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过程中医患关系的处理技巧

/ 2

儿科护理过程中医患关系的处理技巧

汪霞

芦山县人民医院 四川雅安 625600

儿科护理作难度高,任务重,常言道“宁可给十个大人打针,也不愿意给一个小孩打针”,足以说明儿科护理的工作难度。孩子是每个家庭手心里的宝,孩子的身心健康是父母最担心的问题,父母会因为担心孩子的病情变得敏感和焦躁,在护理过程中稍有不慎,极易引发护患矛盾。儿科护士需要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完成护理工作,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够减少护患矛盾,提高护理满意度呢?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应用游戏

现代护理理念是以人人健康为中心,护理的目标就是通过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在舒适的状态下恢复健康。儿科护理对象比较特殊,因此护理措施需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以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并配合护理相关工作。游戏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1)患儿的认知能力有限,游戏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在护理过程中可针对患儿病情轻重程度尝试借助游戏进行互动,例如通过绘画游戏向患儿介绍治疗相关措施,帮助患儿提高遵医行为。(2)游戏能够转移患儿的注意力,患儿刚住院对于陌生环境的戒备心较强,护理人员主动与其一起做游戏、看动画,能够减轻患儿的紧张情绪,以增加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3)患儿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也便于医护人员对其病情的观察,有利于治疗。

与患儿做游戏时需要的注意事项:(1)在做游戏前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游戏,游戏的选择种类较多,主要有体育游戏、音乐游戏、角色游戏等。(2)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在选择游戏时需要对玩具的安全性进行评估,以防出现意外事件。(3)在进行游戏时需要尊重患儿的游戏方式,给予患儿足够的游戏时间,始终给予患儿足够的耐心和爱心,不可粗暴的中途打断游戏,可以在结束前给予适当的提醒。听取患儿的意见,让其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4)当然游戏只是辅助治疗的方法,护理人员需要把握游戏的尺度和时间,应以治疗为主,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良性效果。

在护理过程中巧妙应用语言技巧

儿科护理不是单纯的护理技术的操作,它是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小儿的生长和发育,疾病的防治以及健康教育等多项内容。语言是护理人员和患儿及家属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在护理过程中巧妙的应用语言技巧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有助于推动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那么在进行语言交流时有哪些技巧了?

2.1 注意语言态度

患儿刚入院时对于医院环境比较陌生,容易产生恐惧情绪,护理人员在和患儿交流过程中需要调整语速,组织好语言,确保简单清晰,患儿能够理解。同时语气温和,态度诚恳、自然、有耐心,尊重患儿,用慈母的心关爱同情患,尽量不要让患者产生心理压力,通过语言的交流让患儿放下戒心,产生信任感。

2.2 注意语言方法

在和患儿沟通过程中需要观察患儿的心理状态,同时结合年龄和性格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例如同理心比较法、注意力转移法、直接讲解法等。(1)性格倔强的患儿,可以采用比较法,需要宽严并济,让患儿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和蔼可亲,但是有能让患儿意识到有些事情护理人员是不会改变的。可以给患儿设一个比较对象,让患儿比较谁更听话,听话的患儿会获得奖励。(2)性格比较胆小且内向的患儿,可以采取讲解法,给予患儿适当的关心和爱护,并耐心的告诉患儿打针并可怕,跟蚊子咬的感觉一样,只要患儿乖乖配合,会轻轻给患儿打针,同时告诉患儿打针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促使其配合护理工作。(3)注意力转移法,在进行护理过程中可以刻意和患儿交流其感兴趣的话题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以放松患儿心态,减少患儿的恐惧感,比如询问患儿最喜欢的玩具或者年龄。

在护理过程中适当应用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主要通过手势、表情动作、姿势等来表达意思和情感,体态语言通过视觉的诉诸能够刚好的缓解患儿的心理压力。要想有效利用体态语言,护理人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塑造外形形象,护士又被称之为白衣天使,需要注重仪表和举止,通过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患儿产生信任感。(2)温和的面部表情有助于患儿放下戒心,护理工作繁杂,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限,因此限制了护理人员和患儿的交流,体态语言能够有效的弥补语言交流的不足,护理人员在查房、打针以及做检查是面带微笑,患儿不容易产生排斥感,也更愿意配合相关工作。(3)熟练的护理操作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患儿在治疗时通常会哭闹、或者动来动去不配合,而家长由于焦急通常只会看着护理人员,若这个时候护理人员能够熟练的进行操作,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家长的急躁情绪和患儿的恐惧感。在应用体态语言时也需要把握尺度,配合语言能够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让患儿感觉到亲切。

超强的业务能力是护理工作的保证

儿科护理的对象为患儿,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完善甚至还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病情,同时父母由于担心患儿的病情,情绪通常比较焦虑,因此对于护理的要求也特别苛刻,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患儿家属的不满,甚至引发医疗纠纷,也极大的增加了患儿护理工作的难度。因此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超强的业务能力和过硬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满足患儿及家属的护理需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具备的素质有哪些了?具体内容为以下几点:(1)熟练掌握与患儿沟通的技巧,通过美好的语言调动患儿的遵医行为,可以行动来打动患儿,例如提前为患儿准备好小物品、例如小红花、小印章等,治疗时奖励给配合的患儿,有助于提高患儿的配合度和护理满意度。(2)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技能,能够成分了解患儿的病情,预知疾病的发展情况。(3)对于自身职业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观,对护理工作能够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态度,对患儿病情进行严密、仔细的观察,对于患儿充满爱心和耐心,以平和的态度为患儿提供护理服务。(4)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加强自律,对护理工作保持严肃性,减少差错的发生。(5)对于护理工作充满热情,能够时常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6)具备超强的心理素质,尤其是给患儿打针时,如果一次没有成功,患儿家属就会变得很敏感,甚至情绪激动,若此时护理人员受到影响,可能导致二次穿刺失败,后面会越打越着急,无法穿刺成功。

总而言之,儿科护理工作难度高,任务中但是只要我们能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应用多种方式方法,相信一定可以有效的改善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护患关系也会变得融洽,护理工作也会越来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