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妇科肿瘤患者中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8
/ 2

心理护理在妇科肿瘤患者中应用价值

闫芙蓉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哈尔滨市 150300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妇科肿瘤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7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6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随访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以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SAS以及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不仅可显著降低妇科肿瘤患者的术后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妇科肿瘤;心理护理;医学伦理;应用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致使妇科肿瘤发现率逐年增加且呈明显年轻化趋势。尽管手术切除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 5 年生存率,然而肿瘤和手术的双重影响,给患者带来了明显的心理、精神创伤[1]。本文观察分析了妇科肿瘤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7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6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年龄36-81岁,平均年龄(58.96±8.04)岁。对照组患者年龄38-80岁,平均年龄(59.05±7.92)岁。两组孕妇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具体如下:①个性化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以耐心、和善的语气同其交流,消除患者抵触心理,使患者更易敞开心扉。全面了解患者个人基础资料,并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不同民族、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的心理情绪反应状况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②健康教育。以良好的沟通技巧告知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案以及与其治疗效果,通过详细向患者介绍所患疾病的治疗新进展及成功案例,以及科室治疗成功患者的亲自说法向患者展示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针对并发症的处理措施。责任护士与患者进行一对一交流与心理疏导之外,每周要进行一次集体化护理干预,其形式包括讲课、视频播放、集体讨论及自由发言等。③社会支持。开展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工作,调整好家属的心理也会给患者的情绪带来积极的效果,使其认识到家人给予的温暖才是战胜疾病最强大的后援力量,家属对患者进行关怀、体贴和支持,对患者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并且取得患者家属的信任。④行为训练。首先向患者解释采取行为训练的原因和目的,使其理解行为训练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处于一个安静的环境中,指导做深呼吸,使自身处于一个舒适的体位,微闭双眼,跟着提示语做放松动作或肌肉渐渐松弛性锻炼,以达到放松的目的。指导患者训练每天 2 次,每次至少 30 分钟。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3个等级,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与基本满意率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如表1所示,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以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SAS以及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

38

62.14±6.03

35.65±3.53

60.25±6.33

33.58±3.94

对照组

38

62.09±6.05

44.61±4.38

60.29±6.42

42.78±4.51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如表2所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研究组

38

25(65.79)

12(31.58)

1(2.63)

37(97.37)

对照组

38

16(42.11)

14(36.84)

8(21.05)

30(78.95)

3 讨论

妇科肿瘤患者面对疾病的重创时,机体会产生应激来维持健康平衡,但不适度应激反应使患者应对无效,整体平衡被打破,继而引发一系列的身心疾病。妇科肿瘤疾病不仅引起患者月经不调、腹部肿块、压迫症状、内分泌失调等临床症状,而且会使患者面临器官摘除,影响正常生理功能的风险,加上疾病和手术的创伤使其情绪不稳,心理脆弱,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对医护人员的态度也很敏感[2]。负性情绪使患者身心处于一种较强的应激状态,降低机体抵抗力,影响疾病的预后及康复。对于妇科肿瘤患者采取个体化心理护理,明显有助于其负性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情绪。在妇科肿瘤术后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有着促进作用[3]。患者焦虑、抑郁、烦躁等负性情绪的改善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生存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SAS以及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综上所述,心理护理不仅可显著降低妇科肿瘤患者的术后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涛.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6):162-164.

[2]郑彩霞,杨林青,雷盼,等.心理护理在妇科肿瘤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32(1):75-78.

[3]谢晓琴.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心理状况及生理应激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6):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