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相应防护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9
/ 2

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相应防护措施

郑敏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中医院 福建 福州 350500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供应室护理人员存在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 方法 本研究在2020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供应室护理人员中选取4名作为对照组(未实施管理措施),另抽选2020年2月至2020年3月期间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4名作为观察组(针对性自我防护措施),比较两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知识以及职业危害了解情况、自我防护措施实施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职业危害了解情况和自我防护措施实施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供应室护理人员有效预防常见的危害因素可确保人身安全与身体健康。

关键词:职业危害;自我防护措施;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

作者简介:郑敏,女,汉,1974年12月生,福建福州人,本科,护师,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中医院,研究方向:供应室管理

供应室护理人员负有多项重要责任,包括多医疗器械的保养以及消毒、清洗等等。护理过程中,具有职业危害的风险。具体来说,根据危害类别的差异,存在物理危害、环境危害、生物危害等,为此,基于提升护理安全性的考量,本文于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供应室护理人员中选取8名供应室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阐述职业危害的自我防护措施,评估防护效果。

1 一般资料

2020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供应室护理人员中选取4名作为对照组,2020年2月至2020年3月期间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4名作为观察组。两组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上限值为49岁,年龄下限值为36岁,年龄平均值为(43.60±3.15)岁。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上限值为,52岁,年龄下限值为38岁,年龄平均值为(46.66±3.12)岁。比较两组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资料数据,组间未有明显差异存在(P>0.05)

2 研究方法

2.1 防护措施

对照组未进行管理相应管理措施,而观察组针对前期科室内护理人员工作的具体情况实施总结,并结合具体问题,展开针对性自我防护。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防护知识学习:针对供应室范围工作人员开展定期培训,对包括相关法规、操作流程进行反复训练和系统性学习,开展定期的院内感染知识考核与训练,促进工作人员积极防护意识的增进以及防护知识的扩增。第二,生物因素:相关物品回收环节中,应对相应流程作出进一步的具体规范,回收过程应保持防护用具的全程穿戴,尤其是防护手套,物品处理也应严格遵循相关流程,冲洗后,应采取浸泡消毒措施。第三,化学因素:包括设备使用以及个人防护方面,均应制定相信的操作规范,并严格执行,详细了解常见滑雪消毒剂的应用注意事项及理化性质,此外,需注意口罩与防护眼镜,最大限度的避免因消毒剂、粉尘等对人体所形成的危害,控制其程度。第四,物理因素:控制噪音造成伤害,对设备、机械做好定期的养护工作,保障机械性能的良好,包括各类轴承等均应安排专员实施定期的润滑油护理。

2.2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自我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记录并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发生率与自我防护措施实施情况。

3 结果

3.1 两组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措施实施情况比较

结果提示,观察组护理人员各项自我防护措施实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措施实施情况

组别

观察组(n=4)

对照组(n=4)

正确洗手

4(100%)

3(75%)

按照规定着装

4(100%)

2(50%)

及时更滑破损手套

3(75%)

1(25%)

职业暴露后及时上报

3(75%)

2(50%)

紫外线消毒时离开现场

4(100%)

3(75%)

定期体检

4(100%)

3(75%)

定时接种疫苗

4(100%)

2(50%)

洗医疗回收物品时佩戴口罩与防护眼罩、手套

4(100%)

2(50%)

3.2 两组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了解情况比较

经整理得出,观察组护理人员中未出现职业暴露情况,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中2例出现职业暴露,发生率为50.00%。组间比较,观察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4 讨论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发生并不鲜见,通常来说,和护理人员自身防护意识、能力以及医院防护制度的问题密切相关。消毒供应室工作不仅存在自身职业危害,更影响着医院医疗质量、患者以及医护人员安危[1]。因此,医院方面应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引起高度重视,结合护理人员具体情况,开展培训工作,增进其相关防护知识以及对职业危害的了解程度,这对护理人员自身安危,乃至医院医疗质量发展均有重大意义。

相关研究表明,基层供应护理人员所涉职业危害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危害、化学因素危害、生物因素危害以及自身业务水平较低等。具体工作中,可结合不同的危害种类,采取针对性措施,尽可能的控制风险几率,减少风险事件,最大限度的确保护理人员安全[2-3]。本次研究亦可证明,对供应室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职业危害防护干预,能够较大程度的改善其相关业务、操作水平、控制职业风险发生率,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也得到明显提升。

综上,如前文所述,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会遭受生物性、物理性等多类职业危害,要切实保障护理人员安全,应促使其严格遵循相关工作制度与流程,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的防护能力以及对职业危害的认知,结合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科学地有效防护措施,将职业危害控制在较低水平,带来更好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美芹.细节管理对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风险识别意识的作用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9):167-168.

[2]臧家芳.供应室护理管理人员职业危害知识和防护行为的调查[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6):185-186.

[3]苑红梅.浅议供应室护理管理人员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