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登陆作战中装备的海上适应性改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6
/ 2

两栖登陆作战中装备的海上适应性改进

吴晓波

1984, 500230198411087811,浙江 310012

摘要:长期以来,两栖登陆作战都是重点研究和关注的课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基于历史因素及军事斗争准备的现实需要,更是对两栖登陆作战倍加重视。陆军两栖合成旅(海军陆战旅)的两栖登陆作战需要各种因素的保障,同时对其乘员的心理因素、身体素质和装备性能等都是极大的考验。本文就陆军两栖登陆作战中人员装备的海上适应性改进展示研究,以期为两栖装备的发展及改进提供参考借鉴意义。

Summary:For a long time, amphibious landing operations are the focus of research and attention, its importance is self-evident.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factors and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preparation of military struggle, our country pays more attention to amphibious landings. The amphibious landing operation of the Army amphibious synthetic brigade (Marine Brigade) requires the guarantee of various factors,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 great test for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s, physical quality and equipment performance of its occupant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arine adaptability of the personnel equipment in Army amphibious landing opera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amphibious equipment.

关键词:陆军;两栖战;装备改进

keyword :army;Amphibious war;Equipment improvement

1 引言

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不断深入,陆军两栖登陆作战的实战化训练也在不断推进。通过实践发现,两栖登陆作战的人员培训并不是最大难题,最难的是装备海上适应性,原有的装备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两栖登陆作战的需求,短期的全面换装难度较大,所以加强现有装备的海上适应性改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对陆军人员装备两栖登陆作战的海上适应性改进进行相关研究,总结现有两栖装备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应的改进设想,望对陆军人员装备两栖登陆作战的海上适应性改进有所促进。

2 陆军两栖装备存在的问题

2.1 海上抗风浪能力不强

对于两栖登陆作战来说,装备的海上抗风浪能力是指挥实施登陆作战是最重要因素之一。而现行列装的两栖装备抗风浪能力参差不齐,甚至某型两栖自行火炮只能适应二级海况。据相关部门论证,现代登陆战的两栖装备至少要有具备适应四级海况的能力。因为登陆作战的突然性往往能决定战争的胜负,而装备海上抗风浪能力的不足往往会出现后续支援火力或第二梯队跟不上,无法巩固和扩大登陆场,会使第一梯队陷入孤军作战甚至更为严重的危险境况。金门登陆作战的惨痛战训就是最好的例子。

2.2 乘员工作环境恶劣

就目前列装的两栖装备来说,成员往往处于高温、高热、高湿、高噪音的工作环境。在登陆作战的装载及航渡过程中,少则数小时,多则数十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乘员都是待在这一环境中,对其身体心理素质是极大考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至少有50%的体力消耗。而登陆后,这种身体心理极度疲惫的状态不利于登陆作战的展开,试想以疲惫之师如何能一鼓作气击败以逸待劳之师。

2.3 海上续航能力不足

战场环境瞬息万变,在未来登陆作战中,抵滩登陆可能性极小,特别是第一梯队的登陆部队,对装备的续航能力要求较高。而眼下存在的主要矛盾有以下几点:

一是部分装备海上散热系统效果不理想,在陆上散热系统不能发挥作用时,发动机油水温往往处于较高状态,甚至经常达到极限温度;

二是部分装备水上操作系统效果不明显,且卡滞现象及频率较高,无法及时有效的修正方向,出现“欠位”或“过位”,极大影响海上航行效率及编队安全;

三是车体密封性不好,海水渗入动力舱导致电路电器故障频发。加之海上就地解决动力舱电路故障难度较大,极大的影响了登陆作战中泛水阶段装备的完好率;

四是部分装备车体设计存在一定问题,通过相关论证发现,即使加装大功率发动机,再增设舷外机推动,仍然不能明显提高航速。其根本原因在于车体设计不符合相关力学原理;

五是部分装备防浪板驱动方式急待改进,以气压驱动故障率极高,基层使用单位反应某型装备防浪板,90%以上不能正常升降,对作战行动中航渡阶段及登陆阶段影响都比较大。

2.4 水上观察系统不能满足作战需求

现行两栖装备观察系统大致分两种,一是传统潜望式,二是半成像式。特别前者视界很小,无法有效观察战场环境。后者往往借助升座的训练窗,不符合战场需求,且成员之间的观察系统不能形成统一、高效、先敌发现目标的效果,对火力发挥及战场生存能力极为不利。

现行陆军两栖装备在使用过程中故障率较高,特别是列装时间较长的装备,故障频率较高,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操作人员不按规程操作,对使用规范不熟悉,没有真正了解掌握装备性能、构造、原理,不能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使用过程中的隐患和意外情况,真正对装备”知冷知热”的贴心人明白人较少;二是现行两栖装备的故障通常带倾向性,如液压系统,行动部分,电控系统等故障居高不下,漏油漏水漏气现象时有发生,出现设计理念参数与生产工艺、部队实际情况结合紧密的现象,一定程上制约了全面提升战斗力的进度;三是在维护修时器配件保障难,往往现已查出障原,但因材件缺乏而不能时排除障,虽然相关业务部门已尽最大力量申请协调,但没有的配件很难解决,生产线已关闭停产还有少数装备在待修状态下持续时间较长,因此达不到需求。

3 陆军两栖装备的改进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我个人认为可在如下方面进行改进研究:

3.1 增加浮力储备系数

针对部分装备不能达到相应浮力储备标准,有的单位采取加装浮板(浮箱)、泡沫盘等,效果较为明显,但仍需相关部门统一论证、统一型号,最后统一改装,从而解决浮力储备问题。再酌情增加动力,减小车体阻力,从根本上解决海上抗风浪能力不强的问题。

3.2 采用最新技术改善乘员工作环境

现在已有相关部门研发了空调背心、空调工作帽等,但局限性就是只能局部降温,往往会让乘员感觉身体不适,不利于乘员身体健康,所以没有正式配发。而浙江某大学教授研发的最新车载空调技术,采用压缩空气冷却,而不是传统的空调冷却方式,且制冷效果明显,一经论证可考虑运用于现有两栖装备的乘员工作环境改善上。

3.3 整合车型

借鉴成熟车型技术,如海水换热器、海水泵等应运用到所有两栖装备上,从而解决发动机海上过热问题,结合各车型优点,进行对应的改进,这是立足现有装备改进的最佳途径。

3.4 改进海上观察系统

可采用全新全景观察成像系统,即驾驶员、车长、其他乘员共用的观察系统,并拥有各自成像设备,同时保留传统观察模式,做到无死角、够清晰、成像可靠、转换灵活,真正解决海上观察难的问题。

对于现行陆军两栖装备故障问题,可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一是加强对装备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做到”真学真懂”,循序渐进,学操作,学构造,学工作原理,把每个步骤学懂,不漏一人一装,杜绝因误操作造成人为故障,做好这一点,装备故障至少能减少一半以上;二是对使用单位反馈的倾向性故障采取集中整治改进,或改进生产工艺,或改进生产原枓,或更换其他可代替的产品。前几年相关厂家有过类似的改版,效果较好,但涉及范围不够广,只解决了部分,而没有全面排除隐患,所以应该有针对性的大范围改进;三是对两栖装的易损件应有一定的储备,特别是已停产的部件,应提前和相关部门协调,不能等装备故障出现后再申请,最大程度的提高装备的完好率,保证随时需要。

综上所述,要想解决两栖装备的各种现有问题,关键是加快相关体制机制改革,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真正把强军思想落实到实际,多方听取意见,多方筹措,大胆采用相关民用技术,进而加快强军步伐!