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8
/ 2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研究

张荣丽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人民医院,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

【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76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所有参研人员实施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测定对比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gM、IgA、IgG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通过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能够明确对乙型肝炎进行疾病分型,值得推广。

【关键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

乙型肝炎属于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人群普遍易感染,多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群体。乙型肝炎疾病病情危急,难以治愈,且易反复发作,如果不能及时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可能会对其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对病情进行准确诊断,提高疾病治愈率。可以通过采用免疫球蛋白指标检验对疾病进行准确诊断,利于疾病预后改善[1]。本研究针对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免疫球蛋白检验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76例乙型肝炎患者,所有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均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患者同意参与研究,签署研究同意书;医院医学伦理会审批通过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组38例,观察组38例。常规组中,男女比例为22:16,年龄20~65岁,平均(41.51±2.14);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3:15;年龄22~66岁,平均(42.34±1.12);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可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满足乙型肝炎的相关诊断标准;(2)患者病例资料齐全;(3)患者不存在肝性疾病;(4)免疫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1)排除中途退出研究;(2)患者存在肝肾疾病、内分泌性疾病或是血液性疾病;(3)患者已经接受免疫调节剂以及抗菌药物等治疗;(4)排除存在智力障碍以及精神障碍。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4ml静脉血液,以3000r/min的速度进行离心,控制离心时间为10min,随后将其放于零下20℃抗凝管中备用,同时应采用血清免疫比浊的方式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水平。随后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对性治疗,主要包括:护肝治疗以及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A(0.7~3.3 g/L为正常)、免疫球蛋白G(8.0~16.0 g/L为正常)、免疫球蛋白M(0.5~2.1g/L为正常)[2]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5ec1fee240d45_html_7a9faeb265ffbae4.gif ±s)、计数资料行t检验、5ec1fee240d45_html_107e9c17e1e8205.gif 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

观察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免疫球蛋白水平(5ec1fee240d45_html_7a9faeb265ffbae4.gif ±s,g·L-1

组别

IgM

IgA

IgG

常规组

1.63±0.21

2.73±0.97

11.42±1.89

观察组

1.72±0.14

3.84±0.96

17.23±3.24

t

3.664

5.014

9.548

P

0.000

0.000

0.000

2.2 治疗前后的免疫球蛋白水平

治疗后,观察组IgM、IgA、IgG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的免疫球蛋白水平(5ec1fee240d45_html_7a9faeb265ffbae4.gif ±s,g·L-1

组别

IgM

IgA

IgG

治疗前

1.72±0.14

3.84±0.96

17.23±3.24

治疗后

1.64±0.24

2.76±0.89

11.26±1.83

t

1.997

5.086

9.890

P

0.025

0.000

0.000

3 讨论

乙型肝炎属于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临床检测过程中得出,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病理特点为肝脏炎性病变,主要由于受到乙型肝炎病毒而导致,对患者多个器官造成损伤,有资料显示,部分乙型肝炎患者病情不断恶化之后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可能发展为肝癌,预后不良。乙型肝炎在疾病早期不会对患者生命产生威胁,但是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尽早诊断以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情况。临床既往常通过患者疾病症状实施检查,同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观察病情,检验技术不断发展,在免疫球蛋白水平检验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经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可知,该检测方式简单易操作,且具有较高准确率,能够准确反映患者的肝脏情况[3-4]

乙型肝炎病毒属于非细胞性病毒,如果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自身肝细胞不会受到影响,但是会影响患者免疫系统发生混乱,同时,肝脏细胞感染乙型病毒之后,肝组织会产生持续性病毒抗原,成为浆细胞,血浆内产生血浆球蛋白,血浆球蛋白与体内相应的抗原血浆球蛋白相结合。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之后,患者的肝实质破坏程度不断加深,机体免疫球蛋白水平不断升高,免疫球蛋白水平上升幅度越大,病情越严重。临床在诊断乙型肝炎时,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低可作为诊断方式。乙型肝炎患者接受免疫球蛋白检测,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准确评定病情进展程度,免疫球蛋白检测效率以及临床效果均较高。如果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其免疫球蛋白水平会有上升趋势,且总胆红素也会有所增加,证明患者的病情在持续恶化,临床医师根据检测结果为患者制定出下一阶段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在为患者实施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严格根据相关标准实施操作,采用专业仪器设备实施检测,避免出现实验误差,影响检测结果,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不良影响[5-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治疗后,观察组IgM、IgA、IgG水平低于治疗前,这提示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检验对于乙型肝炎临床疾病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能够为乙型肝炎疾病分型提供准确的临床依据,为医生确定准确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利于患者疾病预后改善。

参考文献:

[1]张海萍, 马胤雪, 李丽娟,等. 77例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阳性肝病患者的自身抗体特征分析[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9, 42(11):927-932.

[2]郭茂, 罗文强, 张大志. 以母婴阻断为目的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治疗的停药时间[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9, 27(2):92-96.

[3]邵昱璋, 严敏, 胡妮,等. 母源外周血和胎盘组织中Toll样受体9表达在HBV宫内传播中的作用[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9, 40(9):1065-1070.

[4]王海燕, 王银铃, 朱莉, 等. 干扰素疗效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 T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表达的关系[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8, 12(1):40-45.

[5]李凤娥.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治疗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9, 16(15):64-67.

[6]高庆伟, 高鹏, 丁楠, 等. 54例高病毒载量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孕妇抗病毒短期干预的临床安全性及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9, 42(7):649-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