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1
/ 2

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

冯映雪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达埔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着小学儿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效。激发和培养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成为小学儿童学习的重中之重。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外因性学习动机为主,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以内因性学习动机为主。家长、教师、学校应根据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激发和培养小学儿童学习动机。从小学儿童外因性、内因性学习动机入手,在培养和激发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时,应顺应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的特点和个体间的差异,尊重和培养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小学儿童 学习动机 激发与培养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个体间的差异

一、小学儿童学习和学习动机的特点

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人的学习活动,并使该学习活动朝向某一学习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力。[1]

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学习动机与学习成效往往成一致的关系。学习动机促使学习者树立明确的目标,并积极主动、持之以恒的朝该目标努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激发和培养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成为小学儿童学习的重中之重。

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一般可分为两种。一为外因性动学习机,是指人们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动机,包括表扬、奖励、鼓励、适当的竞赛活动等。二为内因性学习动机,是指诱因来自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包括兴趣、信念、好奇心、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等。[1]

二、家长、学校对培养小学儿童学习动机的态度与方式

小学儿童学习动机薄弱受家庭因素影响。包括家庭情况、家长的教育观念、家庭的环境等内容。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动对孩子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我国传统教育中,孩子处于被管教的地位,学习是被动的,自主性很低。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过分溺爱,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中国大部分的家庭都存在着“家有一小如有一宝”的观念,宠孩子宠上了天,也惯出了许多毛病,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例如,一次在超市里,遇到一位奶奶带五岁左右的孙子逛超市,拉着孩子径直的往玩具区走,随手抓起一个玩具问:“宝贝,要这个吗?那这个呢?喜欢吗?”边挑边问。而孩子似乎有些疑惑,只是摇摇头。其实,孩子喜欢什么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位奶奶的做法,让孩子想要玩玩具的动机都没有了,孩子的自主性也在无形中被抹杀。

(二)心灵暴力,扼杀独立人格的树立

心灵暴力的力量很可怕,让人望而却步。同学有个弟弟,性格很懦弱,这是从同学口中得知的。去他家玩,一进门,他弟弟就迎了过来,她的妈妈立马怒斥他,那么笨,就知道玩,还不去做作业!孩子在做作业,妈妈的视线一刻都没离开,每一分钟骂一次,例如“这么笨,这么简单都不会,你是垃圾堆里捡的,不是我生的。”这样的话,听起来很刺耳。因此,这个孩子做事畏手畏脚,唯唯诺诺。心灵暴力的力量显而易见,成人都难以忍受,更何况是个孩子呢?

(三)物质刺激,变相拜金主义的诱惑

在做家教老师期间,在学生家里经常听好的是,“这次考好了奶奶给你二十元。”“语文上九十,爸爸带你去万达玩。”“妈妈带你去吃肯德基,只有你数学考一百分。”有一次,她考得很不错,找我要奖励,我告诉她,周末带她去森林公园散散步,她竟然一口回绝了,表示去森林公园没意思。长久的物质刺激,连一个八岁的孩子的心灵都能扭曲,由此可见,变相的拜金主义的诱导,不是爱,是毒药。适当的物质强化一定程度上是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过分的物质强化就适得其反。

三、如何正确激发与培养小学儿童学习动机

(一)家长

在小学儿童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家庭因素占据大部分影响因素。如何做一位好家长呢?怎么才能更好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呢?以下几点是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1、满足小学儿童的好奇心

小学儿童渡过了无忧无虑的幼儿期后,他们对周围五彩缤纷的世界充满了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学儿童的好奇心主要表现在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激发和保护小学儿童的这种能力,将会促进小学儿童全面发展。但如果打击这种好奇心,小学儿童的学习有可能表现出停滞不前,阻碍小学儿童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家长需要提高自我修养,并且要求教师和家长密切配合,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

2、给予小学儿童尊重与爱

一般来说,小学儿童在学校、家庭最重要的需要是爱和尊重。马斯洛认为,一个健全的个体,当他的生理、安全以及尊重的需要得到适当的满足之后,会持续不断地努力并对自我实现有较高的要求。[1]所以,当学生觉得自身不被认可,或是爱和尊重不被满足时,他们的学习动机会较为低落。反之,学生的爱和尊重得到满足,能力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学生就会有较为强的学习动机。

(二)教师

通过阅读大量浏览有关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的资料以及联系实际的观察我认为教师应通过以下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师的教学中应创设好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启发式教学。春秋战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这一教学原则被世人沿用至今。《论语》语录中提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说得就是启发式教学。由此可见是古之圣人智慧之所在。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激发他们的求知欲。[7]

(三)学校

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学校氛围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也是关键所在。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身的个性进行自我调节的心理系统。[1]包括认识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其重要成分是个性心理。在学校中改善学生自我概念的水平能给学生提供某种机遇,使他们强烈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得到别人的认可。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直接参与课堂小组活动、课外活动等,促进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试着改变学生在学校的当前角色,担任积极的新角色。

2、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

学习目的性教育的核心工作是帮助学生领会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并在此基础上确立适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目标。[1]泉州普江某一小学的校规就明确指出以下三点:学生应适时的给自己定下一个或两三个的阶段目标,并努力朝着这一目标前进;学生自己或家长应对学生提出明确而又适度的期望和要求;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这几条校规的施行,得到良好的收益,形成良好的校风以及活跃的学习氛围。

从这几点校规,我们可以看出学习目标的制定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激励的作用。并且近期目标比长远目标更贴近现实,并且更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让低年级的学生定下一个“长大后当科学家”的目标总是不切实际的,他们对这一长远目标,可能毫无感觉。

综上所述,从家长、教师、学校等三方面阐述对小学儿童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旨在引起家长、教师等对小学儿童学习动机的重视,并改良和正视这一错误现象,为小学儿童主动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帮助激发和培养小学儿童学习动机。总之,小学儿童教育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小学儿童学习动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顺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德立 主编,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2]王小宁,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J],基础教育,2013年12月,总第308期 

[3]孙倩,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其辅导方案[J],科教文汇,2011年,第36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