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校配电站的自动控制系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6
/ 2

浅析学校配电站的自动控制系统

石永丰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摘要】当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配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下,学校自动化教学内容也发生相应变化。文章主要结合当前环境对学校配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自动控制系统教学的发展路径。希望通过文章的论述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推动我国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配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学校配电

Absrtact: At present, with the deepening development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 the content of school automation teaching has also changed accordingly. This paper mainly combines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chool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 teaching. It is hoped that the discussion in this paper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and suggestions for relevant education work and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China.

Key words: distribution station;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 school distribution

1 引言

电力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的扩增,电力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基于经济理论的背景下,电力体制改革对提高电力效率和解决旧体制对电力的束缚具有重要作用,面对经济的发展,传统安全管理系统已经不足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将经济理论应用到配电自动化设备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中,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对降低电力企业的成本、提髙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学校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

当前随着我国中职学校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对于一些先进的技术应用程度也比较广泛,所以说,在进行相应的文化建设及教学改革过程当中,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这就对于学校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要求也不断的提升,那么该方面的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学习模式,主要是以文体形式为主题,形式与运动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其内容较为单一,职业性也不行,这就使得大多数的学生无法进一步的提高其专业技能。并且由于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化水平的迅速发展,使得国家以及企业对于专业型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学校仅仅是依靠课堂教学以及简单的技能实训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职业能力是极为不足的。那么,针对上述问题,在日后学校的工作当中就要注重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比如,培养专业的技能性学习小组,这样小组的学员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在依托学科及专业志愿的情形下进行相应的组织,那么学生借助此平台就可以进行一个更加良好的沟通交流,可以互相促进学习,进一步的提高,相互取长补短。并且充分利用起业余时间,也可以有效地丰富其业余文化生活,对于巩固加强学生的技能来说也是有帮助作用的。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信息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发展建设过程当中,对于学校的配电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的时候也是不例外的。通过的信息技术应用,可以有效的分析该控制系统在应用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最新的数据分析,可以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帮助学校问题的解决,进而推动学校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作的技术水平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当前我国学校的发展过程当中,较为注重与企业的合作,那么通过建立技能型专业小组,可以有效的将企业的发展理念与理论文化知识相结合,这样使得学生在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更加了解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

3 学校配电站的自动控制系统提升策略

3.1 配电站自动控制系统形成

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自动化供电已经提前进入人们的视线,随着学校内用电要求的提高,对电网的要求就更加严格,用电负荷也随之提高,涌现出大量的新型用电负荷问题。这就使人们关注到了电力供给的质量,以及工单的安全性也需要更加安全。在设计配电电网时,可以考虑使用自动化配电系统,以此来增加供电安全性,然而目前国内的学校中,配电系统自动化程度并不高,还需要人干预各个供电环节

[1]。目前,在设计系统中存在着着重系统,着重技术,轻用户,轻管理的现状。然而这个状况,并不满足良好的电网供电,因此在设计自动化供电系统时,要合理分配每一部分所占比例,避免出现这些“重”、“轻”现象的出现。自动化配电系统应该使用数据监控、数据采集转向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点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较为完善的配电自动化实时供电系统组成。

3.2 课程内容的改进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供配电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一般电气设备,如:熔断器、自动空气开关和继电保护装置等设备的选择、安装和更换以及导体的结构和截面的选择;了解简单的负荷计算、短路计算方法及电器的选择;了解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地供电及防雷接地知识;了解电气照明的基础知识;能操作常见的高低压供电设备的安装、使用和更换,并会调试上述设备;锻炼学生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职业素养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锻炼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以及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3.3 创新教学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配电自动化属于新兴学科,这一热门专业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有较大的学习难度。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实际学情,提高自动化教学的针对性,明确中职人才培养定位,也就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主导,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中职学生整体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和思考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自动化教学中要结合这一现状设计更可行的教学流程,科学调整教学进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解自动化知识,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词汇,以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为主。教师也要结合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教学能力。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要结合中职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计更具适宜性的教学方案[2]。教师可以借鉴国外科学的教学经验,结合本土实践优化教学设置,调节专业课和选修课比例,提高自动化教学的针对性。

3.4 搭建企业化的小组规章制度

在进行具体的成员选拔时,要实行更加先进的选择方式,指导委员会可以根据各班班主任推荐的学生情况以及学生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拔。对于通过选拔的成员不仅仅可以作为各级别的竞赛进行准备,也可以给予相应的评分,推荐就业等等的奖励,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参与时的积极性和热情。劳动纪律规章是企业在管理过程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刚刚进入企业的学生,由于不能够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而被企业淘汰,所以学生必须有严格的纪律意识和管理的制度,由指导委员会选拔学生进行考勤,成立检查小组,记录小组成员内部具体的规章符合情况,增强学生在具体工作时的守法意识。传统小组指导教师经常忙于其他工作,对于小组的疏忽比较严重,加强对技能型学生的培养给企业成员带来更好的帮助,针对企业提供的新的项目,对于小组实践活动给予执照,同时量化小组的指导工作,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不参加这段工作的取消其资格,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最大调动导师的积极性。

3.5 教学者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者要明白,虽然中职学生基础比较差,但是不代表学生就没有学习天赋,要对学生充满信心,看到学生身上的优点,在课堂上多夸奖、多鼓励学生学习,从而让学生对自己更有信心,对学习也更有兴趣。教学者要和学生成为朋友,多参与学生的日常活动,主动了解学生私下的兴趣爱好,这有助于教学者教学的顺利进行,也有助于学生的日常学习。而教学者自身也要重视学习,在课堂中认真听讲,积极配合教学者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者讲课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教学者请教。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是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只有教学者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好,教学者才可以更加轻松的教学,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

3.6 继电保护升级后对配电网络安全运行的改善

这些年来,微机继电保护在配网供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继电保护的线路得到很好的优化,线路得到明显的简化,但是,其功能却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相比传统的继电保护,微机保护升级后,其操作性与维护性更加便捷,通过人机控制平台,就可以实现整个继电保护过程的自动化管理。继电保护升级改造的成功,给配电网络的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不管是调试、运行、维护和管理都越来越方便。

4 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当前中职配电站自动化系统问题,教学者应完善教学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对学生实习、实训的监督,从而提升教学者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卢冠男.中职配电自动化专业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职业,2018(25).

[2]焦峰.中职配电自动化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J].知识经济,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