救治体系也没有任何抢救的机会,这些死亡只能由预防措施来减少。因此,婴幼儿创伤重在预防,创伤预防不仅对进一步降低创伤所致的死亡和残疾至关重要,还可以优化国家医疗资源的利用,降低创伤对国家生产总值的影响。但目前人们创伤预防的认识尚不足,且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就婴幼儿创伤的种类、流行病学现状、创伤预防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制定婴幼儿创伤预防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婴幼儿;创伤预防;研究现状

引言

儿童早期干预主要是指根据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儿童的身心特点为其提供营养、疾病预防等措施,彻底激发儿童的潜能,使儿童身心全面地进行发展。针对婴幼儿时期的大脑来说,其代偿能力及可塑性均是比较强的,因此在这个阶段对婴幼儿进行科学有效的早期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促进了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更是促进了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1创伤的概述

1.1概念

创伤是指机械力作用于人体后所造成的机体结构完整性的破坏和功能障碍。创伤具有突发、来势迅速、多发伤等特点。从出生至未满1岁为婴儿期,从1岁以后到未满3岁之前为幼儿期,婴幼儿创伤主要为3岁以下儿童的常见创伤。

1.2婴幼儿创伤的流行病学现状

创伤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在美国创伤为第4位死因,是导致44岁以下所有年龄组死亡的首位原因,在我国创伤是城市人员死亡的第5位死因、农村的第4位死因。数据显示,在最初创伤中幸存下来的大约40%的人中,75%的人在受伤后最初48h内死亡,因此创伤预防是创伤死亡率最有效的控制措施。有研究指出,小儿创伤的年龄分布特点显示,婴儿期占3%,幼儿期占20%,提示婴幼儿是小儿创伤的高发人群。

2婴幼儿创伤预防的研究

2.1教育干预

婴幼儿大脑发育比较快,在这个阶段进行早期教育是最理想的,通过对行为动作、感知等方面进行刺激,可以促进婴幼儿的智力发育与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智能干预。Ⅰ视觉训练:采取仰卧位,将颜色醒目的海绵球放在距离婴幼儿眼睛正上方,同时缓慢地移动海绵球,引起婴幼儿的注意力,当婴幼儿的目光注视海绵球时缓慢地向两侧移动海绵球,训练的时间约2min;Ⅱ听觉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播放舒缓的音乐,将一个沙锤放在婴幼儿耳旁并轻摇,引起婴幼儿的注意并使其转头,两耳进行交替训练,每耳训练的时间<30s;Ⅲ视听结合的训练:站在距离婴幼儿20cm处,一边呼唤婴幼儿的名字一边左右移动,吸引婴幼儿的目光。②体格干预。Ⅰ全身按摩:按摩面部时将双手置于面部眉弓部位,经内向外直至太阳穴进行按摩,然后经两侧鼻翼跟部向下进行按摩。按摩腹部时以顺时针进行按摩。按摩上下肢时先按摩新生儿的手心与足心,然后是每个手指与足趾;Ⅱ肢体被动活动:轻轻的握住婴幼儿的腕部,重复进行平伸与屈曲运动。向上弯曲婴幼儿踝部再伸展,在运动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婴幼儿的关节,且保证动作的轻柔;Ⅲ俯卧抬头训练:使婴幼儿处于检查台面处,根据婴幼儿自身的力量逐渐减轻上托的力量,使婴幼儿自主抬头。

2.2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研究

尽管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不断改善,但缺铁性贫血仍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病。与成人相比,婴幼儿生长发育速度快,且机体对铁的需求更多的依赖于从外界摄取。无论是胎儿期铁储备不足或出生后通过饮食摄入不足,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一般认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多胎)、辅食添加不及时、挑食等是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三眼桥社区0~3岁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3.24%,低于文献报道的结果。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本次研究未纳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缺铁性贫血高危人群;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管理的婴幼儿及时给予喂养指导,也可使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风险降低。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肥胖患病率已经成为了一项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超重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某地0~3岁婴幼儿超重/肥胖患病率达28.50%,高于毛严松等报道的北京市0~3岁婴幼儿超重/肥胖患病率。这一方面是由于本次研究未纳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特殊人群,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原因可能是岳阳市岳阳楼区的三眼桥社区由于经济迅猛发展,而健康的生活行为观念相对滞后,婴幼儿过度喂养现象普遍存在,且婴幼儿期超重甚至肥胖往往不受家长的重视,这种现象尤其在以祖父母辈为婴幼儿主要照料人的家庭更加明显。

2.3超重肥胖婴幼儿饮食研究

超重肥胖婴儿的家长更喜欢选择甜饮料等零食,从而影响着婴幼儿的食物摄入。定时喂养是儿童肥胖的保护因素,因为定时喂养可使身体形成固定的生物钟,提高胃肠消化功能,提高婴幼儿进食后的饱腹感,控制其过度进食而导致的营养过剩。近年来,儿童超重和肥胖发病率呈迅速上升的趋势,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不良的喂养方式和饮食习惯导致的。婴幼儿期作为良好饮食习惯建立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由于婴幼儿的饮食行为主要由带养人决定,因此带养人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接受更多的科学喂养知识,帮助婴幼儿逐渐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2.4虐待性头部创伤

虐待性头部创伤,也称为摇晃婴儿综合征,是当婴幼儿被暴力摇晃时受到的头部外伤,伴或不伴钝挫伤。轻度患儿可出现昏睡、易怒、呕吐等,中度患儿可有癫痫、意识改变、呼吸困难等症状,重度时可造成婴儿休克,引起严重的后遗症,包括癫痫发作、认知障碍、视觉和听觉障碍、身体残疾、脑瘫和死亡等。有研究报道,每年有1 000~1500名婴儿被诊断为AHT。AHT通常发生在1岁以下婴儿中,在AHT受害的婴儿中15%~38%死亡,30%有长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风险。

结语

创伤的高发生率及其后果的严重性使创伤问题不容忽视,婴幼儿创伤的预防不仅需要对家庭进行干预,还需要政府多部门的重视、协调和支持,以此为婴幼儿提供更加安全的成长环境。目前,国内外婴幼儿创伤的研究主要为描述性研究,而针对婴幼儿创伤预防的干预性研究较少,且干预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为健康教育。而婴幼儿创伤作为全社会的问题,应得到更多的重视与支持,可以依托政府机构、社区、日托所等方面的支持。因此,可参考国外目前的婴幼儿创伤预防措施,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开展更多、更深入、更广泛的干预性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周蕾,蔡勇,梁少珍,等.早产儿出院后1年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神经、生长发育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8,39(21):3237-3240,3244.

[2]王素丽,李文妍,岳保珠,等.可视音乐干预对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心智发育及适应行为能力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7,39(4):460-463.

[3]闵锋.儿童全面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7,27(3):256-259.

[4]陈文霞,郭焕利,张雪,等.复合营养维生素补充治疗对3~6岁儿童的营养、发育状况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8,29(23):3336-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