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之“和”及其当代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5
/ 2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之“和”及其当代发展

杨连

宜宾市一曼中学校 四川宜宾 644000

摘要:真正的文化精髓,是永恒的、永久的,是植根于中国人内心的,是一脉相承承袭下来的。中国作为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世界文明古国,有着自身的文化精髓。在当代,它不仅适用于中国,还具有普世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之“和”的思想,是中国人一脉相承的思想精髓。在今天,习近平同志在抓住其本质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打上自己的烙印,赋予其新的内涵,对当今中国及世界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天人合一;协和万邦;和而不同;人心和善

“和”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和”的思想是中国一脉相承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的日常行为规范与修身之要。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完整地概括了中国传统的“和”文化观,他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向善的道德观。发掘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内涵,在今天,已把它提升为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

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季羡林先生对其的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走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使自然环境遭到极大地破坏。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启蒙运动始于西方,肯定人的价值,推动了西方的工业文明与当代的科技文明,他们信仰科技,在自然面前也肆无忌惮,致使地球之肺的热带季雨林遭破坏,企鹅的生存之地正在被掠夺,海啸、地震毁坏着人类的家园,等等。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先哲们则相反,他们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提出科学发展观,其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之一,它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倡导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道路。

二、协和万邦的国际观

“协和万邦”四字并不是从古代典籍中随意拈出的一个词汇、一种理念,而是中国文化的一贯的精神和传统。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德服人”思想理念,这个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的融合和“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中国在公元前221年,秦朝的大一统,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中国有56个民族,汉族与汉族、汉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虽有文化差异,但56个民族生活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和睦相处、和谐共进,这在世界上堪称典范。中国历代领导人与世界共谋和平发展的决心从没有改变过,习近平等领导人提出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正确义利观、打造命运共同体、对周边国家提出“亲、诚、惠、荣”、对非洲国家提出“真、实、亲、诚”……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面对“中国威胁论”,习近平指出,这是少数人的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和为贵”、“睦邻友邦”、“国虽大,好战必亡”的优良传统,中国是世界上的大国,但不存在侵略他国的的历史,中国人不接受“强国必霸”的逻辑。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国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在全面改革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中国梦,促进中国及世界的和平发展。中国梦既是中国人的梦,也是世界人民的梦。之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众多要素,被誉为“世纪智者”的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中国至高无上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这种品质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1]

三、和而不同的社会观

中国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生活早2500年前的中国史学家左丘明在《左传》中记录了齐国上大夫晏子关于“和”的一段话:“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

[2]

人与人之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必然造成冲突。但冲突不必争得你死我活,而是达成共识,达成和解,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是中国人面对世界的总原则,也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大智慧。宋代学者张载就论述过:“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这句话大体意思是说:世界上的任何现象都不同,因为不同,所以他们的行为行动方向不同,行为行动方向不同,双方就会产生敌对,但这种敌对的地位必然会以“和”的方式和解。“和而不同”,首先承认不同,才会有和。在了解他国文化及快餐文化的过程中,应保持本国及自身的本色,避免被盲目同化,要认识到本国文化的先进之处,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不被盲目同化,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长处,不人云亦云。不同文化间可以沟通,这是中国文化一向推崇的。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梁漱溟,以传统儒学为根本,积极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科学与民主思想,实现中西方文化的融汇贯通。

四、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菜根谭》说:“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唯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无论是人、动物,还是微生物,对冰冷的事物都敬而远之,而对温暖的事物则亲近。“和”能唤起合作、和谐等,所以我们要努力培养这种“和气”的性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告诫,孔子在春秋时期就领悟到了。从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到歌曲《让世界充满爱》,都要求我们对周围的人和世界上的国家充满爱心,以一颗积极向善的心处理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事。“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类的天性就是善良的。保持自我善良的本真,做真正的自己。

五、结语

中国文化之“和”是中国优秀传统,具有普世价值,习近平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向善的道德观,即“一和四观”思想,更是有利于世界文明的发展。文化的缺失在于价值的缺失,具有普世价值的中国“和”文化更应该发挥其价值,所以,作为发源地的我们,要积极弘扬中国的“和”文化,以促进世界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并适应中国国情的宏观价值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从微观上更加具体规定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规范。

参考文献:

[1]罗素.中国问题[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154).

[2]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EB/OL].2014.3.28.

作者简介:杨连(1990.05—),女,汉族,四川宜宾人,宜宾市一曼中学校教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