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9
/ 2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研究

张乐 李辉 张延雄 袁志胜

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 河北衡水 053000

摘要:目的 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本文随机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疾病中的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在将其任意认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溶栓一代药物尿激酶予以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静脉溶栓二代药物阿替普酶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以及C-蛋白反应、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三项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NIHSS评分以及C-蛋白反应、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具备统计学差异,并且实验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造成的损伤较小,并且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应该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

引言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现如今已经成为造成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诱发患者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或者血栓造成血管空间窄小或者堵塞[1]。绝大多数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残疾,弱化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严重的情况下致使其成为失能患者,在增加家庭经济压力的同时增添了社会负担。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患者在发生急性脑梗死时应及时予以溶栓治疗,有效避免常规药物治疗出现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的发生,并且静脉溶栓是现阶段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成效的方法之一。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随机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疾病中的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在将其任意认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患者50名。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名,女性患者25名,实验组男性患者21名,女性患者29名。上述患者平均年龄在56.62±7.32岁之间,发病时间在1.78±0.27小时。

纳入标准:①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的诊断标准确诊为急性脑梗死;②患者发病到静脉溶栓开始时间在4.5h以内;③经CT等影像学检查后排除脑出血患者。

排除标准:①对本次研究使用药物存在过敏患者;②活动性出血或者外伤骨折患者;③语语言障碍或精神类疾病患者;④无法确定发病时间或发病之静脉溶栓开始时间>4.5h患者;⑤既往有脑出血、动静脉畸形等病史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采用100万u-150万u静脉滴的方式,将尿激酶溶解于100毫升的生理盐水中,30分钟内滴完。

实验组:实验组患者按0.9mg/kg剂量注射用阿替普酶10%在1分钟之内完成静脉推注,剩余90%注射用阿替普酶在1小时内静脉滴注。

两组患者在静脉溶栓24小时候,经颅脑CT检查正式颅内无出血之后,服用血小板聚集药物,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在静脉溶栓之后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片100mg/次,1次/天。

1.3观察标准

第一,在溶栓治疗前1天以及治疗后2周后通过NIHS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估,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神经功能越差。第二,对两组患者均静脉处采取3ml,在半小时内采用离心的方式将血清分离出来,采用ELISA检测患者CRP指标、IL-1β指标,同时采用敏感靶细胞测定法检测TNF-α指标。第三,将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详细记录下来,将不良反应中的三项作为本次比较重点,分别为上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症状性脑出血。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相关软件对两组患者观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炎症因子水平状况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炎症因子水平状况比较

组别

对照组(50)

实验组(50)

NIHSS评分(分)

治疗前

24.15±4.34

24.22±4.36

治疗后

12.16±3.41

8.06±2.55

CRP(mg/ml)

治疗前

22.36±5.52

22.49±5.61

治疗后

15.04±4.94

7.19±3.17

IL-1β(mg/ml)

治疗前

66.83±8.33

66.74±8.27

治疗后

50.25±7.64

32.09±6.40

TNF-α(mg/ml)

治疗前

26.18±2.41

26.20±2.42

治疗后

20.13±2.24

14.09±1.33

由上表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NIHSS评分,以及CRP、IL-1β、TNF-α三项指标得分无明显区别,不具备统计学差异。然而在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四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并且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及炎症因子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差异。

2.2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表3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组别

上消化道出血

牙龈出血

症状性脑出血

不良反应率

对照组

人数

2

4

1

7

比例

4%

8%

2%

14%

实验组

人数

1

1

0

2

比例

2%

2%

0%

4%

由上表可以看出,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绿为14%,实验组患者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具备统计学差异。

3讨论

通过相关数据显示,在脑血管疾病中进行脑梗死疾病患者占比高达70%以上,同时是脑组织缺血甚至是脑组织坏死的基本病症[2]。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急性脑梗死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也大幅度上升。根据临床医学相关研究显示,脑组织中心坏死部位以及缺血办案带在血液及氧气供给不足时,就会导致患者出现代谢障碍,最终造成神经细胞病变甚至坏死,在脑组织严重缺血的状态下,对患者神经细胞造成极大的伤害,进而损害患者的神经功能。因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首要任务就是促进脑补血液循环,及时修复受到损伤的脑组织。通常情况下,在患者出现急性脑梗死4.5小时内采取溶栓预后效果比较好。

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医疗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方法层出不穷,其中最为有效的就是溶栓术治疗。当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溶栓药物为尿激酶以及阿替普酶。然而尿激酶是静脉溶栓的第一代药物,也被普遍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是在应用时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在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受到一定条件的约束。但是阿替普酶则不一样,其属于静脉溶栓的第二代药物,属于一种重组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可与纤溶酶以及血栓表面纤维蛋白选择性融合,具备较高的选择性,进一步将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进而将溶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且不会对全身纤溶产生影响,安全性及实效性较高,大大降低颅内出血的发生[3]

本次研究显示,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炎症因子指标进行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NIHSS评分,以及CRP、IL-1β、TNF-α三项指标水平无明显变化,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但相比之下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实验组。另外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发现,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4%,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

总而言之,运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药物运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中可以有效削弱对患者神经功能造成的损伤,降低患者机体内的炎症反应,环节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应该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普.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9,39(10):75-76.

[2]张琦,陶红,陈佳,佟明铭.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11):1956-1959.

[3]张立红,彭道勇,张策,王翠,赵红玲,蔺建文,李迪,许建平,王苏平.不同年龄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20(09):962-965.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