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拮抗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8
/ 2

钙拮抗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究

侯凤丽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 心血管科 二 病区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8

【摘要】目的: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钙拮抗剂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探究。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8年04月-2019年04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40例,采用抽签法平均分组,分别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探究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经数据采集分析,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钙拮抗剂治疗心血管疾病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使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适合在临床中普遍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钙拮抗剂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质量不同程度地提升,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在临床上的发展趋势正呈上升状态并不断增加。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并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钙拮抗剂是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药剂之一,以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与心肌细胞膜上的Ca+通道为主要作用机制,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外Ca+内流的目的,使细胞外Ca+水平降低,改善心血管等器官组织功能[1]。目前临床上地尔硫卓、硝苯地平、尼莫地平等钙拮抗剂种类最为常见,普遍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紊乱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该药剂通过Ca+内流抑制作用使平滑肌与心肌的耦联过程进行改变,从而减轻后负荷,使血压降低至正常范围内[2]。然而心血管疾病应用钙拮抗剂药物治疗在临床中存在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安全迄今为止仍存在许多争议。本研究选取我院规定时间内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40例,对钙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8年04月-2019年04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40例,采用抽签法平均分组,分别命名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女40例,男30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52.04±6.46)岁,其中包括先天性心脏病12例,高血压心脏病28例,心律失常21例,其他9例;研究组女36例,男34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56.32±5.81)岁,其中包括先天性心脏病8例,高血压心脏病32例,心律失常16例,其他14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患者均为心血管疾病确诊患者,且完全掌握治疗流程及注意事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参照组使用每次25mg的卡托普利药物进行口服治疗,一天服用3次。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使用钙拮抗剂类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口服治疗,每天早上服用40~50 mg1 次,疗程为84天[3]。在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实时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效果,当患者出现血压值快速下降的现象时,需要立即停药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妥善处理,防止治疗出现副作用。

1.3观察指标

测量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血压变化,判定其临床疗效,若患者血压值在正常范围值内或舒张压下降大于20mmHg,显效;若患者血压下降10~19mmHg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且收缩压降低30mmHg,有效;若患者舒张压、收缩压等临床指标无明显变化,无效。比较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包括心悸、恶心、头晕、便秘、面部红肿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5ec2309d4af3a_html_47f41d8368e32bc2.gif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根据所得数据分析对比,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n=70

34

30

6

91.43

参照n=70

23

29

18

74.29

t

-

-

-

12.773

P

-

-

-

<0.05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根据所得数据分析对比,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组别

心悸

恶心

头晕

便秘

面部红肿

不良反应

发生率

研究n=70

1

0

1

0

0

2.86

参照n=70

2

1

3

2

0

11.43

t

-

-

-

-

-

4.217

P

-

-

-

-

-

<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会损伤患者脑、心、肺等重要器官,是威胁患者身体健康的主要病症之一。现阶段,我国在心血管内疾病的临床治疗上广泛应用钙拮抗剂进行治疗,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防止细胞外Ca+内流,降低细胞内Ca+水平为基本水准,使患者的心血管器官有效改善。本研究通过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控制患者的血压值,增加患者大动脉整体的扩张性和顺应性,对改善患者的大动脉肥厚现象有积极作用,使其动脉璧张力明显降低;针对血管平滑肌细胞Ca+内流现象起抑制作用;使动脉的弹性增加,并使动脉壁舒张;改善血管壁增厚现象,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使患者的胶原与动脉壁弹性硬蛋白比例维持在正常范围值内,使动脉顺应性增加;有效改善血管内皮的实际功能,使内皮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实际效果降低,防止其氧化或粥样硬化;使血管璧的通透性增加,降低液体过滤和大分子穿透动脉壁的概率[4]

经本次研究数据分析结果得出,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需要注意的是,钙拮抗剂虽能够提升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的效果,但患者在治疗期间有概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会影响治疗的整体效果,同时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因此,一旦在使用钙拮抗剂进行临床治疗时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了解实际情况,并适量减少用药剂量或停药处理。

综上所述,钙拮抗剂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整体疗效。

参考文献:

吴宇翔.钙离子拮抗剂致心脏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08(04):186.

张增弟,江川,黄玉芳.中药注射剂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分析[J].湖北中医杂志,2017,39(12):49-50.

[3]苏苗雪.钙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J].中国实用医刊,2015,52(21):17-18.

[4]曹博策,李丽,李刚.二氢吡啶和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合并高血压中的应用[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8,26(0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