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诊断:厘清认识 重视估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0
/ 2

案例诊断:厘清认识 重视估算

郜叶红

安徽省淮北市人民路学校 安徽省淮北市 235000

摘要:估算是一种重要的运算能力。学习估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体会算法的多样性,还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学生对于用估算解决问题时,学生仍会优先选择精确算。那么问题出在哪呢?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估算意义和价值并进行灵活运用呢?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案例分析 目标数据 估算能力

一、估算现状客观分析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课程内容的学习,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恰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作为一种运算能力,估算越来越受重视。虽然我们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也不断地引导学生摸索总结估算的经验和方法,尤其对计算算式的估算,学生掌握比较好,能够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但学生遇到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是习惯于笔算,甚至出现本末倒置----先算后估的现象。其实,估算的策略也有很多,像四舍五入法、估大法、估小法、进一法、去尾法等等。在解决问题时,每一种估算方法都可以大显神通,直达问题解决的彼岸,可以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实际情况是,学生往往盲目地选择估算,对估算结果也不能进行合理判断、验证调整,从而导致错误结果。这都表明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仍需进一步的加强和提升。

借助案例寻找“病因”

下面我们将呈现一个典型的案例----解决“够不够”的实际问题,来分析以上问题所在。例如:商场里,一台电风扇245元,一个电饭煲183元,妈妈带有400元,买这两件商品够吗?

这里,我们不妨把245+183的得数叫准确值,估算的结果叫估算值,400元叫目标数据。学生经过探究分析,可能有以下四种估算的解决策略:

策略一:利用四舍五入法估算,精确到百。把245估成200,183估成200。200+200=400(元)。

策略二:利用四舍五入法估算,精确到整百整十。把245估成250,183估成180。250+180=430(元)。

策略三:利用估大法估算,参考目标数据,精确到整百整十。把245估成250,183估成190。250+190=440(元)。

策略四:利用估小法估算。把245估成240,183估成180。240+180=420(元)。

针对解决“够不够”的问题,学生能够选择以上不同的方法策略进行估算,已实属不易;面对不同的估算结果,还要取舍,分析其是否合理,能否解决问题?如果估算的结果不能解决问题,又该如何调整?种种迹象表明,这也是导致学生不喜欢估算的根源-----没有笔算(精确算)来的准确放心,直截了当。

剖析问题对症下药

这四种估算的策略能否解决问题呢,学生又会做出怎样的分析和判断呢?其实,这四种策略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利用四舍五入法来估算的。如,策略一二,只是精确度不同;第二类,把数据同时估大或同时估小。如,策略三四。

策略一,由于估算值与目标数据相同,学生会做出直接判断-----400元,够买的。但细心地同学会发现,如果比较245+183的准确值与估算值400元的关系,显然这种判断是错误的。

策略二,学生比较估算值与目标数据的关系,250元+180元=430元>400元。学生会给出判断-----判400元,不够。这种判断的结果是正确的。

对比这两种策略,都是应用四舍五入法估算,有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有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为什么呢?说明我们给出结论的理由不够充分。策略一中,245>200,183<200,估算值为400元,跟目标数据相同,但是能说明准确值小于400元吗?能说明准确值大于400元吗?都不能。所以我们在判断400元够不够时理由不够充分,甚至做出了错误的判断。策略二虽然判断结果正确了,但理由同样不够充分。245<250,183>180,估算值为430元,能说明准确值比430大吗?不能。所以判断准确值比400大理由不够充分。

下面我们来看另一类估算方法------所有数据都估大或估小的情况。

策略三,这里学生把数据全部估大,得到估算值是440元,并且可以得出准确值一定小于440元。学生再用目标数据400与之比较,虽然400<440,但是400是否大于准确值(245+183)呢?看来,把所有数据都估大,判断不出400元够不够。

策略四,这里把数据全部估小,得到估算值是420元,并且可以得出准确值一定大于420元。与目标数据比较,估算值大于目标数据400元。由于准确值>估算值>目标数据,所以容易得出400元一定不够,从而得出正确判断。

通过上面四种策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要想解决“够不够”这类问题,常用的“四舍五入”法,并不能保证问题解决的正确性,我们需要采用其他的方法,尝试用“估大法”或“估小法”判断出准确值与估算值的关系,再对目标数据进行合理的比较、判断、调整。当然,如果我们灵活地把策略三、四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到准确值的一个估算范围,更有利于我们对目标数据的判断。“估大法”或“估小法”不一定能一步到位的解决问题,有时需要我们对估算精确度进行再次调整。所以,“估算”是一种解题策略的优化过程,能够彰显学生个性化的思维过程,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四、厘清认识重视估算

通过借助解决“够不够”这一典型问题的诊断分析,旨在厘清对估算的重新认识,充分利用和挖掘估算的思想价值、应用价值和育人功能。学习中,很多同学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明明可以直接精算一步到位的解决问题,为什么还要大费工夫进行估算呢?何况估算还不一定能一步解决问题,还要进行策略调整,非常麻烦,这样做岂不多此一举。其实,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遇到的问题远远比我们课本上要解决的问题复杂的多。比如,超市购物,我们可能会买很多东西,往往都会超出预算。这里的预算就是估算的结果;家里房屋装修,购买建筑材料,爸爸妈妈也要进行估算。这里,估算比我们利用精算要简单快捷很多。

生活中处处有估算,但在课堂学习估算时,我们需要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对实际问题进行灵活选择,简化提炼。既让学生能够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又能够让学生体会出估算的思想和价值。我们学习估算,让其要服务于我们的实际生活,而不仅仅局限于解决课本上的问题;我们要让估算成为一种意识和能力,而不仅仅是解题和应试的工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6

3、杨才高 《怎样正确把握估算教学》 小学数学教育 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