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视域下名师工作室的重塑与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6
/ 2

共同体视域下名师工作室的重塑与发展

王丽莉

沈阳市实验学校, 沈阳 110014

The Remolding and Development of Master Studio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y

WANG Li-juan

(Shenyang Experimental School, Shenyang 110014, China)

摘要名师工作室以培养骨干教师为目标,目前已发展为我国各个学校以及区域教师队伍的建设形态。但是,形式化而非制度性、官僚化而非同僚性、表演化而非实践性,逐渐变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障碍。论文深入分析了名师工作室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误区,通过突破发展困境和瓶颈,进一步促进教师队伍持续健康的发展。

【Abstract】With the aim of training key teachers, the famous teacher studio has developed into the construction form of teachers in schools and regions in China. However, formalization rather than system, bureaucracy rather than collegiality, and superficial evolution rather than practice have gradually become important obstacles to its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misunderstanding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aster studios, and further promotes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er team by breaking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and bottlenecks.

关键词共同体;名师工作室;重塑

【Keywords】community; master studios; remolding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1 名师工作室发展的现状

1.1 形式化而非制度性

对于一种通过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促进的构建骨干教师队伍项目,从文件的出台到导师和学员的选择以及证书颁发和挂牌,都提供了许多专项经费保障。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许多工作室发展不断变为一类形式化而非制度化[1]。正像一些教授所说的那样,名师比较热,然而目前名师工作室以及名师建设往往存在较强的盲目性。形式化主要表现在工作室存在牌子、导师以及学院,然而比较少的进行活动[2]。名师工作室往往流于形式,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例如,参与者范围不广泛,活动比较少。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是一些工作室缺乏科学目标和规划,导师和学员理念、行动不够一致,发展前景比较差。导师和学校的领导不够支持,经费不能有效保障,工作室组织活动存在比较弱的动力。除此之外,许多工作室的成员除了自己学校以及区域的教师之外,还有许多外地教师的参加,人员较为分散,不能有效地进行活动。非制度性指的是名师工作室在应用的时候发生一些机制性障碍[3]。第一,缺乏关键制度,如工作室的评价考核制度以及工作室退出制度比较缺乏。第二,目前制度不健全,如工作室动态管理制度以及经费保障制度不健全。

1.2 官僚化而非同僚性

官僚化是一类工作室外部的,其指的是工作室在建立初期不但有着教师专业的发展要求,还存在满足学校行政性的基本要求。在教育行政部门推动之下,名师工作室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对教师实践来推动教育政策推行,执行全部是通过教育行政部门来制定和发文。许多工作室在的学校管理人员对工作室和导师认识度较差,对工作室进行的活动时间、活动场所以及课务调整等不但不关心,还设置比较多的困难。这在一定情况下,官僚化也证明了目前校长负责制相违背。除此之外,还存在工作室内部许多工作室导师自身都为学校领导或者明星导师,一般将工作室看成为自己私有产品,将进入工作室的权利看成是权利并且胡乱使用。这样将会造成工作室运行手段不是自愿和合作,而是一种指示和命令。这不但影响了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发展,还出现了一种比较大的阻碍。

1.3 表演化而非实践性

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源自实践、立足实践、指向实践,实践性是名师工作室的本质属性,或者说名师工作室本身就是一个实践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是在一定的教学实践情境下发生的,教学实践情境下的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之义。然而,名师工作室发展过程中体现更多的是基于功利化的作秀、表演化而非实践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名师工作室的自我表演。现实中,工作室平时开展的活动往往和常规的教研活动没有区别,主要是根据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围绕各级学科教学、基本功比赛,通过“群策群力”、“磨课”等方式打造一节表演课,然后进行各级“展示”。名师工作室导师、成员以及各学校、教育行政与教科研部门从来都不质疑这节课对教师专业发展及名师工作室发展究竟起到了多少成就,这种“自我表演”成为当前大多名师工作室的常态。第二,作用与影响被过分放大,名师工作室沦为学校、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用来招生与宣传的招牌。现实中,很多学校在申请名师工作室的时候非常积极,开展活动的时候漠不关心,经费保障不到位。一些地区的名师工作室只是进行了首次探索,教育行政部门就认为“工作室领衔人与成员都取得了丰硕的教学与研究成果,促进了一大批青年教师的成长,涌现出多个优秀教师群体,对区域内外的教师成长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成为学校“教师培训”的成果、招生宣传的招牌。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只是在年终总结汇报的时候将其列为区域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果,淡化过程管理,被神化为解决区域内教师发展的“神丹”,名师工作室的表演性一览无余。

2 共同体视域下名师工作室的重塑及发展

2.1 名师工作室的重塑

名师工作室建立的前提是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指工作室发展一个共同的目标、价值取向以及理想。有关研究学家以为,共同体理想以及集体责任为专业对共同体基本特征进行学习,建立这个特征基本的要素含有支持和共享领导、共同价值观以及愿景、支持性的条件以及共享个人实践。对学习型的组织来说,共同愿景尤为重要,由于其为学习和实践的一个焦点,另外也为动力的来源。现阶段,利用教育行政部门的发文、名师和成员填写申请、工作室的发展规划、教育科研单位等构成的专家组来构建的名师工作室不能收到真实共同愿景。这为目前名师工作室表面光辉,实际中不断微弱的更深层次因素。所以,如果没有共同愿景,就不能存在名师工作室以及教师发展共同体。共同愿景已经为目前名师工作室建立和运行的一个重要基础。

2.2 名师工作室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从上面可以看出,目前名师工作室发展的时候,许多问题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的主要因素为非制度性。制度性建立,在一定情况下已经变为决定名师工作室生存的决定性因素。这个制度性不但含有一个科学和有效的发展制度,还是制定机制的参与主体和影响因素。我国主张的名师工作室建立和运行基本原则是发展性评价、官方组织以及草根式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立扁平化组织机制、自主管理运行机制以及发展性评价考核机制等。

2.3 名师工作室运行的内部法则

对于一类研训的手段,各类研究课、比赛课以及公开课变为名师工作室当中教师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经过调研发现,一些工作室成员含有一些导师由于被评价比较少而开课,其主要原因为名师工作人员间缺乏同僚性。同僚性指的是名师工作室进行相关学习、研讨、引领以及示范的教育教学研修实践当中的导师和成员所带来的基于平等、民主、协商的合作关系。作为一条重要内部法则,同僚性直接影响着名师工作室能否健康运行。佐藤学也一直主张基于课堂的事实,建构“合作学习”的同僚性。 具备同僚性的名师工作室,更容易激发导师及成员的使命感、动力和活力。基于自愿、合作与协商达成的共同愿景及制度性的构建能不断激发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奋发向上,共同努力完成目标任务,也更有利于内部导师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同僚性的形成。但必须要说明的是,基于我国传统的教研方式及习惯,名师工作室内同僚性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赖于工作室内部导师及成员之间、成员与成员之间平等、民主及协商关系的形成,而导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名师工作室是以培养骨干教师作为目标,其不断变为目前我国各个学校以及区域教师队伍的建设形态。但是,形式化而非制度性、官僚化而非同僚性、表演化而非实践性,逐渐变为影响目前名师工作室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本文深入对名师工作室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利用对名师工作室制度化、共同愿景以及实践性的重塑,突破发展困境和瓶颈,进一步促进教师队伍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爽,于伟.我国名师工作室研究的回顾与省思[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196-200. 【2】林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制度化互动研究——以Q校英语教研组研讨课互动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5(06):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